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但不費力」這本書告訴我們可以用更輕鬆、更有效率的方式來達成目標,
而不是一味地埋頭苦幹。
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是「專準主義」的提倡者,
他認為「少,但是更好」。
這本《努力但不費力》可以說是《少,但是更好》的實踐版,
教我們如何將這個理念應用在實際行動中。
點這裏看完整文章
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不費力的狀態」、「不費力的行動」與「不費力的結果」。 ◾️ 第一部份:不費力的狀態——提高專注力 要進入不費力的狀態,關鍵在於調整我們的內心與精神層面。這部分作者提出了五個核心觀念: ✔️ 翻轉:事情可以很簡單 我們應該時常問自己:「這件事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就如巴菲特所說,他不去跳七呎高的欄杆,而是尋找一呎高的欄杆輕鬆跨過。排除複雜性,即使只有一點點動力,也能讓重要的事情有所進展。 ✔️ 享受:讓過程變得有趣 重要的事不一定都有趣,但我們可以自己加入樂趣。透過結合「獎賞」來讓自己在行動中感到愉悅。像溫蒂老師一樣,有時候一杯珍奶或一個甜筒,就能帶來大大的滿足感。 ✔️ 釋放:放下的力量 感恩是消除負面情緒的強大催化劑。當我們想抱怨時,試著用感恩來結尾。要做到這點,首先要「察覺」到自己正在抱怨,這需要練習,但效果是立即的。 ✔️ 休息:什麼都不做的藝術 學會放鬆,避免精力耗盡。頂尖的運動員與作家都懂得分段練習,並在中間安排休息。即使只是十分鐘的休息,也能幫助我們重新進入不費力的狀態。充足的睡眠更是讓思緒敏捷、充滿創意的關鍵。作者建議將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精神最好的上午時段。 ✔️ 察覺:看清事物的方法 活在當下,就是放鬆的本質。我們的思緒常常在過去與未來之間飄移,練習將注意力拉回現在,並忽略環境中的雜訊。我們可以像訓練肌肉一樣,訓練我們的「注意力肌肉」,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 ◾️ 第二部份:不費力的行動——如何把重要的工作變簡單 當我們有了不費力的狀態後,接著就是採取不費力的行動。這部分作者也提供了五個方法: ✔️ 界定:定義「完成」的樣子 用「數字」來具體化我們的目標。例如,將「幫助講師賣出線上課程」修正為「在2030年前,幫助1000名講師能獨立用直播講座賣出高價線上課」。同時,列出達成目標的「成功必要步驟清單」,讓我們能用最少的力氣完成重要的事。 ✔️ 起跑:顯而易見的第一步 採取最簡單、最小的可行行動。就像矽谷的「最小可行性產品」原則,用最小的力氣去獲得最大的學習。如果你的計畫是「推出新產品」,第一步可以只是「在雲端開一個檔案,寫下點子」。 ✔️ 簡化:從零開始 最簡單的步驟,就是「沒有步驟」。時常反問自己:「完成這個目標,最少需要哪些步驟?」有時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推進:產出垃圾的勇氣 要接受一開始的產出可能不完美,甚至是「垃圾」。這樣我們才能快速修正、重新設計。降低失敗的成本,能讓我們更容易開始行動。 ✔️ 步調:慢即是穩,穩即是快 為每天的工作設定上限與下限。作者舉例,每天至少完成一件事,最多兩件。在還有力氣的時候停下來,才是大幅提高生產力的關鍵,千萬不要讓自己每天都筋疲力盡。 --- ◾️ 第三部份:不費力的成果——如何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成果 當我們處於不費力的狀態,並採取不費力的行動時,自然會產生不費力的結果。作者提出了五個擴大成果的原則: ✔️ 學習:善用殘餘價值:從每次的經驗中學習,並將所學應用到其他地方。 ✔️ 提升:教別人來學習:教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能加深自己的理解。 ✔️ 捕捉:把學到的記錄下來:建立個人知識庫,記錄重要的學習與洞察。 ✔️ 自動化:讓系統為你工作:建立流程與系統,減少重複性的工作。 ✔️ 信任:委託給對的人:學會授權,讓我們能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總結來說,《努力但不費力》這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心法與方法,
幫助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那個「做重要事情的甜蜜點」,
讓我們能更輕鬆、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 --- 溫蒂老師(楊雅雯)
優雅學院|加溫蒂老師Line官方好友|Youtube|免費資源 (本文由 Manus AI 協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