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只是幻想?從蜂群如何遷巢看人類社會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ource: Pixabay | http://pixabay.com/en/honey-bees-beehive-honey-bees-326337/)
相信很多人都在生態紀錄片中看過,像蜜蜂、螞蟻這類具有社會性的動物,會互相合作去應付各種生存的挑戰,例如南美洲熱帶雨林的火蟻會和同伴互相緊扣形成「蟻筏」去渡過洪水。牠們集體行動起來仿有共同意志,整個群體看來像一個有自己意識的個體一樣。
火蟻救生筏 (圖片來源:Newswise | http://www.newswise.com/articles/how-fire-ants-build-waterproof-rafts)
最近在io9 讀到一篇關於蜂群如何共同行動,和討論我們人類能否如蜜蜂一樣達成共識的文章。文中引用了一段記錄蜜蜂遷巢過程的短片。蜂群有時因為出現新蜂后或其他原因而需要尋找新地方建立另一個蜂巢。從構築新蜂巢到新生蜜蜂長成往往要幾個月,所以這個行動關乎整個蜂群的存亡,選址必須慎重。那麼蜂群──上千隻蜜蜂的集團是如何決定新居的地點呢?
蜂后:「朕決定遷都那棵四面蘭花的橡樹。」
眾蜂:「謹遵女王陛下旨意!」
也許有會人這樣以為:應該是由蜂后帶領蜂群遷徙的吧?其實不然。流行文化常將蜂后塑造成領導者,但事實上蜂后的職責只是跟雄蜂交配,和不停地產卵產卵再產卵的生產機器而已。(雄蜂更慘,交配後會被去勢。嗚!)
其實蜂群選定新巢地點是一個集體決策過程。一開始會有些工蜂出去勘探,當找到適合的地點,就會回來跳8字舞來告訴同伴方位和距離。同一時間可能會有數隻工蜂跳著不同的舞去建議各自找到的地點,但這階段蜂群還不會有所行動。其後會再有工蜂出去勘察,漸漸跳著相同8字舞的工蜂越來越多,然後就像快閃黨一樣,一下子整個蜂群都舞動起來。在某一瞬間所有蜜蜂同時飛到空中出發往共同選定的新址去。
這個集體決策過程和人類社會的情況很相似。開始時有幾個人向身邊的朋友提出想法,然後認同的朋友再向他們自己的朋友傳遞這些想法(正如你在臉書上發文和轉發),在不知不覺間想法已傳播開去,所有人都依這些想法行動起來。
蜜蜂和人類還有更多相似之處。蜜蜂築巢而居,人類則構建都市。兩者都世代重疊,成年個體會共同照顧非己出的年幼個體。人類和蜜蜂的社會都有分工,人類的分工比蜜蜂更為複雜。這是否意味人類也能夠像蜜蜂一樣團結起來,甚至乎成為一種有共同意志的超個體生物?
事情沒這麼簡單。我們縱有團結一致的意願,但人與人、族與族、國與國之間總是有大大小小的分爭和衝突,令我們難以達成共識。可為什麼這些人類無可避免的事,似乎不會發生在蜜蜂身上?
