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對每個人來說,可能意義都不相同,從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父母就牽著我們的小手探索環境,或許是當時還稚嫩可愛,即使打翻了水杯,或是摔壞了遙控器,也不會受到太多打罵,沒有打罵的約束,小孩對外界的好奇心便更為強烈,對於想知道更多答案的企圖心達到頂點。
進入學校後,團體生活訂下許多規則,然而這些規則多半是「懲罰機制」,不是「獎勵機制」,以最核心的「考試」來說,考不及格者多半罰寫,再不然就挨棍子,罰寫會佔據我們的時間,挨棍子便是皮肉痛,照理來說,下一次考試就會想考好一點,或從不及格變及格,畢竟誰也不想被處罰嘛!從國小開始,我的成績多屬前段,自然很少有成績上的處罰,然而我現在回想我當年,那個深夜慢慢苦讀的原因與理由,發現只有兩個,一就是逃避不及格的罰寫,二就是爭取無意義的滿分,我不帶著任何好奇心與思考,用冰冷的筆跡應考所有的科目與試題,分數常常是我心情的天秤,影響我幾乎一整天,對於知識是否充實心靈,是否為我終身受用,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一道命題。
「逃避處罰」從考試上慢慢影響每個學生,像藤蔓般侵略我們的大腦與心,為了不想罰寫,為了不想讓家長看到難堪的分數,再為了一些與求知無關的屁事,我深知學校所教的東西,在社會上多半無用,有沒有用這件事要看個人,然而做事的態度已在我們懵懂無知的年紀時緩緩建立,我們不喜歡失敗的滋味,卻忘了沒有失敗的累積,何來成功的滋味。逃避處罰也意味著卻於正視失敗的僥倖心理,喪失了面對失敗的勇氣,人的個性也容易擔憂怕事,進而歇斯底里。
看到現在很多高學歷的人,讀到碩博士了,卻仍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令人惋惜又心疼,許多偉大的人物都常有「休學」的經歷,如果要一位才剛考上研究所的學生立刻休學,他肯定說不,因為他無法承受父母的不諒解,無法承擔社會的眼光和壓力,更不知該如何向自己解釋,我是否會在休學後,得到比現在更好的日子?倘若我繼續攻讀,是不是就能免去上述說的那些麻煩?我好,你好,他好,大家都好,這不是很好的過程嗎?一路的學歷走來,是為自己好,還是只為了不想看著別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