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很晴朗,水舞廣場曝曬在夏末的風光裡,我拿著件棕熊皮,擠入鯉魚池般的 simple urban+ 音樂節,爬上天橋看陳嫺靜遠得像一顆米粒。對面停車場圍牆也有一排人坐鎮,她說他們很像鳥。繃帶般的十字路口前我瞻仰了一會兒 101 大樓,鬆鬆剛才踮痛的腳尖,它是一座顏值非常不怎麼樣的建築,然而摩天高樓這種東西如何不討人厭。大霸尖山那強迫症般的鉛筆頭還比較稱得上奇景。
往松菸去,菸廠旁新蓋的文創大樓是我五年前第一次來台北逛的地方:想當年文創和文青都還不是髒字呢。下午三點,在誠品小圓廣場聽張亦絢與楊佳嫻談逃學,談無所事事,談個體與體制的對抗,真是暢快還嫌短少。坐在第一排明明動也不動卻像搖滾區似的。智性衝浪。她們一個是輟學進入社會混一陣上了年紀才去國外把書念完,一個是目前為止都在學術圈裡從小讀最好的學校再成為大學教授,然而相談兩不厭,儘管際遇不同,但自有把渺小一生想明白的能耐。
* 逃學與返校:一所大學能讓我寫得更好嗎?
渴望創作等同誤入歧途
張說一個有創作慾的孩子不可能不想逃,因為創作行為的本質就是一種「偏離常規 / 正軌」,需要冒險並不依賴社會論功行賞。於是渴望創作就等同誤入歧途了,用文青一點的說法是「聽見不一樣的鼓聲」。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這很可怕。張說起她小學時曾為了給自己設計一套新評量方式,完全忘記寫作業,因為「太好玩了」,並不是偷懶或嫌煩,而是作業就這麼被另一個更有意思有吸引力、並且滿足創作慾望的東西給排除了。
楊說她學生時代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夠請公假參加作文比賽,或者午休時間逃去偏僻的音樂教室彈鋼琴。她認為那是一種求生要務:你必須喘口氣好感覺自己是個肉身。不過很意外的,她功課不錯平時也乖巧不鬧,依然會被班導師在輔導報告書裡填在 「問題兒童」的欄位;高中時也沒少過數理科師長們的關切(ㄐㄧㄡ ㄓㄥˋ)與家訪:「你女兒考這樣,敢說想當大作家?」她的結論是,創作與前途在這個體制裡從來是二選一。
這就是死角 ── 當人有疑問不能被好好解答,或者甚至「沒有時間」自問自答時,思想的核心將變得脆弱不明確。就像楊說的:從小到大都是好學生才是創作者的壞履歷。文學裡,戲劇裡,電影藝術裡,讓我們認可或難忘的角色都是叛離主流價值的 「內在反派」,他們不去服從某種已經存在的標準,也不去競逐被預設過的高度。張說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小時候的我們總是期待長大,因為「長大」在受制當下的意義是擁有更多的行動值和尋求自由的力氣,未必只是脫離管束,而是能更加意猶未盡地去探索 ── 全面的好與壞與危險性。直接離開體制(休學 / 停止升學)便是一種「趁早脫節」策略,是「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不等誰來批准假期。而若選擇投入一種充滿創造氛圍與自覺的環境,你就不能對自我的來向去脈毫不知情。
藝術靈魂的開放性
脫逃成功,然後呢?張說:人要「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才能真正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這句話真是欠筆記。我們是這麼害怕年輕時漫無目的,卻寧願讓一輩子的庸碌殺死自己。楊從自身蹺課經驗講起,她就讀台大時常沒去上課,也沒特別幹什麼,就是在椰林大道遊蕩,看人把腳踏車騎進水溝,或者跑去書店亂逛,有餘錢時就買本打動自己的書。她甚至還忘了去考期末,因為戀愛談得太熱心。她說「放空」本身就是最珍貴的所得,大量的空白時光能安撫緊繃的心智,把感官打開來去吸收「不是別人給你的 aka 自找的」靈光知識。閱讀再也不是快速濃縮內容的追趕,而是一種「所有的海浪向著我來」的狂喜。她總是在書店裡捧著一本小說或詩,心想:不去上課是對的不然我就得晚一天見到這本書了。
