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書籍】玄眞妸-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

更新於 2024/05/13閱讀時間約 29 分鐘

※書籍分析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 成人講解等級:★★★☆☆
  • 適讀年齡:0~6歲親子共讀
  • 語言:繁體中文
  • 注音:是● 否○
玄眞妸-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

玄眞妸-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

玄眞妸(현진아)-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

玄眞妸(현진아)-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Author):玄眞妸(현진아)
  • 譯者:李煥然
  • 出版日期:2021/06/18、2022/09/02
  • ISBN:9786267164365
  • 商品規格:平裝 / 304頁 / 14.7 x 21 x 1.4 cm / 單色印刷
  • 出版者 :大好書屋


※書本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Author)

玄眞妸(현진아)

畢業於濟州漢拏大學觀光中文系、翰林國際大學院大學聽覺語言治療學系,目前從事語言治療師的工作。

為了幫助老公語言不便的問題,而成為一名語言復健師。在育兒過程中對社會性能力發展產生興趣,理解到即便在幼時掌握了語言,如果社會性能力沒有得到良好發展,人生就會遇到困難。

因此她以自己養育兩個孩子的經驗和語言治療的知識為基礎,在書中提出父母親應該扮演的角色與培育孩子的要素,以確實幫助孩子的成長和社會性能力發展。為了成為對家長教育具有影響力的人,今天也毫不停歇、持續往前邁進。

남편의 불편한 언어를 도와주기 위해 언어재활사 공부를 시작했다. 육아와 병행하며 자연스럽게 사회성 발달에 관심이 많아졌고, 아이 때 언어를 잘 익혀도 사회성이 제대로 발달하지 않으면 인생에서 어려움을 만나게 된다는 걸 깨달았다. 두 아이를 키우면서 쌓인 육아 경험과 언어치료 공부를 바탕으로 아이의 성장과 사회성 발달에 꼭 필요한 부모의 역할과 요소 들을 책에 담았다. 독자들에게 작은 도움이라도 될 수 있길 바라는...


◎譯者

李煥然

喜愛外文的國文小老師,專職日韓文譯者,興趣是走路觀察城市裡的人類生態,過著麻煩又幸福的翻譯人生。曾任台北市公立高中日韓文教師、企業顧問、講師與口譯,現於日本大阪大學探索心理語言學的世界。

  • 聯絡信箱:burnburyren@gmail.com
  • Instagram:burnburyren.translator

※書籍簡介

§中文簡介

韓國Yes24網路書店讀者10星推薦

社會性的核心──溝通力,是打開孩子未來世界的鑰匙!韓國語言治療師融合心理相關理論與教養經驗,與父母分享從日常生活的對話細節、遊戲方式,掌握孩子學習社會性與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

  • 希望孩子與人好好相處,擁有好人緣?
  • 擔心孩子不諳社交,日後在人際關係上吃虧?
  • 孩子在表達溝通上有困難,為此感到壓力山大?
  • 父母本身就內向,要怎麼協助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培養孩子謙讓、關懷、共感、溝通等社會性能力,與世界建立良好銜接!

對孩子來說,絕對沒有「等長大就自然知道的事」!不管幾歲,人際關係都是很多人困擾的來源,而能與人和平相處、博得正面印象,都與社會性發展有關。語言治療師玄眞妸幼時曾因社會性不足飽受困擾,在育兒的過程中,她重新感受到語言表達與社會性深厚的關聯,體悟到兩者必須共同發展,才能為孩子的人生領航。

  • 從嬰兒期、學步期就可開始溝通!以一貫的態度及詞彙讓孩子逐漸習得正確觀念
  • 掌握社會性萌芽的關鍵時刻!帶領孩子學習換位思考,培養禮儀與道德感
  • 溝通是關係的開端!給孩子正向、充滿愛的語言,讓孩子學習表達情感的方法
  • 不強迫孩子說「謝謝」、「對不起」,讓孩子打從心裡產生意識,掌握表達技巧
  • 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理解孩子的情緒,達成「心悅誠服」的教養

◎20個生活遊戲,紓解兒童壓力,學習自我調節情緒、養成良好習慣!

