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茉莉的最後一天】─透過死亡,重新理解「林茉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劇情的一開始,茉莉就選擇跳樓身亡了。母親不理解那麼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自殺?為了找尋茉莉自殺的答案,她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用科技探究往生茉莉的記憶。
這趟旅程,不僅是要釐清茉莉的死因,更是母親要清楚,為什麼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而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媽媽愈發現自己愈來愈不認識這個小孩。他不斷找尋害死茉莉的兇手,是文學同好聲耀?是各式文學作品?最後,他發現了原來,是自己
其實,母親的反應中,不難得知,他從未真正放手,讓茉莉長大。監視器是為了照看年紀小的孩子,但茉莉和可莉都已是青少年,媽媽仍監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當他發現茉莉生前的借閱記錄,有那麼多她無法接受的議題:自殺、自虐、同性戀。她哭訴著說:「他還那麼小,他沒辦法判斷是非的。」。當媽媽去找尋心理醫師,醫師問著他:「為什麼他不願意告訴你?」「因為他做壞事不想被我發現」。
正因為這樣的想法,媽媽對於孩子有著全面性的掌控,特別是成績。劇中一直不斷強調,媽媽是留美的碩士,為了孩子放棄成為教授的資格。所以媽媽把孩子的成就,視為自己的成就。雖然媽媽對外總是一笑置之,但對茉莉與可莉的學業成就,更視為是不可丟失的面子。
而在這樣的狀況下,劇情設定了茉莉和可莉截然不同的性格:茉莉順從內斂、可莉率性自然。在面對課業壓力時,茉莉選擇自己承受,但可莉卻是直接反抗。可莉的不受教,也讓母親更加不捨茉莉的離開。
但愈是追尋茉莉生前的生活,母親就感覺到自己和孩子是多麼的陌生,這個孩子的思緒早已比她想像複雜。母親去找尋茉莉腦中「媽媽」的記憶,淨是要求、斥責的點點滴滴。那樣的印象深根孩子心中。茉莉喜愛文學,熱愛創作。但念中文系的欲望被母親視為沒有出息的行為,台大醫科才是茉莉的唯一目標。媽媽甚至也為他規畫好美國的碩士之路。
探究起茉莉的記憶:當她遞給媽媽手工的花束,媽媽質疑著她為何做這個;遞給媽媽成績單,才是媽媽真正關心的部分。她很清楚,唯有完成母親的期待,才能讓媽媽真正的開心,但成長的壓力與喜好無處宣洩,寫作成了他的出口。「我受的教育不允許我創作,但是我所受的教育卻逼迫我開始創作。」她企圖藉由小說療傷,寫下〈當我們坐在一起吃頓飯〉。
全家人明明每天都坐在一起吃飯,但是話題總是不脫功課成績,茉莉期待的晚餐氣氛何在?也許盡在不言之中。
全篇中,最令人揪心的,是茉莉的懂事與早慧。所以他不讓任何人擔心,即便是他最親愛的家人,特別是媽媽。即便是自己最喜愛的作者簽書會,在收到媽媽的訊息後,仍然默默抱著自己的作品離開場景。劇中用茉莉一個人獨坐在會場及落淚回家的場景,放大了茉莉的孤獨。沒有人可以理解茉莉的抑鬱,他甚至於用偷竊自殘的方式,來排解這樣的矛盾 。
其實並沒有決定性的關鍵點讓茉莉走上絕路,而是那種看不見未來的絕望。她知道自己的人生脫離不了母親的安排。她的性格不行,也不能。而她熱愛文學,甚至得到創作獎的那份才華,不能夠被家人欣賞,特別是媽媽。深沉的孤單,如同片中沒有窮盡的迴旋樓梯,讓他決心踏出迴圈,一躍而下,因為自己是「可悲又沒人愛的林茉莉」。
劇末,是最令人動容的部分。新生兒的誕生畫面,和茉莉人生的最後一天交錯出現。當年的茉莉,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出生,卻也在種種壓抑中選擇結束生命。藉由生與死的對比,也許也提醒著為人父母,孩子的生命,該如何被經營?
