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太極、氣功這麼正氣健康,但很多基督徒都會望門興嘆,還要左發問右省思應否參與。對呀,筆者正是其中一員,「龜毛」得很。
這個題目頗為冷門/偏僻,很圍爐(基督徒圈子)取暖,教會外的人也許覺得很無聊瑣屑,不過,我很有興趣探討這個題目,希望不會「大量趕客」。撰寫這個系列,尤如登上了沒有停站指示的旅遊巴士。可以選擇中途剎車離場,就是不太清楚未來有甚麼上/落客點。
我在這一篇文章與作者留言對話多次,那一埋留言還可以在上述文章追溯到。討論的內容愈來愈多,Medium上的留言加回應黏在一起,又長又累贅,於是向作者提及,我打算撰寫一個新系列,讓自己的觀點表達得整齊一點。其他讀者欲參與討論、留言,也比較方便清晰(Medium的留言功能頗為不濟 ........)。
系列開始之前,先講一講這輛「旅遊巴」大約朝那個方向走。
基督教在傳播(宣教)過程中,與當地民俗文化或融合或排斥,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總是波折重重,兼且背負很多「排他」等罪名。這類探索有時會鐘擺兩頭搖,一時禁忌處處,偶爾又綠燈連連。由滿清「禮儀之爭」到當代批判搖滾樂,基督徒這個不能做那樣不可碰的定見,總是「深入民心」。值得感恩的是,有教會肢體不欲得過且過,試圖追問各種禁忌,是否真的源自對信仰的正確理解,決意分別為聖;還是經不起推敲實證的舊習慣而已。
筆者傾向既開更多綠燈,同時持守信仰。我盡可能為自己的觀點,提供足夠的論據,雖然這些論據肯定未能達到學術論文的水平,但本著信徒皆祭司的信念,儘管放膽一試吧。
Gerry Kwan 既然提出為異教行為「施洗」這個範式,我嘗試順著這個想法開展討論。由於筆者有參與舞台劇活動,略為知悉戲劇的異教根源,並基督教「納為已用」的過程,或許可視為一個「受浸」案例。然後循此案例路徑,嘗試觸及其他文化器物。
「旅遊巴」開動前,我會用以下經文,概括我初步的思考路線:
「 如果用來奉獻的頭一塊生麪團是聖潔的,那麼整團麪也是聖潔的;如果樹根是聖潔的,那麼枝子也是聖潔的了。如果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枝卻被接上去,分享橄欖樹肥美的樹根,那你就不要對原來的枝子誇口。如果你要誇口,就應該想一想:不是你支撐着樹根,而是樹根支撐着你。」
「至於他們,只要不再繼續不信,也會被接上去,因為神能夠把他們重新接上。如果你是從原來的野橄欖樹上砍下來的,尚且違反本性地接在一棵培育而成的橄欖樹上,那些原來的枝子,難道不更要接在本來的橄欖樹上嗎?」
聖經‧羅馬書 11:16–18,23-24 (新漢語譯本)
上述經文明明談的是以色列人/外邦人的救贖奧秘,可以就此隨手「拿來用」,植入文化器物課題當中?當然不能亂「用」,只可說我由此得到一點啟發:除了為異教行為「施洗」,可能,嫁接/接枝是另一種吸納模式;或者一種現象,一種實況。
旅程開始了。
(……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