年幼的孩子感受到壓力、恐懼時,可能不自知或無法表達,出現無故腹痛或退化的現象;若未及時獲得解決,更可能造成強迫症、口吃、抽動、自殘等心理疾病。玄眞妸說:「唯有好好聽話才是乖寶寶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為了不讓孩子失去真實的自己,適當表達出想法和心情,父母應該觀察孩子的「情緒號誌燈」,掌握孩子的壓力訊號,並可透過遊戲幫助孩子傾聽悲傷、平息憤怒、解讀負面情緒,也學會接受得失、勇於挑戰,習得責任感、欲望克制、自律等品格。

  • 運用沙漏遊戲讓孩子在外也能好好吃飯,讓用餐成為有趣且愉快的時光
  • 使用報紙打雪仗、擊破遊戲、撒報紙雪……讓壓力完全釋放
  • 透過娃娃遊戲、角色扮演,理解孩子的心情,達到輕鬆愉快的互動

書中以遊樂場、餐廳、賣場、家庭、學校等教養現場為例,以父母的身教、言教為溝通的基礎,佐以發展理論、依附關係等知識,幫助父母在溝通過程掌握一些必要因素,以聰明的管教方式協助表達力、社會性較低落的孩子,習得同理心、理解規則、自發性動機⋯⋯等成長必要能力,讓孩子擁抱更多元的觀點與可能,打開與世界溝通的大門

§本書特色

  1. 作者身為語言治療師與母親角色,以生活各個層面與細節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溝通表達能力,讀來頗有共鳴。
  2. 書中遊戲畫面以插畫呈現,更容易理解與進行。

§外文簡介

아이들에게 ‘나중에 크면 알겠지’라는 건 없다

부모의 말과 행동에 따라 내 아이의 인생이 달라진다!눈에 넣어도 안 아플 내 아이를 키우다 보면 아이가 더 많이 웃고 더 많이 즐겼으면 하는 게 부모의 솔직한 심정이다. 하지만 부모가 아이의 즐거움을 우선시하게 되는 순간 아이는 이기심을 배우게 된다. 또한 아이들도 유치원과 학교 또는 놀이터에 갈 때마다 처음 보는 낯선 친구들을 마주하게 된다. 환경의 변화에 따라 원래 알던 친구들하고만 놀 수는 없기 때문에 새로운 사람을 사귀며 관계를 유지해나가기 위해서는 양보, 배려, 공감 등 소통력이 필수인 셈이다.

관계는 나이와 상관없이 살아가면서 많은 사람이 어려워하는 것 중 하나다. 그만큼 새 학기가 시작되거나 사회생활을 시작할 때 가장 필요한 것은 단연 사회성일 것이다. 그리고 그 사회성의 가장 핵심은 ‘소통력’이다. 우리 아이가 어디서나 미움받지 않고 사람들과 잘 어울리는 호감형으로 자라길 원하는가? 경청하는 방법, 공감하는 방법, 감정 조절법, 훈육법, 애착 형성법 등 사회성과 소통력 발달의 모든 것을 담았다! 《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를 통해 우리 아이가 세상 밖으로 한 발짝 나아가기 전 꼭 알아야 할 소통력 공부를 꼭 하길 바란다!

※內容簡介

前言/培養社會性發展,永遠不嫌晚!

社會性發展並非是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成熟,必須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去學習,並說明作者是因為丈夫語言不變而去學習語言治療,還有因為有養育孩童、幼時缺乏社會性的經驗,作者希望可以傳遞給大家,語言與社會性必須共同成長的體悟,並說明此本書籍會跟讀者介紹培養孩童社會性的必知事項,最後說明每個章節大綱說明

CHAPTER 1 孩子的溝通力,是不會自然產生的!

1.「媽媽,我想和朋友一起玩!」

作者藉由玩耍來說明社會性教育的第一步,首先第一個所想到的場所就是公園,去公園玩遊樂設施時要面臨到的是排隊、輪流等待、使用設施時間的時間控制,作者提供錯誤和正確的教導方式,正確的教導是引導孩童了解規則,並提供方式給孩童去選擇處理方式,錯誤的教導是剝奪孩童學習規則、同理心的機會

作者說明要帶孩童去公園時,就要事先跟孩童規則,否則孩童會不明白為何要禮讓,還有不要以為年紀還小不懂事,有些孩童年紀到了9、10歲,還是一樣不會遵守規則,是因為沒有人去引導也很難自主學習,並說明孩童7歲前是自我中心思考,7歲後是換位思考能力

OS:作者有提供當其他孩童未遵守規則時,如何引導自己孩童去解決問題,那就更好了

2.善於溝通的孩子,也擁有出色的社會性

作者舉例說明綜藝節目(親子真人秀)看到親子關係的例子,說明當孩童在父母投以正面的話語影響下,在面對不如意的情境下,也能努力去理解他人為他人著想

家庭是孩童學系社會的第一個環境,孩童會透過與家庭成員的日常溝通來發展社會性,當孩童遇到難過、悲傷時,第一時間要先審視孩童的心情,並給予傾聽孩童的敘述,在著手去共同解決問題

