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報導,北歐丹麥人生活是怎麼樣過的?他們每天早上八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接小孩,因為大部分都是雙薪家庭,如果不四點下班去學校接小孩的話會無法兼顧家庭生活。
回家做完家事之後,他們就可以徹底的享受教育小孩和自我啟發等私人生活,但是要這麼早下班,他們的工作型態是怎麼樣的呢?丹麥人認為工作時就是要超級有效率,因為大家都急著想要回家,每個人都很重視時間管理,如果一個會議開完還沒有結論,那會議主席就會被貼上無能的標籤。
另外,丹麥的社會結構也很重視生活平衡,零售店傍晚就關門,假日也很少做生意,丹麥人有足夠多的時間跟自己與家人相處。
我們台灣二月也放了許多假,除了可以多與家人、朋友相聚之外,大家在放假時還會做哪些重要的事呢?就我而言,在放假的時候,我會刻意安排時間讓自己進入發散模式(diffused mode)。
神經學家在21世紀的時候發現大腦有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專注模式」(focused mode),簡單來說就是你必須很聚精會神地思考某個問題的時候大腦會使用的模式,不論是科學問題、工作上的難題、財務問題等等,專注模式會激活大腦某個區域的神經元(激活區域則視你在思考什麼而定)。
另一種模式則是所謂的「發散模式」,發散模式是一種放鬆的思維狀態,他不會只激活大腦某一個區塊的神經元,他讓你的思緒呈現跳躍性思考,所以發散模式普遍被認為與創造力息息相關。發散模式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阿基米德(Archimedes),他在沐浴的時候因為溢出來的水而想到如何確認金子的純度。
那要如何進入發散模式呢?創造力研究專家霍華德.格魯伯(Howard Gruber)提到過一種3B方法能提升創意,亦即睡覺(bed)、洗澡(bath)、坐公車(bus)。
所以需要創造力的工作,例如作家,如果怎麼寫都寫不下去了,那不如去散散步、洗個澡或搭公車閒晃,可能新的點子就冒出來了,或者是作曲家、導演,這類比較需要創意的工作,常常會靈感枯竭,為了獲取新的能量,他們必須強迫自己進入發散模式。
就我而言,我認為散步、爬山、睡覺、洗澡都是進入發散模式的好時機,這幾個活動進行時都可以更專注的在自己的呼吸上,一些無厘頭的思緒常常會冒出來,舉例來說,剛入眠的時候大腦會開始整理今天的一切,把該刪的刪掉,該歸檔的歸檔,有時候大腦會自動把之前困擾的問題與新想法做連結,這時只好趕緊再爬起來用evernote記錄下來,睡覺有時候也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我有一位工程師朋友,他曾分享發散模式的經驗,他的工作需要極大的專注力,而我們知道專注力是一項有限的資源,當專注力消耗殆盡的時候你在逼你的大腦思考簡直就是條死胡同,所以他到下午遇到解不開的難題的時候就會到外面去做甩手功,讓自己進入沒有目的發散模式,也許在那邊甩著甩著心情放鬆,答案也就想出來了。
那發散模式還有什麼優點呢?其實就是刻意製造擾動,幫自己的心智增加擾動,這個擾動可以增加學習能力。
我們知道查理・蒙格(Charlie・Munger)曾經提出了一個多元思維模型,這個多元思維模型就是你在心裡有各科學科的基本模型,例如心理學、工程學、會計學等等⋯⋯。蒙格認為必須在腦中有這些思維模型,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
那如何建構我們的多元思維模型?除了我們之前提到每天的反思自省之外,我認為進入發散模式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因為發散模式會啟發你跳躍性的思考,讓你把不同學科之間的關係聯繫起來,有些事是你在那邊專心想一兩個小時也想不到的,或許跟梭羅一樣走到樹林裡散個步就解決了,而且這種解法也會避免單一學科的觀點而形成偏見,就像蒙格常說的:「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全世界就像一個釘子。」
不過當然要建構多元思維模型,腦中必須要有素材,這些素材就必須靠自己平時去汲取,看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最近放假有時間也把賈德・戴蒙的大作「槍砲、病菌與鋼鐵」拿來拜讀,裡頭論述了為什麼是歐洲殖民世界而不是非洲人殖民世界,這個世界歷史的成因是什麼,我們的未來又會往哪裡去,再回過頭來,看了看電視總是在報導誰會參選2020,總會讓我想到梭羅的那句話—
什麼新聞!懂的那些永不成為舊聞的事才重要得多。 梭羅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讚或追蹤,謝謝你的鼓勵!
Facebook : 查思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