茉莉最後的現身,對母親道謝,也對母親道歉。道謝,因為在母親探索他的記憶過程中,終於理解了茉莉的想法與感觸;道歉,是因為茉莉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個被母親期待而細心照料的生命。她再也回不到母親的懷抱,即便母親多想用雙手溫暖著茉莉,告訴她「媽媽愛你」,但一切都已枉然。
隨著茉莉的逝去,媽媽才正視著自己的過往。那樣全面而窒息的愛,包含著自己人生的延續與期待。媽媽終於了解茉莉的想法,也終於認知到,他不再需要靠著監視器來看管他的孩子,不再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僅存的可莉。如同閱讀茉莉作品時,背後射出的光芒。讓觀眾在茉莉逝世低壓中,得到些許的安慰與省思。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洛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來露營風氣盛行,能夠在野外享受清風明月,看著滿天星斗,是一大樂事。但是露營相對的不便及繁複,相對也是讓許多人望之卻步的地方。「勤美學」解決了大家的問題,讓你能夠毫無負擔地,享受露營的樂趣。   「勤美學」的所在位置,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香格里拉樂園」,樂園仍舊繼續營業,兩者比鄰而居,住宿就已包含
      莫斯科的第一站,建議就是紅場。 我很難用言語說明,那天,25度C的午後,在街角看見聖瓦西里教堂時,心中的悸動。來往遊人如織,有人聚集嬉鬧著;有人翻動地圖;有人低頭攝影,也有如我,想大字徜徉於廣場中央,吸收這份美麗的震撼。 紅場(Red Square ; 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
    「你知道嗎?我們學校又有一正式教師被解聘了!」 「真的假的!你們不是公立學校嗎?鐵飯碗耶!還會被開除?是做了什麼??」   聽到這種事情,大家的第一個反應,絕大多數是驚訝!再來,就會探討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 (延伸閱讀: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宣導https://goo.gl/6ottrr )  
         那年,是我第二年踏上教師甄試。在桃園的這場,是我當年度的最後一場考試。如果沒有考上,今年的戰役就會在此止步。  在考前,我已經想過無數次,如果我沒有考上,我要做什麼?我打算當個職業考生,畢竟同時代課及念書,新手教師上路,白天的工作就已耗費我大部分的心力,晚上念書時,確實讓人有點「心有餘而
    得到錄取通知的那刻,也意味著自己即回到校園,站在講台上,大展身手一番。以往所學的教學原理,甚至是許多自我的期許、經營的理念都得以實踐。 身為老師,特別是這個時代,真的和讀書時期的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而新老師究竟該如何自我定位?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也許有人想走佛系教師,有人想走熱血教
    常常有人問我:「下班以後在幹嘛?追劇嗎?」這好像是大部分人能想到的事。好像是,也不完全是。 一天只看一集,算是在生活中的小確幸。至於熬夜追劇,或一次看個五集,恐怕就是大確幸啦! 看劇不只是件很輕鬆的事,特別是學文學的人,看劇和電影時,對劇本的結構和對白,總是多了那份感觸。  最近軒哥和小草都看了這部
      近來露營風氣盛行,能夠在野外享受清風明月,看著滿天星斗,是一大樂事。但是露營相對的不便及繁複,相對也是讓許多人望之卻步的地方。「勤美學」解決了大家的問題,讓你能夠毫無負擔地,享受露營的樂趣。   「勤美學」的所在位置,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香格里拉樂園」,樂園仍舊繼續營業,兩者比鄰而居,住宿就已包含
      莫斯科的第一站,建議就是紅場。 我很難用言語說明,那天,25度C的午後,在街角看見聖瓦西里教堂時,心中的悸動。來往遊人如織,有人聚集嬉鬧著;有人翻動地圖;有人低頭攝影,也有如我,想大字徜徉於廣場中央,吸收這份美麗的震撼。 紅場(Red Square ; 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
    「你知道嗎?我們學校又有一正式教師被解聘了!」 「真的假的!你們不是公立學校嗎?鐵飯碗耶!還會被開除?是做了什麼??」   聽到這種事情,大家的第一個反應,絕大多數是驚訝!再來,就會探討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 (延伸閱讀: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宣導https://goo.gl/6ottrr )  
         那年,是我第二年踏上教師甄試。在桃園的這場,是我當年度的最後一場考試。如果沒有考上,今年的戰役就會在此止步。  在考前,我已經想過無數次,如果我沒有考上,我要做什麼?我打算當個職業考生,畢竟同時代課及念書,新手教師上路,白天的工作就已耗費我大部分的心力,晚上念書時,確實讓人有點「心有餘而