OS:其實我不是很懂作者要表達什麼,應該是要說明家長給與孩童很多正面的想法,在遇到不如意的情境下,也能正面去迎接解決問題,而不是第一時間去難過或沮喪

3.父母的話語和行為,將決定孩子的起跑點

說明日常生活中問候的重要性(BYE BYE),除了使用語言與他人溝通,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會有所變化,這是與他人行成關係的起源,作者所要表示的意思不是打招呼表面上字面意思,而是背後所代表與他人溝通的含意(EX:關心你今天過得好不好),而另一個詞彙(謝謝、對不起)也是使用語言與他人溝通的常用的詞彙,家長要做的不是強迫孩童唸出來,而是打從心理產生意識去進行表達,禮儀的根基才會獲得成長

作者說明會與孩童建立依戀關係的不只是父母,老師、親戚、長輩也會有依戀關係,而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孩童面前,說其他依戀關係對象的壞話,這樣會讓不信任的種子在孩童心中萌芽,有時候也會像迴力鏢一樣,讓孩童對父母產生不信任

OS:"BYE BYE、謝謝、對不起"是與對方建立關係的基本話語,而說其他依戀關係對象的壞話,也會影響孩童對照顧者和別人基本關係的因素,就像是父母在教養上有分歧,也因該在私底下討論,而不是在孩童面前爭執,或是私底下給與孩童灌輸誰家的小孩不乖是壞版樣,殊不知那孩童有些行為與父母雷同,在孩子心中也將父母灌上壞版樣

4.按照發展階段來了解孩子

作者的孩童推薦作者"完美小孩"〔註1〕的書籍,當時作者閱讀後反覆思考我是完美的父母嗎?也去思考為何孩童要推薦書籍給作者閱讀,然後說明父母在孩童語言沒有按照年齡發展時,因為作者小時候的經歷就會過度孩童要求練習,也向孩子傳遞壓力與心理負擔,也舉例說明作者養育孩童錯誤的做法,讓孩童沒有練習與學習的機會

作者說明每個孩童的發展階段不一定跟大數據相同,除非發展出現6個月以上的差距,建議去專業機構接受檢查,作者強調去專業機構做檢查時,不需要提前讓孩童練習評估內容,這樣會很難得到準確的檢查結果,因為需要準確的報告來了解孩童不足的部分,作者強調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很重要,不要去找網路上的諮詢來瞎猜

備註:

  • 註1:完美小孩(UN ENFANT PARFAIT)
    作者:艾可菲(Michaël Escoffier)、繪者:馬修莫德(Matthieu Maudet)、譯者:賴羽青、出版社:格林文化、出版日期:2016/05/18、ISBN:9782211228329、中文網址:博客來格林繪本網、外文網址:Français(L'école des loisirs)


CHAPTER 2 讓溫暖的依戀,培養孩子的人際溝通

1.溫暖的接觸是表達的根基

接觸不是單單指皮膚互相碰觸,嗅覺、聽覺、味覺、肢體動作等等也是,接觸也有分溫暖與冰冷的形式,口氣不耐煩、面無表情是冰冷的形式,輕輕拍打背部溫和問候是溫暖的形式,而溫暖的形式的接觸才會讓孩童有良好的依戀關係,作者舉例幫孩童換尿布的遊戲,來說明與孩童互動的方式有哪些

2.學會讚美,拉近與他人的關係

親子關係是學習孩童溝通技能的基礎,與父母有建立信任關係的孩童,比較容易願意與他人建立關係,父母有在讚美的孩童也容易向別人讚美,作者說明即使是不會說話的嬰幼兒,家長做出讚美的反應也是一種讚美,並說明嬰幼兒的表達情緒時,照顧者要去回應他處理他,當孩童不在表達情緒時,就是對照顧者已經不再期望,於是就是關上與他人溝通的窗口

作者說明溫順的孩童有時候溫順,是因為父母事先把事情都做好,導致孩童表達的機會變少,要適時提供刺激給孩童去學習,作者再度強調孩童的哭鬧不是壞事,而是這是孩童在跟照顧者溝通的方式,最後說明父母要多注意孩童的強項非弱點,擅長的事情專注力才會持久,有了信心就比較容易挑戰不擅長的部分

3.根據孩子的特性,進行溝通

作者說明當遇到問題時,要先引導孩童說出內心的感受,藉此學習語言的詞彙,當孩童發現有人認同他時,情緒就不會往不好的方向去發展,EX:打架、亂丟東西、大吼大叫,然後教導他解決問題的方式,在遇到相同問題時,孩童就會用比較文明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作者說明有些孩童比較不會說出掌握情緒的語言,但會用另一個方式來表達他的情緒,EX:開心跳腳、憤努大吼,此時就是上述的所說的,引導孩童說出情緒詞彙,作者提供如何引導孩童說出情緒詞彙的遊戲方式,並告訴讀者如何讓孩童吸引玩遊戲的方式,當孩童透過遊戲理解、表達自己或他人情緒時,就可以在發展認知和語言,而非填鴨式的學習

