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的第一冊/課,《人權篇》起初帶給我一點「挫折」。它不像《哲學篇》,按歷史時序發問各種哲學玄思,環環相扣,讓讀者可以步步跟隨。也不像《政治篇》,可以隨意翻閱,悠閒賞識,皆因《人權篇》起首數篇行文頗為艱澀,不易消化,讀了數篇,總覺跟不上。
《人權篇》的起首數篇的文章用語,充滿斷言、宣告,毫無保留地高舉及肯定人權。這些斷言/知識,透過甚麼經驗、經過甚麼推敲獲取?沒有提供。我嘗試抄錄一些段落作為例子:
自有人類起就有人權。它是一種自然權利,因為它與人的本性一致,也因為它讓人成為人。人之所以為人,並不取決於他是個男人還是女人, 是黑人或白人, 是大個子或小個子 ........ (31頁)
人是否, 又如何設想這些困難的問題,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倘若你不願意,就不必去討論它們。沒有人可以規定別人該如何看待上帝,面對世界。相反地,如果有人願意,他可以自由地說明自己的信仰並且嘗試去說服別人。(34頁)
從自然法來看,人權是在國家之上的權利。當國家未能堅守人權原則,完成應當實踐或保障人權的任務時,每個公民都可以起身反抗。(37頁)
筆者認為,人權等倫理準則並非是不證自明的常理,皆因人既擁私心,亦有動物的侵略本能,天性使然,不會生下來就善待他人。若果不是基於宗教信仰(如筆者),或因為哲學信念、傳統規範,認定人權不可侵犯,甚至凌駕「國家民族大義」,人權之路,恐怕寸步難行。另一方面,《世界人權宣言》的土壤是二十世紀兩回世界大戰,這個歷史背景,不能抽空。了解兩場戰爭背後的來龍去脈、誰是誰非、為人類帶來甚麼浩劫等等,更能突顯人權之可貴。
故此,先讀一點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其實有助認識明瞭人權這個艱澀觀念。《人權篇》起首數篇行文之難,難在基礎未立,就橫空出世,中學生若真的先讀《人權篇》,起初會讀得很辛苦。筆者巧合地先讀《哲學篇》,再讀《政治篇》,然後才《人權篇》,這個次序反而吻合我的思考模式。當然,我只能代表與我相似的「中學生」,在人權普遍受重視的國度,也許我的閱讀次序才是不正常。
其實,只要熬得過《人權篇》前段的幾篇文章,爾後的篇章會漸入佳境,行文推展及脈絡會清晰一點。例如第一章末後幾篇文章開始,會觸及人權理念的一些歷史(思想史),第二章會談及歷史上與人權發展有關的重大事件,例如英國大憲章、美國獨立宣言、世界人權宣言(145-151頁)(1)等。
漸入佳境不代表文筆顯淺,筆鋒平庸。《人權篇》嘗試從不同方式切入,闡釋人權觀,例如第三章《只有一個等於沒有》(58-67頁),指出每個權利都彼此互相需要,不能說那一個權利更重要,可以凌駕其他權利(等於暗示可暫時「放棄/忽視」某些權利)。第四章《 讓我們來解決它!》(70-83頁),提及聯合國在維護人權所扮演的角色,劈頭第一篇文字就問:聯合國是世界的良心,還是一塊遮羞布?(70頁),不忘提醒大家聯合國的限制。第六章《 揪出邪惡與錯誤》(95-111頁),講述多個非政府組織的理念及運作,指出民間力量如何確保人權理念被有效執行,然後又語帶譏諷的說:國際非政府組織令人不甚愉快,即使是民主國家有時也會試圖把他們晾在一旁(97頁)。
到了第七章《人的承擔》(114–129頁),老實不客氣,數落包括西方國家(美國、德國與其他歐盟成員都要中槍)在內的多個政權,如何邪惡,如何侵害人權、破壞生態、販賣人口!其中一篇《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120頁)被用作本書中文題名。西方國家種種「以國家安全名義」侵擾人權的行為,書中直斥為:誰限制了這些自由權利,就是舉起斧頭砍向民主的基礎(127頁)。
這種「污衊自己國家/政府」的行為,實在太「邪惡」!中國人社會,那有如斯「大逆不道」?
到了終末第八章《 沒有任何權利是不需要盡義務的》(132–141頁),筆鋒一轉,反過來透過「義務」闡釋人權。原來不單有《世界人權宣言》,亦有《世界人類責任宣言》(2),權責並列,顯示西方人權觀念如何努力邁向完整及自我完善。
閱讀期間,心裡經常有一假想敵,就是中國式人權(3)。筆者總是希望找到甚麼章節,能主動反擊、批判蔑視思想/良心自由 (Freedom of Conscience) 的中式人權信徒。當然,找不到這類「懶人包」章節。要捍衛自己的人權、尊嚴,就要紮紮實實的讀書、行動。況且,人權論述不是為了攻擊敵人(殘害人權的政權、力量)而存在;人權,也許像荀子所言的「天」: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篇十七)
惡霸政權再凶殘強盛,人權論述也不會因此將貨就價,被隨意剪裁、胡亂定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