    得到錄取通知的那刻,也意味著自己即回到校園,站在講台上,大展身手一番。以往所學的教學原理,甚至是許多自我的期許、經營的理念都得以實踐。 身為老師,特別是這個時代,真的和讀書時期的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而新老師究竟該如何自我定位?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也許有人想走佛系教師,有人想走熱血教
    常常有人問我:「下班以後在幹嘛?追劇嗎?」這好像是大部分人能想到的事。好像是,也不完全是。 一天只看一集,算是在生活中的小確幸。至於熬夜追劇,或一次看個五集,恐怕就是大確幸啦! 看劇不只是件很輕鬆的事,特別是學文學的人,看劇和電影時,對劇本的結構和對白,總是多了那份感觸。  最近軒哥和小草都看了這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急診室,一個狹小的空間,湧進輕度、中度級、重症的病患,塞滿令人鼻酸、窒息的故事。但《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讀起來一點也不沉重。作者是位急診室醫生,看遍了社會百態、道盡人生無常,但他的筆觸平穩、和諧,以不帶情緒化的口吻描寫看診、病患和死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透過幾個簡單的單字,看懂德國酒標,認識麗絲玲 (Riesling) 這個葡萄品種。 麗絲玲是來自於萊茵區,現在麗絲玲最有名的國家是德國,法國的阿爾薩斯,還有奧地利。新世界的國家像澳洲、美國、紐約州,都有種植麗絲玲。
    Thumbnail
    談起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這位有名的作者,其實並不陌生。所以,我也很早就看過《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的原文書了,也很同意作者卡爾.紐波特在書中所提倡的觀點。所以,這陣子我也試著身體力行,徹底執行數位斷捨離的流程,並且得到一些不錯的成效。
    Thumbnail
    透過六段仿紀錄片的小故事,描述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們,他們在死前一天的日常生活。而探討「死亡」議題的電影作品相當多,《明天,最後一天》也絕對不是第一部將死亡作為主題的作品,但用「記錄前一天」的方式,來反應了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死亡在生命中的份量,《明天,最後一天》的敘事手法可說是相當新鮮。
    Thumbnail
    茉莉已抽離整個世界,但母親用她的窺探化為骨瘦如柴的手 筋疲力竭地想了解茉莉腦中的世界、茉莉的想法 想來諷刺,一方面往者已逝,做什麼都是徒勞 一方面又讓人心酸,茉莉的自殺像是撞破了門 讓母親「開竅」、開始去重新認識她的女兒 用一種極度痛苦的「體驗」。
    Thumbnail
    看完〈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母親透過讀取記憶與死去的女兒對話。而我最近也在與母親對話。對話很痛苦。那些希望對方知道的,卻又不希望對方知道的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 急診室,一個狹小的空間,湧進輕度、中度級、重症的病患,塞滿令人鼻酸、窒息的故事。但《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讀起來一點也不沉重。作者是位急診室醫生,看遍了社會百態、道盡人生無常,但他的筆觸平穩、和諧,以不帶情緒化的口吻描寫看診、病患和死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透過幾個簡單的單字,看懂德國酒標,認識麗絲玲 (Riesling) 這個葡萄品種。 麗絲玲是來自於萊茵區,現在麗絲玲最有名的國家是德國,法國的阿爾薩斯,還有奧地利。新世界的國家像澳洲、美國、紐約州,都有種植麗絲玲。
    Thumbnail
    談起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這位有名的作者,其實並不陌生。所以,我也很早就看過《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的原文書了,也很同意作者卡爾.紐波特在書中所提倡的觀點。所以,這陣子我也試著身體力行,徹底執行數位斷捨離的流程,並且得到一些不錯的成效。
    Thumbnail
    透過六段仿紀錄片的小故事,描述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們,他們在死前一天的日常生活。而探討「死亡」議題的電影作品相當多,《明天,最後一天》也絕對不是第一部將死亡作為主題的作品,但用「記錄前一天」的方式,來反應了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死亡在生命中的份量,《明天,最後一天》的敘事手法可說是相當新鮮。
    Thumbnail
    茉莉已抽離整個世界,但母親用她的窺探化為骨瘦如柴的手 筋疲力竭地想了解茉莉腦中的世界、茉莉的想法 想來諷刺,一方面往者已逝,做什麼都是徒勞 一方面又讓人心酸,茉莉的自殺像是撞破了門 讓母親「開竅」、開始去重新認識她的女兒 用一種極度痛苦的「體驗」。
    Thumbnail
    看完〈茉莉的最後一天〉,茉莉的母親透過讀取記憶與死去的女兒對話。而我最近也在與母親對話。對話很痛苦。那些希望對方知道的,卻又不希望對方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