作者舉例說明孩童沒有明確指示就無法理解的狀況,然後說明照顧者當下要如何處理(運用具體的詞彙跟孩童說明),千萬不能用負面話語來跟孩童反映。

當遇到靠記憶背誦等行為的孩童,往往會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規則生活,此時當照顧者對行為進行否認時,孩童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使用"讓我們嘗試其他方式看看",此時彼此的關係才能保持正面

作者舉例說明孩童無法理解比喻性說法的狀況,然後說明照顧者當下要如何處理(詳細說明具體細節,告訴孩童出在什麼情境下、出自什麼原因下),並舉例說明5個代表實力(1.等一下、2.多吃一點、3.快要累死了、4.慢郎中與急驚風、5.結束遊戲時間)

4.不要將孩子拿來比較

每個小孩都是獨立的個體,特質也不會一樣,比較孩子的時候,被比較的孩童就會被放大檢視、突顯問題行為,而比較的孩童也會備感壓力,好似不為持好形象父母對他失望,造成的結果是手足感情不睦,若遇到比較的孩童去教訓被比較的孩童時,父母應告知比較的孩童孩童這是父母的責任

除了品性上的比較,另一個就是學業的比較,父母應告知手足不是競爭對手,應該是互相幫助好夥伴,應該對於每個孩童的強項給予肯定與鼓勵,作者說明應該根據孩童的發展,給予提供各自需要的東西,而不是給予相同的對待,手足才會達成均衡發展,EX:男孩喜歡機器人、女孩喜歡洋娃娃,應該根據孩童的喜愛給玩具,或是老大喜歡游泳,老二喜歡籃球,應該根據孩童的喜好來選擇活動

作者說明孩童和父母都是無法挑選對方,父母能做到的是保持著愛來擁抱和包容,孩童才有辦法茁壯成長,作者在說明小時候因為家庭成員多一員,造成家長對於他的關注不在如以前一樣,無法適應身分地位的轉變,進而使用暴飲暴食的方式來化解的過程,所當孩童在某些方面的改變,意味著就是他們在透過某種改變讓父母知道,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關懷他目前的狀況,而不是去指責為什麼你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句關懷的話語足以改變孩子的人生

5.尊重孩子選擇的未來

孩童的發展速度不同,看到同齡兒的進度與自己的孩童不同,父母內心的煎熬一定很多小劇場,如果不幫孩童報名補習班,就好像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然後將錯誤的決定合理化,作者說明父母應該根據孩童發展階段給予適當的教育,舉例算數遊戲來說,如何讓孩童了解數字的概念(作者有提供算數遊戲的方法),而不是透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

作者說明生活習慣應該擺在學習能力之前(如廁訓練、用餐禮儀、規律的睡眠習慣),然後不要以父母的經驗來判斷孩子的世界,因為孩童若無法完成父母的期望,會深深陷入罪惡感和挫折感,而孩童需要的是父母了解它們想要有的道路,引導他們朝著方向前進,然後世界變化很大,現在是很夯的職業有可能是未來的夕陽產業,


CHAPTER 3 聰明管教,讓孩子願意改變

1.改變行為的管教,帶來變化的管教

說明如何得知嬰幼兒何時可以進行管教(會觀察照顧者的臉色時),重點是要讓孩童得知世界上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如自己所願,照顧者可以透過表情或態度讓孩童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前提是照顧者要和嬰幼兒有基本的依戀關係,作者舉說明管教不要放在錯誤的行為,而是要去了解孩童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作者有舉例說明),至於是否真的透過正確的管教就不會再犯錯,答案是不會,因為在孩童心中留下的是照顧者的反應,比起做錯事情要反省還要更深列,故在孩子在心中留下的東西更重要,作者提到管教是要讓孩子心嘴同一,嘴巴上說道歉的話,心裡想的是如何擺脫不愉快的情境,這樣的管教是失敗錯誤的

2.管教,必須根據發展階段進行

說明照顧者對於孩童發展階段有了解,就不會對於孩童的行為感到焦慮與不安,即時是不同的個體在發展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作者舉例說明超市購物的例子,說明無法理解管教的階段,應該要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對象,然後"不可以"是照顧者最喜歡的詞彙,但其實是無法幫助孩童減少問題行為,在這個情境下應該改變環境、預防危險(OS:我也贊成這樣的說法,因為小孩是不可能會聽話,但是危險已發生,到頭來要承擔問題還是照顧者)

作者提供喜歡亂丟東西的幼童該如何解決,說明此時幼兒發展階段對於東西掉落很感興趣,但有時候也是情緒表達的意思(作者也提供解決的方案),這些問題照顧者要去觀察孩童的狀況,最後作者說明孩童情緒尚未成熟,照顧者必須反覆引導,並告知"說過幾次了"這類的話語是不適當的