張說這又回到了稍早談過的冒險精神 ── 自己挖寶自己獨佔,因為那只能是你的;我們領教與學習的不該只是藝術的知識性,更該是「開放性」。或者反過來說,開放性才是學習的前提。年輕的靈魂能容許較多毫無防備的時刻:靈敏探路,為一棵無人注視的野草蘑菇心動;再過去,也許就沒有那麼多「只顧自己」的餘裕了。楊說就算成為了一個真正從事創作的人,探險與歸隊的拉鋸也是不斷進行,寫作者必須撐得起一份堅決態度,獨立精神,不落入遊戲圈套與潛規則陷阱,像是銷量點閱競爭、出版品過度商品化、徵稿比賽、大小文學獎。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天性淡泊,不然總得把事情從頭到尾好好想清楚,才能比較超脫,不那麼苦藝術家所苦。
重新下海: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最後她們談回返校:為什麼混跡一場又回到學校呢?大概確實有一段壓下脾氣的過程吧。張說當年去法國念書其實態度嚴肅,因為準備過程挺不容易,又難保自己能「留住」多久。她說雖然對校園階級充滿不信任(會念書 = 享有既得利益,身處共犯結構中的不安),但她依然是個用功的人。外國學校未必全然比台灣的適性,但更多的刺激和危機是肯定的,譬如她學法語時上過文法課,老師一上來就說:「文法錯不要緊,看一部電影改變你的一生。」我想起《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電影開頭女主角在上文學課,導讀一本小說並深究初戀的滋味。那時我震撼到立刻喜歡上這部電影,因為這輩子我還沒上過這麼像樣的課:搬運那麼多的詞彙去徹底描述 ── 「一滴水的愛情觀」之類。然而我隨即明白這並不是可以仰賴別人疏導給你的東西,像女主角,她陷入了熱戀才懂得每個字眼的用與無用。觀察與感受永遠是學習的第一要務,自有見地才能不畏忽焉而至的新宇宙撞擊。
楊則說她之所以一直留在校園,是因為她曾難得遇過一些好老師,能理解她,或甚至只是放任她。她教課嚴謹,然而學生可以隨意離席。她不在乎他們是去抽煙找女朋友回家睡覺還是怎樣,只要學生自己想明白不焦慮就行。這方針讓我想起高中國文老師,他曾對全班說想睡就睡,要去後面併了桌躺著也行。有人興高采烈有人傻眼,後來我休學但聽說到了高三大家都愛死他了視師如父。
張總結道,個人與集體的對抗早已存在,主因是個體本能渴望意志自由 ── 無論是純粹要求更多的時間、擁有自我主張、或出現偏移化的行為 ── 而體制對此是持否定態度和「感到麻煩」的。校園、職場、家庭,乃至國家與社會皆有此道。體制的建立是一種保護大多數人的方便手段,張認為「障礙多樣化」是兩者共容存續的起點。也就是將本來被視作「缺陷」的(特出於體制規格的部位),先將其視作「非缺陷」:不談包容與矯正,只是接受它的本來。這並非易事,因為長久以來我們已將學校系統化、生產線化,任何一點問題都可能影響整個工廠,導至效率降低、出貨停損。此一糾結殘酷的現實,是張在「返校」時一直攜帶著的深思。一所大學未必能讓你寫得更好,但若充滿反省能力和冒險精神,意想不到的所得是漫山遍野。
寫得再爛還是想放假
兩年前不知是撿到了什麼難得寶藏還是隱藏版限時好禮,我得已橫渡六百多日,無償恣意遊走,放浪形骸,閒散翻書,稠密看電影,寫大量廢文。這樣清淨的迷失,我正身處。我知道這將不長久,最多三年,只能不花心思地享受。假期總會尾聲,就盡量把長椅搬到海灘上;季節換了,就快步走進森林,望那一片金銀。她們說:逃學無所不在。而我至今不懂如何返校。我捨不得在外野放的從容愉快,不知道除了自由和睡眠我還想要什麼 ── 大概是把才能換成生活成本的門路吧。我仍是個狀況外的人。只能把書做出來,看看自己可以達到什麼地步,秀出什麼下限。寫得再爛還是想賣錢,寫得再忙,還是感覺在放假。那種可怖的假期感全面深入骨頭和腦迴路,是通透舒適,並且耐煩。
再一個月就要畢業了,就真成為無業遊民了,我得好好衡量該往哪裡去:找個工作,換個國度,或者返校去念電影理論。如此幸運能擁有悠長的考慮期,然而我是個不知感恩的混蛋,大部分時間都在廢。如張亦絢所說「藝術式晃來晃去」。總之那班順眼的長途渡輪還沒經過我的港口,我盤點好精密的行李,就在這裡等待一走了之的機會。堤防上有扁扁的海鷗剪影,螃蟹橫越滾燙水泥地,我寧願永不離開。一艘龐大破冰船擱淺,駕駛員是一群劫船企鵝,牠們駛離家鄉。「南極太無聊。」牠們說。我寧願被這些又謎又瞎的盼望給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