答案相信在於社會分工。蜜蜂是真社會性動物,除了前述的世代重疊、共同育幼的特性,牠們的社會分工更將繁衍後代的職能分派給專責繁殖的「種姓」,也就是雄蜂和蜂后。而負責覓食、修巢、照顧幼體、抵禦外敵的工蜂是無法生育的。而且同巢的工蜂都是親姊妹或同母異父的姊妹,遺傳基因非常相似(子代雌蟲個體間的遺傳相似度達 75%,而個體自己產下子代遺傳相似度僅 50% )。所以個體間不需要為保存自己的基因給後代而互相競爭,反而個體可以為了族群存績而自我犧牲。
人類畢竟沒有發展成真社會性動物,人的生活需要亦不僅僅生存和繁衍。每個人都需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出現分爭在所難免。循這個方向思考,人類若要達致蜜蜂、螞蟻那種One for All 的共同意志,恐怕要星球大戰中的克隆人兵團才有可能。 不過話說回來,真社會性動物的繁殖分工帶來的優勢是有代價的,也就是同一族群的基因多樣性。蜂群的蜜蜂都是由蜂后近親交配所生的,個體間的基因差異很小,會較容易患上遺傳病或集體感染傳染病,面對生態環境突變的適應力也相對較低。 人類社會的內部競爭,不單反映了基因庫有足夠多樣性讓物競天擇起作用,亦反映我們的社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價值取向。政治理論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其著作《人的境況》(The Human Condition)指出,人類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源於人的獨特性和多元性(Plurality),亦即每個人──包括其出身、經歷、觀點──都是獨特而不可被取代。就如基因多樣性為生物面對環境挑戰提供進化的可能,多元性為人類文明走出困局、開拓新路向創造機會。 觀察蜂群令我們知道人類社會有潛力共同合作成為更有力的存在,也告訴我們通過消除個體間的差異來減少分爭的代價。故此筆者認為,與其追求成為擁有單一「共識」的某種克隆人兵團,我們人類更應該學會尊重彼此的不同,和努力消除人為造成的不平等。
參考資料: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cyl-notes.blogspot.com on August 31, 2014.
曾授權轉載於PanSci 泛科學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9會員
101內容數
射箭學習筆記,不定期分享弓箭射藝的小知識和學習心得。內容從射箭運動到傳統射藝,涵蓋技巧、科學、競技、歷史、文化等等射箭的不同層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 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 ,或譯《王子復仇記》,復仇正是這齣悲劇的主軸和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劇中的復仇共有三重。
英國Channel 5的電視節目Secrets of National Trust 第一輯。第二集以彼德兔的創作者、暢銷兒童圖書作家碧雅翠絲·波特的生平和她故居所在的英國湖區為主軸。波特的少女時代常和家人到湖區度假,當地幽美的自然風光和鄉郊生活,成為了她日後創作成名作《彼德兔》的靈感。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是活躍於二十世紀的暢銷偵探小說作家,有「犯罪女王」的美譽。其作品膾炙人口,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劇,當中《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可說是最著名的一部。這齣2017年的改編電影
若想在香港學習日本弓道,有何途徑呢? 香港的日本弓道組織與弓道場
最近開始學習日本弓道,課堂上聽導師娓娓道來日本弓道過去在香港的發展。謹作為口述歷史記述如下。
謝肅方《中國歷代弓論述》講座筆記(二) 一張中華角弓是用甚麼材料製作的? 前文提到,為對應弓身彎曲時的各種應力,中華角弓各層採用不同力學特性的材質。本篇將介紹製作角弓所需的材料。
《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 ,或譯《王子復仇記》,復仇正是這齣悲劇的主軸和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劇中的復仇共有三重。
英國Channel 5的電視節目Secrets of National Trust 第一輯。第二集以彼德兔的創作者、暢銷兒童圖書作家碧雅翠絲·波特的生平和她故居所在的英國湖區為主軸。波特的少女時代常和家人到湖區度假,當地幽美的自然風光和鄉郊生活,成為了她日後創作成名作《彼德兔》的靈感。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是活躍於二十世紀的暢銷偵探小說作家,有「犯罪女王」的美譽。其作品膾炙人口,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劇,當中《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可說是最著名的一部。這齣2017年的改編電影
若想在香港學習日本弓道,有何途徑呢? 香港的日本弓道組織與弓道場