3.放任孩子為所欲為,並不是愛

作者說明去餐廳遇到孩童搗蛋而照顧者知情卻不管教的情況,並說明遇到此狀況時照顧者該如何解決,孩童年幼尚未知道問題,但照顧者對待孩童應該從小就開始教起,不願意管教孩童的照顧者,是孩童成長道路上最大的阻礙,沒有好好教導也是剝奪孩童學習的表現

在現代很多照顧者外出用餐時,往往會讓孩童不要大吵大鬧給予3C產品,說明照顧者應該要有其他方式引導孩童(閱讀繪本、玩玩具),教導孩童用餐禮儀不可忽略,照顧者應該要認知幼兒年小未被教導,等上國小後要再教育他要花更多的力氣,孩童所感受到的困然也會更巨大

4.父母的必修課:控制情緒,並展現出一貫性

說明照顧者必須區分是在管教還是發洩情緒,孩童往往只會留下照顧者的情緒印象,對於管教的內容記憶消失的乾乾淨淨,英國作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說過,成人把自己高度放到跟小孩一樣,就會發現孩童要仰望一個發號施令的巨人生活,並說明獨裁父母和恩威並重父母的孩童有什麼不同(獨裁父母的孩童要察言觀色父母的情緒,沒有餘心去審視自己行為與內心,恩威並重父母的孩童會領悟自己的行為)

作者說明當孩童有發生問題時,應該區分情緒表達與問題行為,並用孩童生氣打照顧者的行為來舉例正確與錯誤的教育方法,不能一昧只看到問題行為,高壓的管教會讓孩童情緒掀起更大的波浪

由時照顧者訂下的規則因突發事件而有所改變,作者用孩童每天只能看1小時的電視來舉例說明,當遇到客人來臨時突然可以多看電視,打破原來規則時會讓孩童認知原來規則是可以隨著心情更動,此時照顧者要詳細跟孩童說明緣由,這樣才不會讓孩童對規則感到混亂

備註

發展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 (Diana Baumrind)與史丹佛學者埃莉諾·埃蒙斯·麥考比Eleanor Maccoby)、約翰·馬丁(John Martin)定義教養的方式如下:1.獨裁型(Authoritarian);2.恩威並重型(Authoritative);3.寬容型(Permissive);4.忽略型(Neglectful)

5.給孩子具體有限的選擇,培養自我主動性

說明給予孩童的指令不要開放式或封閉式的選擇,並舉例說明開放式和封閉式的差別(你要吃什麼 VS 要吃炒飯嗎),在選擇過程中讓孩童練習自行選擇與判斷,培養決定的能力

孩童在問題行為時,照顧者須尋找孩童正向意圖與情感謎團,作者用孩童去公園玩想找同伴玩,但不敢詢問是否可以一同玩耍的例子來說明正確與錯誤的方式,並說明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引導孩童做出正確的行為

遇到孩童在同儕間學到不雅字眼時,作者說明不能在第一時間去指責(孩童會想同儕都這樣,為什麼我就會被斥責),而是找出代替的詞彙來示範,並說明不雅字眼所代表的含意會讓人不舒服


CHAPTER 4 善於表達情緒的孩子,社會性更出色

1.掌握孩子發出的壓力訊號

孩童對於壓力很難去自我察覺,若發生無緣無故腹痛或退化現象,這很有可能就是壓力的訊號,舉例說明幼兒學習如廁,面對失敗尿濕的經驗,壓力大的孩童會頻繁去上洗手間,有口吃問題的孩童,在面對表達時容易因為緊張,就更容易話都說不清楚,此時照顧者可以做的是對孩童適時的關心,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並教導該如何抵抗和解決壓力,最後作者說明要如何解孩童壓力的三步驟及擊潰壓力的遊戲

2.「家」應該成為孩子的休息空間

作者說明當孩童回家時,與其詢問要做功課了沒,倒不如說今天辛苦了快休息,讓家對孩童來說是一個休息的空間而不是監獄,並說明有些孩童為什麼要去補習班,絕對不是因為補習班的課程有趣,而是要逃離父母的干涉,此時照顧者應該要理解孩童對家的真實想法,掌握孩童的內心,才能重心開啟與孩童的關係,建立孩童舒適又溫暖的空間,作者以親身經驗來說明自己的想法,並分享如何與孩童建立溫馨的家庭方法

3.像變色龍一樣說變就變的孩子們

照顧者的言語與行為會左右孩子的情緒,用孩童第一天去幼稚園上學,照顧者對孩童的態度例子來舉例,不安的情緒會傳達給孩童恐懼,鼓勵肯定的話語會讓孩童有信心的面對新環境

作者提供童年時學鋼琴的經驗,說明不喜歡的東西勉強自己,在成年後想到的是這個我以前有學過而已,沒有興趣的東西在放棄後也不會出現什麼差異,可以鼓勵孩童再努力看看,但如果真的很不喜歡,也是可以放棄沒關係

