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空間的現代主義生產
1952年,羅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 1906-1978)在紐約《藝術新聞》發表了有關美國行動藝術家一文,「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因而成為詮釋這些藝術家創作精神的重要名詞。羅森伯格強調這些行動藝術家的特質是,他們把畫布當作身體行動的活動場所,所以畫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表現之地」,而是一樁「事件發生的場域」,藝術家在此表現的想像力,實則是一種「張力」的蘊釀。畫布上的痕跡,來自藝術家即興時刻的行動,也是姿態語言所留下的痕跡。這些姿態語言來自藝術家的想像,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其精神心理的詩意狀態。
在東方,普遍意識的發掘是透過禪定修息;而在西方,普遍意識被當作創作的原始力量。一靜一動,如恬適虛靜與酣暢戰慄,都是神祕的精神經驗。由書道解放,而介入國際前衛運動者,當屬戰後的日本前衛藝術運動。這支由書法、書道、日常性、儀式性而出現的藝術派別,包括「具體派」(Gutai Group),以及由社會主義運動藝術組織的「零度社會」(Zero Society)。此藝術運動扭轉了東方靜觀的禪文化哲學,進入了內爆式、無政府狀態的新精神領域,並與西方的達達運動(Dada Movement)、1960年代的新達達主義(Neo Dadaism)、福魯克薩斯(Fluxus)、偶發藝術(Happening) 等活動產生對話與連結。黑山學院的藝術家凱吉(John Cage),便曾直接把禪宗觀念應用到他的行為表演,開啟感性音樂的創新觀念。凱吉的觀念又啟發了日本藝術家齋藤義重。齋藤於1965年訪問紐約,聽了凱吉的一場音樂表演,始對模糊性、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產生了興趣。
芝加哥當代美術館「福魯克薩斯」式的肢體語言展演回顧展。
美國的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其線性作品雖不是來自東方書道,但一樣是一種身心合一的儀式。波洛克於1940年代中期從美國印地安人的沙畫獲得靈感,進入「以腰部」帶動作的新韻律表現。他把畫面視為一種環境空間,用顏色、流動、靜止、密度、線條作為祭典元素。法國的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 1928-1962)具有詩人、音樂家、工藝者、柔道運動者等身分。他在1955年結識德國零團體藝術家群,1957年在德國杜塞道夫的單色系列展即引起前衛團體的注目。其間,1960年極有名的行動作品,是在古典音樂下以裸女當筆刷,在地面上拓出藍色女體的痕跡。
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 戰後總體藝術「福魯克薩斯式」(Fluxus)的觀念行為藝術家,其作品《空無》已成為其身體演出的代表作。
介入日常的後現代靈媒
戰後的1960年代,「福魯克薩斯/新浪潮」再度為行為藝術提供了跨領域的介入範圍。其相關脈絡包括行動藝術、偶發藝術、新達達(Neo-Dadaists)、身體藝術(Body Art)、動作詩歌(Action Poetry)、互動媒體(Inter-media)、現場藝術(Live Art)等。前期的「福魯克薩斯」藝術家們,創作多兼融了文學、音樂、劇場、視覺藝術與日常生活,並能將表演、聲音、觀念等形式融合於創作之中。之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理念顯然已無法承受這些介入社會生態的藝術類型。它成為介入日常社會的一種靈媒角色,展開藝術作為社會行動的刺激與仲介功能。
行為藝術作為一種社會雕塑,與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的史詩劇場有所關聯,但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源於「表現主義」中的個體性,在形式上並不具宗教式的儀式。把行為藝術提昇到一種巫師與社會雕塑理念的創作者,可以德國藝術家波伊斯為代表。波伊斯與當時的前衛藝術團體「福魯克薩斯」呼應,從日常出發,其行為藝術在儀式性的莊嚴中亦具嘲諷性。1965年,他的《如何向一隻死免子解釋繪畫》,是在頭上淋上蜂蜜,並且貼上金片,一腳穿上毛毯,另一腳上了腳鐐,抱著已死的兔子在一家畫廊裡走上兩小時,對這隻兔子解說掛在牆上的圖。1974年的《我愛美國,美國愛我》(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 )將自己以毛毯裹住,與野狼在一間屋裡共處五天。
藝術生產的材料背後,有藝術家的生命經驗。波伊斯選擇油脂、毛毯、血、蜂蜜、泥土、動物屍體等材質,與其生命事故有關。他1940年自願從軍,1945年曾被英軍逮捕並入獄數月後才回鄉。在戰爭時期,因墜機受傷,曾靠毛毯和在身上塗厚厚的一層脂肪油,才保住性命。因此,他對於材質的神祕性特別感興趣,認為它們具有巫醫般的生命療效。波伊斯戰後返鄉,從原來的醫學研究,轉進杜塞道夫藝術學院(Düsseldorf Academy of Art),專攻雕塑。他大量閱讀,涉入哲學、科學、文學、詩、宗教等領域,並於1959年受聘於杜塞道夫大學,進而把行為藝術和總體藝術作了連結,以「雕塑社會」為教學概念。波伊斯稱此概念為一種「行動」,認為可擴張藝術在社會中的扮演元素和角色。1972年,因與學校理念不合,他以辭職行動表示抗議,開始透過講學、表演與展覽,宣揚他的藝術觀念。1979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為他舉辦大型的回顧展,不僅奠定波伊斯的歷史地位,也順理成章地將有關藝術社會實踐的行動,引入具文化機制表徵的美術館內。
波伊斯的「七千棵橡樹計劃」,無疑是藝術介入社區的一項經典行動,也引發許多藝術家的植樹行為。「七千棵橡樹計畫」,是1982年波伊斯在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的一項進行方案(On-going Project)。他在美術館前,放置一堆樹苗及作為座標的玄武岩堆,等待被諸眾認養,每認養一棵樹,玄武岩便被搬走。至1987年文件展,被認養的橡樹苗已近兩萬棵。此藝術行為被視為一種社會運動的操作,引發藝術和其他生態環境者,都市景觀設計者以及社區群體,重返工農社會一起合作的生產模式。
許多介入公共方案的藝術家,紛紛設計出不同的身體行為或社群活動,帶動居民進行方案,透過紀錄和統計,提出「藝術成果」。在「社會運動」的原有概念裡,藝術家的個人身分是應該消弭的。但在以社會教育之名與藝術家之名下,這類原屬於社教單位的方案,最終多被引進美術館或展覽場所,成為藝術家的作品展示。此轉進過程,亦將「社會雕塑」意義,轉成「介入社會的藝術行動展示」,並成為當代藝術的一種類型。
高千惠
藝術領域教學者、藝術文化評論者、客座策展人。曾任教於美國紐澤西蒙克爾州立大學、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高雄國立師範大學跨領域研究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研究所。
著有《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百年世界美術圖象》、《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日常的誘惑》、《非藝評的書寫》、《叛逆的捉影》、《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藝術,以XX之名》、《發燒的雙年展》、《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等書。
研究領域為: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當)代藝術、當代藝術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