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奴役之路》是由諾貝爾獎得主海耶克所著作,但這本並不是經濟學的著作,事實上海耶克自己就說,這是政治性的書籍,也無怪有人稱他是政治經濟學家,有別於一般純論經濟的學者。海耶克算是奧國學派,傳統上是講求自由,反對干預的學派,但事有所不幸與不幸,海耶克後來在英國任教,親眼見到他的祖國陷入社會主義,最後變成第三帝國的一部份,這跟熊彼得真有某種程度的類似,但也因此發展出他的自由論述。
雖然海耶克跟凱因斯是同時代的學者,但事情就是如此巧妙,凱因斯主義成為戰後數十年的主流,政府干預成為各國的流行價值,海耶克在差不多與凱因斯的「通論」同時期發表了這本「到奴役之路」,卻使他聲名掃地,連要謀求一教職都有所困難。但石油危機產生的滯漲現象,凱因斯主義無法加以解釋與改正,海耶克也因為獲得諾貝爾獎而得到歷史應有的地位。
這本《到奴役之路》是張尚德所翻譯,殷海光所著作的比較偏向他個人的精義擷取,所以筆者比較建議去找這一本。圖書館基本上都找的到,不過版本都蠻舊了,但與其光看現在一些教授「重新詮釋」或是「摘錄」,筆者認為看看原作者講什麼比較好。
《到奴役之路》的中心主旨很簡單,也就是只有經濟的自由才能導致政治的自由,這個論點就是很單純的「掌握一個人的生計,就等於掌握他的意志」,很單純卻就是這麼的簡單,當中央計畫經濟計畫了一切,也就等於消滅了一切自由。本書十五章可以大致分成三部分,各部分都有中心講解的意旨,筆者將對其作簡單的介紹以及解釋,但不擬作評價,這種經典鉅作就如同「國富論」,讀者可以自己看,看完後得到自己的結論,不需要有「指導」加以導引讀者的方向,這是因為這類偉大的著作,本身的「哲學」意義已經高過其著作的原始價值。
第一章「被捨棄的路」、第二章「偉大的烏托邦」、第三章「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第四章「計畫的不可避免性」、第五章「計畫與民主」與第六章「計畫與法律規則」,這六個章節是第一部份,此一部分在解釋說,為什麼社會主義者的偉大理想是不可行的,用這六章的排列來說,可以用這一段話來解釋:
當今許多人看到自由經濟的混亂,就認為這是不對的道路,需要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改善,於是社會主義者提出了他們的想法那就是計畫式的經濟,但這只是一個偉大的烏托邦幻想,根本上就有其邏輯的謬誤,謬誤之處就在於社會主義只是一種集體主義的變體,試圖將所謂的社會公義與社會自由加諸在個人身上,提出中央的計畫就等於限制了個人的發展,當一切都需要計畫,那麼計畫就必需要交由專人負責,畢竟多數人不具備有作這種大型計畫的能力,這無可避免的就會導致專家擁有權力,由於計畫是一種預先安排的,所以法律會被侵犯也就是無可避免的後果。
簡而言之第一部份講述的是一種哲學概念,亦即為什麼這種計畫式的經濟不可行?因為計畫式的經濟將會導致更嚴重的專人指導,這就不過是一種把原先的權力換到另一批人手上,其結果最終會跟原先的狀況差不多,更糟糕的是在這過程中,我們所仰賴的民主已經被破壞了,因為計畫是一種普遍性的法則,當計畫作為至高無上的指導原則,那麼所謂的法律以及個人權利,都可以是被加以侵犯的,用「社會公義」這一類的理由侵犯。
第七章「經濟控制與極權主義」、第八章「迷妄的平等」、第九章「安全與自由」、第十章「為什麼小人得志」與第十一章「真理的目的」,可以當作第二不份,這是要解釋經濟控制為什麼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極權主義,以及這種控制是建立在一種自我催眠的平等價值上,而且這一定會讓小人得志,用以下這段話加以解釋:
經濟控制一定會產生極權傾向的政府,但在最初大眾只會當作這是一種勝利,一種大多數人獲得平等的勝利,但這種平等卻是非常的虛假,道理很簡單,因為大眾認為自由競爭一定會產生不道德的結果,正所謂資本主義的惡棍,這種結果將使得財富集中在特定人士手上,這些人除了壓榨小老百姓外其他的都不會,小老百姓要求的只是穩定的工作與薪水,所以當他們發現自由競爭帶給他們的是不安全感,一種自己工作隨時不保的不安全感,就會要求政府有所作為。這種作為的具體實現,就是計畫經濟帶來的普遍就業,的確已經不存在失去工作的不安全感,但這是以犧牲自由的方式所換來的,而這就是其追求的真理一種建築在虛假平等上的真理。因為社會一定存在著專家,也一定存在著階級,當計畫經濟被實行,就代表著一種要被推行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就被置於道德之上,於是社會大眾的個人自由就消滅了,只要個人的想法抵觸到這種價值觀,就會是不道德的。追根究底,這種最大的弔詭就是,一種計畫與指導,一定會產生某一些人擁有較為高的層次,這就是刻意控制的真實,一種少數人至高無上統治的概念。
