想對不被愛的孩子說:你真的已經很努力了(前言)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從懂事以來,你就努力想要解決家裡的問題,想要改變自己讓爸媽高興,努力想要變的更懂事、更孝順、或者更成功來讓爸爸媽媽開心,想要變得更成熟去調停他們的衝突……你希望自己這麼努力,有一天能聽見他們說,覺得生下你是好的。有你在是好的。

但你沒有成功,那不是你的錯,只是你給自己的任務太多也太困難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不是嗎?不管是他們的婚姻、生活、對成就和提升自尊的渴望,都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你像在不屬於你的賽道上拼命奔跑、跌倒,跌倒又爬起來,這份努力如果是在你自己真心想要做的事情上,你絕對已經成功了。

就算不成功你也會有一份踏實,因為你為自己的人生拼命奮鬥,但你現在只記得不斷努力又不斷受挫,像在外面拼命敲門,希望你的父母打開心門讓你進去,看看你付出的努力和感情,最後才發現那根本是一面牆,你連那後面究竟有沒有你想見的人都不能確定。

深愛父母而一直被父母否定的人,就算到最後變得一開口就憤世嫉俗、自暴自棄,說著父母的愛是什麼我才不需要,最初那顆溫柔的心還是在的,因為就是那份溫柔讓他們傷痕累累,變成是如果不貶低自己的溫柔、嘲笑自己笨,這個坎就過不去。

愛錯父母的人,自信心比愛錯戀人的人還要低,而且難以治癒這樣的情傷、重新得到自信,因為那份愛有一大部分是內建的,就是無法剝除,除非連自己的心都剝成兩半一半拿去丟掉的感覺。

但我想說:請溫柔對待那一顆受傷的心吧。

你的付出無論有沒有人相信,你都要相信你自己。

你受傷是因為你有一顆非常溫柔的心。

 

***

從以前我寫心靈創傷時,時常被以為是在寫情傷,但說情傷也沒有錯,只是比起愛情,我更常寫親情。

因為愛情失落時你未必無家可回,但親情失落的人是沒有家的。

精神上的,可以放心哭泣、有人關懷的家。

親情失落的孩子是沒有人看見的孤兒,而他們很多都笑笑的。

因為怕露出不愉快的表情,隱藏不好寂寞悲傷的真實心情,做不成那個「討喜的孩子」,會連物理上的家都回不去了。

能幹的孩子、優秀的孩子、不讓爸媽操心的孩子、安靜的孩子、有意見也總是「恰好」跟爸媽同樣的孩子⋯⋯無論他們的父母或其他人的看法是什麼,他們如果相遇,有時甚至不用說明,只是一種感覺,就知道彼此的共同點是「不被愛的孩子」。

孩子很會隱藏不被愛的傷痛,因為他們不願相信自己不被愛,所以連自己的痛都會努力否定。

很寂寞,又很難向別人說明。

畢竟你要怎麼解釋才能讓別人懂,「我覺得自己有一種不該有的感受、不存在的傷」?想說出其實自己是不被父母所愛的孩子,但同時又想說,「我相信自己不是」。

太矛盾,又太複雜了。連自己都想說不對,不是這樣的,一會兒又「我好像好一點了」、「今天很快樂」、「好像沒有什麼事」,而那多半都是因為今天爸爸媽媽笑了、沒有對自己莫名其妙的亂發脾氣。

不被愛的孩子,不知道「沒有人在對自己生氣的生活」,其實是多數人的正常生活,而且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一直在承受父母的怒氣和抱怨,還以為這就是自己的人生角色,想要被愛又害怕被愛,因為覺得被愛就是「欠債」,就是要「還」。別人對自己好時,就害怕自己不能夠回報什麼。對方今天很溫柔,覺得很幸福的同時又深感不安,因為自己「不夠好」,對方明天會不會就翻臉不認人……

人活著就需要能肯定自己的真實存在,但不被愛的孩子,一直都像在水面上漂浮,他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只知道在爸媽眼中的自己並不可愛。

我想抱一抱這些不被愛的孩子,心裡有傷,又不知道如何說的大人。用我的文字。

當我越來越了解並且能說清楚我自己,我就知道這是我想做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羽茜
1會員
1內容數
作家,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著作有《成為母親之後》、《在婚姻裡孤獨》、《媽媽的自由》、《今天雖然很好但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家庭傷痕》、《有一種難題,叫父母》。著作涵蓋兩性、親子、家庭,但覺得在所有議題背後,最主要的關心是愛。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哈嘍,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或許你已經是父母,或許你還沒有孩子,但這篇文章都會給你一些啟示。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有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人說,孩子給了他們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當你看到孩子開心...
Thumbnail
哈嘍,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或許你已經是父母,或許你還沒有孩子,但這篇文章都會給你一些啟示。 首先,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有孩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很多人說,孩子給了他們一種被需要的感覺。當你看到孩子開心...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