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級教育》、「買進名校」| 高學歷的背債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18年,全台大專生休學比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3.38%;也就是說,有166562人休退學,比率創歷史新高,每十人就有一.三人休退學離開學校。2018年也是我高中畢業的那一年,那時我考了學測,錄取了東華大學物理系的學位,但選擇放棄而轉戰指考最終卻甚麼學校也沒考上。透過報名獨立招生,進到淡江大學電機系;待了一個學期,仍然覺得志趣不符,後來休學報考2019年的學測,來到資訊傳播學系。一直到了現在,我才篤定的說

「我選對了!」

《低級教育》(Lower ED「買進名校」(Operation Varsity Blues;前者講述窮人如何無所不用其極為了獲取文憑,後者則是呈現富人的各種花式買學位。

這一切的「學歷焦慮」始於「文憑加值效益論」,或是近期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在其著書所描述的「文憑式英雄主義」。可是,對於文憑的追求,在我們看見文憑真正發揮作用前,卻早已背了不少的債。我在念高中時,學校一直在散播學歷是工作的保障,彷彿我們應該把大學當成是職業訓練所;然而,實質上,我們將這樣錯誤的想法誤植到了大學生涯,而導致休學人口不斷增多。

在106學年度公立大專院校前10名休學的學位有5個都來自台大,而這些科系在補習班也是被大力推舉的「錢途」科系(電機、資工、機械),然而休學人口卻是補習班沒有透漏的真相。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在演講、訪談、著作中皆有談到對於文憑盲目追求的陋習;葉教授最常聽到萌生休學的想法的學生,在與教授一番討論後依舊認為

「就算我真的重考了,我還是不知道要念甚麼…」


我們把升學硬生生掰彎成軍備競賽,國高中一路上報名的才藝班、中文演講、英文演講、科展.......然而,這些閃耀的獎牌、名次、紀錄只是為了在升學路上能順利申請面試。我之前在英文演講的比賽會場聽到兩校不同學生的對談

「你是自己想來的嗎?」

「沒有呀~想說之後申請會有用就來了」

學生參加比賽的原動力始於一個「這比賽能值多少錢?」的想法,這背後卻不涉及「為甚麼我想參加這比賽?」;如果要說這軍備競賽思維會有甚麼弊病,這就是很嚴重的一點

「忽略個人價值,不斷追逐外在來滿足自己」

當我們始終認為大學是職業訓練所,在這裡學習的人永遠都會認為自己是知識上的勞工,自己的腦力不過就是個可以被拋售的商品;當我們無法認識自己,不斷向外索取認同、投入巨資來打造完美的申請備審資料,我們會失去真正最有價值的能力—認識自我,一個人不認識自己的人又該如何替未來安排、規劃呢?

這就如同,我不了解投資標的,但我仍然投入資金甚至與別人融資;天真地認為這樣這樣做能回本、甚至大賺一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32會員
284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5
大型語言模型以自然的節奏說話,表達好奇心,甚至聲稱能體驗情感。但這精心打造的表象掩蓋了一個基本的事實: 這些 AI 系統根本不具備這些人類特質。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22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2025/04/18
KK 指出,AI 的長期影響將超過電力與火的發明,但這個變革需要數百年來逐步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Thumbnail
上週,幾個學生問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如果我不唸大學,會怎樣嗎?」 這是一個大哉問,甚至,他們問的,恐怕也是我這個前線高三教師,某一個藏在內心深處的疑惑。再三督責著小羊們用功念書,但把他們都送上理想大學,就是我的使命了嗎?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大學,可以是一個學術殿堂、打造夢想的地方。但我們都知道大學的花費並不斐,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而言,經濟壓力必然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反過來看,既然大學的花費不斐,那該如何讀出回本甚至千萬價值呢?自身除了畢業後領一個畢業學位之外,我還有哪些與別人不同? 而以上這些都是當時自己大學開學時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高額的代價讓大學學生還沒踏出社會就負債累累。在高居不下的學費之下,大學生該如何妥善規劃四年的學生生活,而不枉此行呢?或許可以從課程學習、社團活動、實習計劃三方面下手,妥善利用大學資源。
Thumbnail
高額的代價讓大學學生還沒踏出社會就負債累累。在高居不下的學費之下,大學生該如何妥善規劃四年的學生生活,而不枉此行呢?或許可以從課程學習、社團活動、實習計劃三方面下手,妥善利用大學資源。
Thumbnail
假定你可以上台大,如果某個學校可以用360萬元換你的選擇,你願意換嗎?這個選擇出現兩極化的反應,有些人贊成,這360萬元就是一筆錢,用這筆錢可以做很多選擇;有些人反對,四年台大的洗禮,絕對值這筆錢!
Thumbnail
假定你可以上台大,如果某個學校可以用360萬元換你的選擇,你願意換嗎?這個選擇出現兩極化的反應,有些人贊成,這360萬元就是一筆錢,用這筆錢可以做很多選擇;有些人反對,四年台大的洗禮,絕對值這筆錢!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