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及,今天基督徒戲劇/舞台劇圈子的枝繁葉茂,也許只不過是「米已成炊」。真相如何?也許先要清點一下這個圈子近二三十年的概況。
過去一段日子,主導港台兩地基督徒戲劇發展的中心思想,筆者認為:
- 不是為戲劇施浸除魅,而是把戲劇奉獻在祭壇上;
- 背後的思潮,來自一股著重信徒入世的平信徒運動,肢體刻意擴張境界,海納百川,有別於處處設防,刻意規避世俗或強調聖俗二分的「傳統」基督徒視野;
- 事奉的觀念大大擴展,基督徒可以被「呼召」成為藝術工作者;
- 應該還有很多未有列出 ............
這個思潮的信仰內涵,或可參考楊牧谷博士其中一本著作:
我嘗試節錄一些段落,讓大家感受一下當中/當時的熱忱:
因此他若能倚靠神,把他的專業發揮到極致,神就會喜悅他所作的。換句話說,把他的專業發揮到極致,這就是他的事奉,因為這是叫神喜悅的,也是他唯一能叫神喜悅的地方,因此也就是他的祭壇。(69頁)
我們更需要各方各面各層面的專才,聽到又能回應上帝的多元式召命,好對整個社會發生紮實的影響力 ...... 是一種改變社會結構的力量 ......(73頁)
當然,請勿誤會,楊牧谷博士關注的不是戲劇;筆者口中的甚麼「入世平信徒運動」,也許子虛烏有。只是筆者作為「當局者」,主觀認為:70年代開始,港台兩地基督教內部發軔的種種變革,其背後精神,上述著作「恰巧」可以表其梗概。除了上述著作,應該還有其他著述,能概括那一個時代的脈動。
至於
Gerry Kwan 倡議的
施洗範式或有關反省,土壤有別,彼此關注點不同,以致當時肢體們沒有循這個方向,理順信仰與戲劇的關係。筆者提及的土壤,可追溯至70年代初(1)。當時參與的肢體,都很單純地視戲劇與其他藝術一樣,是人創作力的表現,這種能力都源於造物主。信徒理應把一己之藝,獻與三一神,傳揚福音。兩個80年代分別於港、台兩地成立的基督徒劇團,對外宣稱的宗旨(2)及異象(3),都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風潮所及,不單戲劇界別的基督徒「揭竿起義」,紛紛成立劇團(4),獻上一己技藝;其他文藝技能,例如舞蹈、默劇、茶藝(5)、電影,甚至後來的香港福音武術事工(6),都以類似的福音/基督教團體形式運作。至於如突破機構早於80年代初開始,製作多媒體幻燈及後來拍攝大型紀錄片等等,更是早著先機的舉措。
拉扯得太遠,回到最初的提問:這些主動獻藝于三一神的行動,縱使心態純正,值得表彰,但背後是否偏重方便、效率、影響力等等的考量?對各種器物的 「信德考問」足夠嗎?然而,難道今時今日,我們才「重新審視」突破機構拍攝的紀錄片,有沒有新紀元成份?
舊地重遊,有何不可?
對我們的事奉作審視以致反省,應要像退修一樣,沒有一曝十寒,也不會一勞永逸。近年我們其實也在思考自己在教會內的角色,例如2011年一次研討會《福音戲劇五十年‧回顧與前瞻》中,可見端倪(7)。昔日透過信徒皆祭司的使命召喚,肢體們「踏出前台」,粉墨登場;今天深入查察事奉手段/器物的屬靈基礎,考問信德,多了一個維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再進一步,或許可以為其他未曾考問、聖化的器物,成功找尋神學代模,這是筆者的「醉翁之意」。
進入找尋神學代模之前,還有一些歷史與課題,值得補充。香港的基督徒戲劇/舞台劇圈子,其實不乏「神學思考」,除了上述研討會折射出的角色尋索外,近年劇場肢體們還興緻勃勃的談論幾位神學家/聖經學者和他們的著作。這些神學家/聖經學者不是為戲劇考問信德或施浸除魅,反過來,戲劇成為他們的神學詞彙,他們透過戲劇「做神學」。
(……未完成)
註:
(4) 單就新教/基督教圈子內(未包括台灣),已經接近20個劇團組織。多年以來曾經/仍然活躍的,包括(還未包括隸屬教會內部的戲劇組):香港福音劇團、火種劇社、路德傳播中心、香港青年基督徒劇團、求祈劇社、雲柱劇社、藝窯軒(工業福音團契)、慕臨軒、樹寧.現在式單位、百代基信、九龍城浸信會青年劇社、YMCA 創藝傳音、阿波羅劇場、荒原創作、三人蜜近、主恩會救命劇團、主創空間、Drama Lab ....... 等等
另外,還有天主教圈子內的:天主教青年劇藝團(成立於1968年)、思定劇社 ........ 等等
(5) 例如香港基督徒舞坊,恩加樂默劇團,雅博茶坊 …….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