這幾章比較「硬」,硬的理由是海耶克述說的方式,讓人覺得好像這幾章都在講同樣的東西,事實上海耶克是用一種「發散、集合」的概念在著作這本書,一個部分中的章節,其實是一種解構,將社會主義等等的概念先解構,然後一一加以破解,你不會看到一個結論的章節,但會看到這幾章本身述說的概念都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面向,諸如平等的迷思、人性中的不安全感以及專家治國的問題,統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的概念,那就是只要社會主義是一種集體主義的變體,那麼社會主義不過就是一種烏托邦的想法,建築在不合理性的基礎上。用海耶克的話說,那就是個人主義也許是一種富人得勢的制度,但集體主義則是得勢者才可致富,相比之下哪一種為佳不言可喻。
第十二章「納粹主義之社會主義的根源」、第十三章「在我們中途的極權主義」、第十四章「物質條件與理想的目的」與第十五章「國際秩序的展望」。這可以當作第三部分來看,也是他對於著作本書的緣起與結論,大致上可以用下面這段話解釋。「納粹主義的興起其實就是一種社會主義,當時德國雖然不缺民主制度,但是這種社會化傾向從普魯士時代就開始了,也就因為如此納粹的興起才如此快速,這實在是一種醞釀而生的結果,絕非某個人的號召。這是一種錯覺,因為多數人都有尋找簡單解釋的傾向,所以忽略了極權主義其實就是集權主義,當權威以組織的面貌出現,這就是極權主義的緣起。
換言之,權威的出現雖無可避免,但當權威用群體的面貌出現,就必定會壓迫個體的自由,這在這種時代特別的危險,因為物質生活的發展已經是那麼的完善,所以使得專業人才越來越多,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的確存在一種制度,可以規劃好全體國家的運作,這種科學化的想法只不過是另一種包著權威的外衣,更可以顯示出社會主義的一大問題,那就是社會主義雖然要求平等,但這種原則往往不擴及國外,照道理說社會主義的平等,也應該代表著富國要把財富平均給窮國,但事實上這根本就沒發生過。
這種社會主義的想法在戰後更加的危險,因為有人認為需要有一超國家的權威來加以指導,就如同英國有人認為某一些小國應該發展什麼一樣,這種強國加諸意志在小國身上,正是這些希望提出超國家秩序的人的邏輯錯誤,他們認為一個大國指導,其他小國服從,正如同一個國家內政府發號施令一樣,這種計畫可以幫助歐洲加速復興與繁榮,但這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越是龐大的計畫,就越是複雜難解,又不可避免的讓更專業的人加以處理,結果就不過是讓自由更加的弱小,極權統治的世界化。」
其實海耶克在這幾章的說法,都可以歸納到簡單的概念,那就是認為世界上有一種完美的烏托邦,實在是一種不怎麼高明的論調,因為一種指導、一種計畫就等於著一種價值觀,問題是這種價值觀要誰去認定?以往我們會把這種價值認定者,當作獨裁者加以否定,但是現代這種概念包裝在科學化的外衣捲土重來,其道理無外乎是,這個世界需要有秩序的指導,這個世界可以被更有效率與公正的規則指導,而且已經沒有人會說,這種指導原則是某個人說的,他們會說這是「大多數學者意見的歸納」,換言之就是把一種權威包裝在群體的角度重新出發,但其戕害自由的結果是一致的,當社會的公平公正被當作準則,個人的自由就很容易的被侵害。其實這不過是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任何的思想被當成指導,那麼這種指導就會是新的權威,人民不過就是從舊的權威轉移對象到新的權威上,直到新的權威產生了新的秩序,這種新的秩序一旦穩定,無可避免的會產生特權階級,於是又有一批被憎恨的對象產生,其結果跟原來的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不過是換了一批人,但是「自由」這一項最寶貴的資產,卻被破壞消失了。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自由主義信奉者的聖經著作,任何一個想要加深自己自由主義的信念者,或是想要打倒這種自由主義的人,都應該要好好閱讀這一本書,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諾貝爾經濟獎得煮的思想經要,更可以代表著個人與自由主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