作者說明汙名化效應(Stigma Effect)與比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教育的差別,父母的言行與行為很容易讓孩童受影響,再用自己孩童擔心身高的煩惱舉例,與及說出不安的話語倒不如提供實際的方法,重要的是引導孩童培養自我肯定感,把注意力放在心靈上,並非在孩子的身高

4.透過遊戲掌握孩子的情緒

孩童對於恐懼或負面情緒往往閉口不談,可以用遊戲和引導比較讓孩童容易說出,也可以藉由孩童喜好的人物來與他溝通,因為孩子感受對方是以相同高度的方式交談,就不會產生抗拒感,願意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

作者提供一些方式讓家長可以知道孩童的情緒,像是黏土的形狀、繪本著色的顏色與形態,並分享親身的經歷來舉例說明

5.觀察孩子的情緒號誌燈

照顧者應該告訴孩童發脾氣的正確方式,孩童才能培養自行控制情緒的能力,然後說明不正確孩童發脾氣可分成3種,有的孩童會因為評價而忽視自己的感受,直到情緒爆發的那一刻發洩,所以照顧者要打破好好聽話是乖寶寶的迷思,孩童只是在扮演乖寶寶的人生,有的孩童不經思考就採取行動發脾氣,甚至會造成他人或自我傷害的可能,而照顧者要做的是消除負面情緒及正確教導表達情緒的方法,必要時平時危險性的東西要收起來,還有一個比較可怕發脾氣的行為,就是怒氣發洩到動物身上,面對這樣的情況要讓孩童了解生命的寶貴之處

很多照顧者在孩童發脾氣的時候立刻教育他,在這個情況下要先等孩子冷靜下來在教育,有時候孩童立刻就停止是因為照顧者的威嚴下屈服,內心憤努的本質還是沒有被消除,錯誤的問題還是會一而再的發生,作者提供平息憤怒的4種遊戲方式

CHAPTER 5 只要改變生活習慣,自我調節能力就會提升

1.給予孩子練習自我調節能力的時間

作者說明照顧者可以成為孩子人生的教練,但不能代替孩子在場上奔跑,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陪在他們身邊給予注視和等待,就是照顧者所能做的一切了,有些照顧者會跟孩子說只要好好讀書,其他的事情都會有人照應,這是錯誤的教導方式,因為就等於阻止孩童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作者用小朋友學習穿鞋來說明,孩子的自律性和照顧者的耐心是正向相關,有些照顧者要強調自己的存在感,而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這是不對的行為,同樣培養禮貌、禮儀、尊重對方的態度,也要引導孩童自己親自去完成,作者也告知失敗的過程也是累積自己的經驗值的方法

2.激發孩子的興趣,創造動機

作者說明有些人在長大後才宣告要過自己渴望的生活,是因為在童年的求學過程中,都是依順照顧者的期望下走完學習之路,最終還是要去追尋渴望的人生,所以孩子再小都不可以單純的用學習來評斷他,家長可以找出孩童喜好有興趣的事物出發,有興趣的東西才會讓孩童持續的學習,就算遇到挫折也會燃起動力去跳戰,同時照顧者可以做的是,再興趣中加入學習元素,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能讓孩子有所得,照顧者要做的就是相信孩童創造機會

有的時候詢問孩童問題,所給予的答案每次都不相同,那是因為孩童對於問題還是不清楚,這時候詢問的內容就需要更改,作者舉例說明如何詢問孩童"長大後想要做什麼",並說明如何在回答的答案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作者說明從小就要讓孩子從生活中找到成就感,像是幫忙家務(整理玩具)、獨立自主能力提升(穿脫襪子、鞋子),此時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能提升,要注意的是幫忙家務是不可以給予獎勵,因為家庭環境維護與整理,是家庭成員每個人應該要參與的事務,當然適時的稱讚與期望也是提升自信心的一種,相反的貶低的話語或過低期望是讓自信心下降的方式

3.養成時間與遊戲的管理習慣

在管教孩童時有一個注意的地方,就是在未告知孩童正確方法情況下,質問孩童為什麼你沒有辦法完成,這是照顧者擅自把責任推卸給孩童的行為,毅力與責任感之類的特質,必須以自我調解能力為基礎,作者舉例孩童學習和喜好活動的調節,讓孩童知道想要去做喜歡的活動,就得先去努力學習,另一個例子就是整理書包,作者有寫該如何協助孩童完成,當然父母以身作則也是很重要,沉浸式教學更能讓孩童有現實的範本可以參考,所以照顧者要先為孩童有一個標竿,才能有資格要求孩童完成任務,對於時間的管理作者有提供計時器和手機鬧鐘的範例