最近開始學習日本弓道,課堂上聽導師娓娓道來日本弓道過去在香港的發展。謹作為口述歷史記述如下。
謝肅方《中國歷代弓論述》講座筆記(二) 一張中華角弓是用甚麼材料製作的? 前文提到,為對應弓身彎曲時的各種應力,中華角弓各層採用不同力學特性的材質。本篇將介紹製作角弓所需的材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前陣子噗浪上看到了這樣的話題,關於畫圖的初心 推主敘述畫圖的初心 於是有人開始討論年輕繪手和SNS的關係,認為現在繪手為了在SNS上搏得更多關注開始偏離畫圖的初心,但是越堅持下去反而越痛苦,目標也跟著開始失焦。 畫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交? 其實這跟之前寫的這篇裡面說的【建立職業意識】很相似。 E
Thumbnail
我們甚至可以說,完治本質上與健一相去不遠──完治在多年後見到莉香時,那般充滿留戀和遺憾的神情:這下可好了,莉香之於完治,如同里美之於健一,都是如一陣風、抓不住的,擁有無限美好想像、卻永遠無法擁有的女人。兩個選擇一次滿足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物理上擁有里美,而心靈上擁有莉香,正是某種坐享齊人之福的男人幻想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有意識的系列回憶」的說法啟了人類思想史的革命。思考能力的洞識是人類最珍貴的創造力,古今的偉大的思想家都因為它們非凡的洞識,而點亮了人類的文明。
Thumbnail
Many people think they lack motivation when what they really lack is clarity.(James Clear, 2018)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沒有動力去做某件事,事實上是缺乏對這件事的認知。(James Clear, 2018)
Thumbnail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Thumbnail
Judy曾經很積極跑活動,希望透過參加各種活動找到生命的解答,最後才知道,能給予答案的,只有自己。 如何避免自己只是在瞎忙? 又要如何透過自我對話來知道自己的內在聲音? 更要如何在混亂的生涯中重新定位目標? Judy 這麼說...
Thumbnail
相遇,也許是一種緣份,一種不可多得的緣份, 相愛,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困難,但要走到完整的那一步,確實很不容易。 二人的相愛,不應該只是你濃我濃,也不應該是"你+我"的組合就可以的。   男孩最近認識了一位女孩,在他的心中,或許女孩給了他不同的感受及想法,久而久之的相處,男孩確實被女孩吸引,但此時女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前陣子噗浪上看到了這樣的話題,關於畫圖的初心 推主敘述畫圖的初心 於是有人開始討論年輕繪手和SNS的關係,認為現在繪手為了在SNS上搏得更多關注開始偏離畫圖的初心,但是越堅持下去反而越痛苦,目標也跟著開始失焦。 畫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交? 其實這跟之前寫的這篇裡面說的【建立職業意識】很相似。 E
Thumbnail
我們甚至可以說,完治本質上與健一相去不遠──完治在多年後見到莉香時,那般充滿留戀和遺憾的神情:這下可好了,莉香之於完治,如同里美之於健一,都是如一陣風、抓不住的,擁有無限美好想像、卻永遠無法擁有的女人。兩個選擇一次滿足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物理上擁有里美,而心靈上擁有莉香,正是某種坐享齊人之福的男人幻想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有意識的系列回憶」的說法啟了人類思想史的革命。思考能力的洞識是人類最珍貴的創造力,古今的偉大的思想家都因為它們非凡的洞識,而點亮了人類的文明。
Thumbnail
Many people think they lack motivation when what they really lack is clarity.(James Clear, 2018) 很多人認為自己是沒有動力去做某件事,事實上是缺乏對這件事的認知。(James Clear, 2018)
Thumbnail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Thumbnail
Judy曾經很積極跑活動,希望透過參加各種活動找到生命的解答,最後才知道,能給予答案的,只有自己。 如何避免自己只是在瞎忙? 又要如何透過自我對話來知道自己的內在聲音? 更要如何在混亂的生涯中重新定位目標? Judy 這麼說...
Thumbnail
相遇,也許是一種緣份,一種不可多得的緣份, 相愛,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困難,但要走到完整的那一步,確實很不容易。 二人的相愛,不應該只是你濃我濃,也不應該是"你+我"的組合就可以的。   男孩最近認識了一位女孩,在他的心中,或許女孩給了他不同的感受及想法,久而久之的相處,男孩確實被女孩吸引,但此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