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開悟是深山修行、不食人間煙火嗎?其實,真正的開悟,是在人間煙火中保持清醒。這篇筆記整理影片《破解開悟迷思》的精華,重新定義開悟,從「戲中人」轉為「觀劇者」,學會在辦公室、廚房、廁所中練習當下覺察,不再為念頭與情緒所綁架。開悟不是目標,而是一條日日實踐的路,讓我們在日常活出靈魂的寧靜與智慧。

🔶 一、開悟不是逃離生活,而是清醒活著
• 破除傳統迷思: 許多人誤以為開悟是深奧難懂的,或是必須擺脫世俗、脫離日常生活的存在,像是深山中的真人、穿袍打坐的修行者,或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智者。「開悟不是成仙,而是在人間活出靈魂。」
重新定義開悟:不是成為沒有情緒的高人,而是從夢境中醒來,學會當個有意識的觀劇者。
• 開悟的真正方向: 正確的開悟方向是在人間煙火當中的覺醒,即在日常生活中實現開悟的真相。
• 開悟的核心轉變: 開悟並非是從生活中逃離,而是從我們以為的三維夢境中醒來,更全然地投入並體驗這場名為地球生活的偉大冒險。
• 「戲中人」到「觀劇者」: 開悟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從「在戲中的人」切換到「觀劇者」(看劇的人)。多數人沉浸在極度逼真的 4D 電影(三維世界)中,徹底認同三維世界的角色,喜怒哀樂完全被電影操縱。
• 基礎定義: 開悟的基礎定義是『從對「小我」(Ego)的認同中解脫』出來。體認到我們的本質是一種更深層的覺知,知道我們其實並非現在所體驗的一切:『我們純粹的意識和靈魂本質是安然無恙、完整無缺的❤️』
🔶 二、未開悟與開悟的日常對比
透過實際多面向的生活例子對照,讓你看見在日常中,兩種不同意識狀態下的選擇,會產生多大差異。

🔶 三、開悟不是終點,是一場不斷醒來的練習
從辦公室、廚房到廁所,任何地方都能修行。不是逃離情緒,而是觀察它、容納它、放下它。
🌟 開悟並非終點:
開悟不是一個「咔擦一聲」就永遠達到的狀態。它是一種不斷在深化、掉下來再爬起來的練習覺察的過程。
🌟 落實於日常:
開悟不是要你變成沒有情緒或慾望的石頭,也不要求你一定要出家。它可以在辦公室、廚房、超市,甚至廁所中發生。我們需要帶有全然的覺知,一點一滴地改變。
🌟 超越二元對立:
真正的開悟需要像對待負面情緒一樣,對待三維世界中短暫產生的快樂、喜悅、興奮等正面情緒。我們必須體會它們的流動,不被綁住,也不執著於追求這份快樂,讓兩者都像浮雲一樣流走。
🔶 四、開悟日常步驟 👣 練習覺與問
透過日常四步驟,提升開悟狀態。在於日常小細節中練習「覺察」與「詢問」:
- 暫停:停止自動反應
- 覺察:標記念頭與情緒
- 回到當下:感受身體與聲音
- 詢問:我為何執著?我在害怕什麼?
1. 暫停:
停止自動駕駛,多問自己「這一刻我是否用心過生活?」、「誰在體驗這一刻?」。
2. 觀察念頭與情緒:
成為思想的觀察者並標記它們(「這是一個擔憂的想法嗎?」、「這是悲傷的情緒嗎?」)。
3. 回到當下:
將注意力帶回此時此刻,感受身體、周圍的聲音和光線。當下才是唯一真實的時刻,也是開悟唯一存在的地方。
4. 組合覺察與詢問:
在當下(呼吸中),觀看當下周圍的一切,說出三個能感受的人事物(牆面是黑的、鳥飛過去、有古典音樂~)。
然後問自己:「為何我會有這樣的(負面)情緒?」、「它刺激了我什麼?」、「為何我那麼執著於慾望?」。這種詢問就是在走向開悟的門票🎫
多巴胺刺激後,得到的快樂、興奮,也要如同浮雲一樣看待,不受執著所束縛!不受物質輪迴所苦!
不論負面或正向情緒,均一視同仁。因為真正的平衡與平靜,將帶來內在的自由,讓我們一起練習,一起找回與生俱來的寧靜與智慧,將不再受困於三維夢境🎉
📌 以上資料由〔悦心禾行〕芳療師媽媽整理~
📩 如果你喜歡這篇筆記,歡迎留言收藏,也歡迎分享給想提升身心靈頻率的朋友唷!
芳療師媽媽自己使用負離子健康衣物兩年十個月,覺得這真的也是提升覺察能力與身心頻率的絕佳工具,歡迎大家來體驗❤️
📬 歡迎追蹤FB《郭媛琳》
歡迎對 【身心靈健康豐盛】 有興趣的朋友加入臉書社團 🔗 負芳對策⚡️芳療師媽媽的解毒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