4.創造能夠克制欲望的環境

作者介紹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的棉花糖實驗,說明在此實驗中應該是由成人創造一個讓孩子能力控制欲望的環境,父母扮演的角色就是協助孩童度過誘惑,與其要孩童忍耐倒不如告訴他方法會更加有效,作者提供2個範例給讀者(1.在孩子讀書時候在旁邊看電視;2.在節食的孩童吃消夜或冰箱放美食),當然作者還有說智慧型手機的案例,如何讓孩童有節制的使用,照顧者與孩童都必須一同遵循,有時候照顧者與孩童透漏自己也曾經這樣過,以親身的經歷讓孩童感受,原來分享的不是碎念而是經驗談,就更加能體會照顧者所說的話語


CHAPTER 6 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社會性的訓練

1.與孩子溝通良好,其實是種錯覺

作者說明孩童在小的時候沒什麼問題,卻在青春期與照顧者發生衝突的原因,是因為孩童在青春期前是勉強配合照顧者,並未與照顧者形成良好的依戀關係,親子關係破裂要挽回是必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彌補,而照顧者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反省,然後選擇打開心扉耐心的等待,在這期間孩童看到父母的改變,會產生諸多疑惑反覆確認,此父母要拿出修復的態度,讓孩童慢慢打開心扉向照顧者靠近

2.衝突,要讓孩子自行解決

作者說明孩童年齡成長到一定歲數,人際關係越來越重要問題也會隨之來發生,照顧者此時的介入都是必敗的,但是照顧者可以提供方法讓孩童去自行解決,除非是很嚴重的校園霸凌或暴力事件,人際關係不是父母可以解決的,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孩童對策,讓孩童可以有勇氣去克服,作者提供他孩童親生經驗,告訴讀者要如何安撫孩童,最後作者提供一個方式可以治癒孩童就是養寵物,可以透過寵物讓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支持

3.青少年缺乏社會性的解決方案

當看到孩童說出不符合、做出不符合當時情境的動作或語言時,照顧者應明確的告知錯誤的行為,作者用孩童討論各自喜歡的偶像來舉例說明,適時的發言、尊重對方、接納對方他人想法與肯定,也是社會性的要訣

比賽就會有輸有贏,應該告知孩童運動家的精神,重點不在於輸贏而是過程,作者舉例說明比賽中會遇到的問題(不擅長運動的同學、不遵守規則的同學,失誤隊友的面對),要讓孩童去從中去學習處理

讓孩童去學習如何拒絕別人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事情,當然也包含自己的照顧者,因為無條件聽從是一種暴力教養,讓孩子自己作主對於未來才會知道什麼叫做選擇,而照顧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斷孩童的表達是否恰當

※結論

這是一本介紹關於如何與孩童對話的書籍,作者有詳細寫出作者以母親腳色來面對孩童的心歷路程、管教方式、幫助與孩童溝通的遊戲..等等,作者強調在幼童時,照顧者與孩童的關係要建立依戀關係,有了良好信任的關係才能與孩子溝通,並說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與孩童溝通與教育,並提供親身案例與可能遇到的情況做舉例

作者提到照顧者的言行動作也會影響孩童,所以除了言語上要注意,行為上也要考量是否孩童會模仿,還有照顧者要創造一個讓孩子能力控制欲望的環境,照顧者扮演的角色就是協助孩童度過誘惑,最後提到當孩童年紀已經到一個階段時,管教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也提供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有哪些,當與孩童關係失衡的時候該如何解決

我比較收穫良多的是當孩童有不良行為時,第一時間不要去著重問題本身,而是了解孩童的感受,孩童只會記得照顧者情緒很激動,對於錯誤的行為反而沒有去反省,負面的言語也不會對孩童有幫助,只會讓親子關係緊張問題沒有解決

每一個孩童都是獨立的個體,當孩童與照顧者有分歧問題是正常的事情,看完本書籍可以讓照顧者更有智慧去化解,所以推薦家裡有正處於三歲豬狗嫌孩童年紀的照顧者閱讀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一)出版社

  • 大好書屋

(二)書籍

語言治療師的兒童溝通課:從對話×遊戲培育孩子的表達力、人際關係和社會性發展
(엄마의 소통력 공부)


