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半島南部的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位名叫恩秀的少女。她的家在溪邊,屋後是一大片蓮花池。每年夏天,池裡的蓮花盛開,香氣隨著風飄進屋裡,母親總會說:
「恩秀啊,蓮花就像孝順的孩子,即使生在泥裡,也願意開出最潔淨的花。」
恩秀記得這句話,但她的母親已經病了很久。父親早逝,家裡的農地又小,她只能每天到村外的山裡採藥、撿柴,換一點米與鹽。
一、母親的病與神秘的夢
某天夜裡,母親的咳嗽變得更加嚴重,臉色蒼白如月。恩秀急得哭著跑到村裡求藥,但藥師搖頭說:「這病要靠緣分。若能找到月光蓮花,也許能救妳母親一命。」
「月光蓮花?」恩秀不解。
藥師嘆道:「那是只在滿月夜、被月光照亮的山池裡開放的白蓮。它的花瓣能煮成湯,化解百病。可惜這幾十年沒人見過了。」
那晚,恩秀做了一個夢。夢裡,一位身穿白衣的老太太坐在蓮池邊,微笑地對她說:
「孩子,真正的月光蓮,不在山裡,在妳心裡。記得用愛煮飯,用心煮湯,月亮會幫妳完成。」
恩秀醒來,窗外正是滿月。她抬頭望著月亮,決定第二天一早上山。
二、尋花的旅程
恩秀背著竹籃出門,穿過霧氣瀰漫的松林。她一邊走,一邊呼喚:「月光蓮花呀,你在哪裡?」
路上,她遇到一隻受傷的小狐狸。狐狸的腳被陷阱夾住,痛得直顫。恩秀雖心急,卻忍不住蹲下,幫牠解開陷阱,還撕下自己的衣袖為牠包紮。
狐狸掙扎著站起來,低頭朝她一拜,然後跑進林子裡。恩秀沒放在心上,繼續前行。
太陽下山時,她終於走到山頂。那裡果然有一汪清澈的池水,水面靜得像鏡子。她靠近一看——池中央正漂著一朵銀白的蓮花,月光灑下,花瓣閃著柔和的光。
恩秀激動得流淚,打算走進池裡採下它。但就在她踏入水中時,池面突然波動,一個聲音響起:
「誰來打擾月光的安眠?」
水面浮起一位披著長髮的水靈,她的眼如星,聲音卻帶著威嚴。
恩秀跪下說:「我是村裡的恩秀,母親病重,我只想求這朵蓮花救她。」
水靈靜靜望著她,然後問:「若要救妳母親,妳願意付出什麼?」
恩秀毫不猶豫:「願付出我的生命。」
水靈搖頭:「生命太重。母親需要的不是妳的死,而是妳的真心。」
說完,水靈化作一縷光,融入池水。蓮花隨之漂到岸邊。恩秀小心摘下,捧在懷裡。
三、回家的奇蹟
回家路上,夜色深沉,山風呼呼作響。她腳步一滑,跌倒在石坡上,蓮花也滾落山溝。恩秀急忙追下去,但蓮花已不見。她絕望地跪在地上,淚水滴落。
這時,一道柔光從樹叢中閃現。那隻被她救過的小狐狸叼著那朵蓮花走出來,尾巴上綴滿月光。狐狸輕輕把花放到她手裡,轉眼化為一縷白煙。
恩秀明白,那是山神派來的靈狐。她對著天空深深一拜。
回到家時,母親的氣息已微弱。恩秀顫著手把月光蓮煮成湯,一匙一匙喂給母親。湯入口時,屋裡忽然亮起淡淡的銀光,母親的臉色漸漸紅潤。
「恩秀……妳回來了……」母親微笑著伸出手。
恩秀緊緊握著那隻手,淚水不停流下。
四、蓮花飯的祕密
母親痊癒後,恩秀把蓮花的根種在屋後的池裡。那年秋天,池裡開滿白蓮,香氣更勝以往。
母親說:「我們該感謝月亮與天地。」
於是她教恩秀用蓮花葉蒸飯——那飯香氣清甜,帶著淡淡的月光味。
村裡人都來請教這祕方,恩秀只微笑著說:
「用最乾淨的水,用最柔的手,想著妳最愛的人去煮。那飯就會有蓮花的香氣。」
從此,「蓮花飯」成了村裡逢節日必做的料理。據說吃下去,心中會變得溫柔,家庭也更和樂。
五、滿月的約定
多年後,母親安然離世,臉上仍帶著笑。那夜正是滿月,蓮池裡又綻放出一朵銀白蓮花。
恩秀跪在池邊,對著月亮低聲說:
「娘,我知道,妳就在那朵花裡。」
她輕輕將蓮花摘下,放入母親的墓前,月光如霜,映出她溫柔的身影。
從那以後,每逢滿月,村民都會看到池邊有兩道淡淡的人影——一老一少,相依在月光下。有人說,那是恩秀與她母親,仍在一起煮著蓮花飯。
🌕後記
這故事在韓國南部的慶尚道一帶流傳至今。老人們常對孩子說:
「孝心如月光,看不見卻能照亮所有黑夜。」
而「蓮花飯」也成了象徵孝順與母愛的料理。據說,只要懷著真心為家人做飯,哪怕沒有蓮花,也能煮出像月光般溫暖的味道。
🌸寓意:
這則童話透過恩秀的孝心,展現韓國文化中對母親的深厚情感與「以心換心」的信念。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孝順,不是犧牲,而是用愛與行動去溫暖生命。

月光下的蓮花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