主要是以童書可以親子共讀書籍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兒童教育書籍,華文精典,適合0~6歲以上,是余苗的陪孩子一起玩故事(編劇媽媽教妳說故事、編故事、玩故事),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書泉,減輕遲緩兒與家長壓力的魔法語言互動,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親子天下,是幸佳慧的掉進兔子洞: 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書泉,幫助遲緩兒的魔法語言互動,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如何文化,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天下文化,是幸佳慧的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華文精典,適合0~6歲以上,是余苗的陪孩子一起玩故事(編劇媽媽教妳說故事、編故事、玩故事),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書泉,減輕遲緩兒與家長壓力的魔法語言互動,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親子天下,是幸佳慧的掉進兔子洞: 幸佳慧帶路,跟著經典童書遊英國,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書泉,幫助遲緩兒的魔法語言互動,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如何文化,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整體評分:★★★★☆
兒童教育書籍,天下文化,是幸佳慧的親子共熬一鍋故事湯,整體評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感謝擔任過華德福幼兒園園長的「兒童教育專家」徐明佑老師推薦!去年,我很幸運也很榮幸繪本作品被改編成兒童舞臺劇公演,而多才多藝的徐老師擔任舞臺劇要角之一參與演出,我才因而有幸結緣。在教育界深耕多年的資深教師徐老師有很多兒童教育上的想法,對身為奶爸的我非常有啟發及幫助,能藉由浪漫的機緣結識徐老師真的是我
自從Chat GPT瘋迷全世界之後,網路上的文章和影片從這個新工具的應用和衍伸商機開始,慢慢開始導論這個新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最後開始反思人類怎麼面對人工智慧這種比較哲學性的題目。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寫的另一本書”未來簡史”已經在五年前就對這個哲學問題提供很精闢的看法。我這裡就不劇透。
Thumbnail
新聞上時而所聞兒童性暴力事件,許多父母在膽戰心驚的同時,也有感於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開啟性教育的話題,作者身為一名母親及婦產科醫師,也意識到及早推廣性教育才能使類似的事件得以杜絕,因此創作了這一本淺顯易懂且不分性別的繪本教材。 這本繪本先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思考身體哪個部位最重要?再慢慢帶出最重要的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一般人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俗語也云「看三歲定終身」、「從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長影響一生人格的發展」。這些說法,都是在告訴我們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六點說明: 第一、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第二、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第三、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第四、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Thumbnail
性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但仍有許多家長不知如何開口,就讓本書成為你們堅強的後盾吧! 日本AMAZON網路書店健康類TOP1,破1000位讀者好評。 日本銷量突破20萬冊!繁體中文版獲多位醫師推薦! 以漫畫形式搭配淺顯易懂,同理且實用的知識,讓家成為孩子最好的教育場所。
Thumbnail
我是吳文炎,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第一位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的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曾跟個案半夜待警察局裡時,被老婆警告家裡也快要有通報個案了。
Thumbnail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Thumbnail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Thumbnail
既然講故事如此重要,也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品質,那看來,只能發揮程式思維理念,以及給小寶貝「身教」的笨方法,自己來講故事,並且錄下來分享大家,以便得到效果。 附帶提一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三分學,七分用。成效最好,也學的快。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感謝擔任過華德福幼兒園園長的「兒童教育專家」徐明佑老師推薦!去年,我很幸運也很榮幸繪本作品被改編成兒童舞臺劇公演,而多才多藝的徐老師擔任舞臺劇要角之一參與演出,我才因而有幸結緣。在教育界深耕多年的資深教師徐老師有很多兒童教育上的想法,對身為奶爸的我非常有啟發及幫助,能藉由浪漫的機緣結識徐老師真的是我
自從Chat GPT瘋迷全世界之後,網路上的文章和影片從這個新工具的應用和衍伸商機開始,慢慢開始導論這個新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最後開始反思人類怎麼面對人工智慧這種比較哲學性的題目。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寫的另一本書”未來簡史”已經在五年前就對這個哲學問題提供很精闢的看法。我這裡就不劇透。
Thumbnail
新聞上時而所聞兒童性暴力事件,許多父母在膽戰心驚的同時,也有感於不知道該如何向孩子開啟性教育的話題,作者身為一名母親及婦產科醫師,也意識到及早推廣性教育才能使類似的事件得以杜絕,因此創作了這一本淺顯易懂且不分性別的繪本教材。 這本繪本先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思考身體哪個部位最重要?再慢慢帶出最重要的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一般人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俗語也云「看三歲定終身」、「從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長影響一生人格的發展」。這些說法,都是在告訴我們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六點說明: 第一、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第二、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第三、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第四、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Thumbnail
性教育逐漸受到重視,但仍有許多家長不知如何開口,就讓本書成為你們堅強的後盾吧! 日本AMAZON網路書店健康類TOP1,破1000位讀者好評。 日本銷量突破20萬冊!繁體中文版獲多位醫師推薦! 以漫畫形式搭配淺顯易懂,同理且實用的知識,讓家成為孩子最好的教育場所。
Thumbnail
我是吳文炎,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第一位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的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曾跟個案半夜待警察局裡時,被老婆警告家裡也快要有通報個案了。
Thumbnail
長年從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NLP)的工作,我發現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跟訓練電腦很像,或者反過來講,其實是科學家在觀察了孩子學習語言過程後,將之轉換成人工智慧演算法,而電腦是由大數據採集開始,孩子則是從聽故事開始的。
Thumbnail
AI是地球上最熱門的技術,帥爸當然會想方設法應用AI技術在講故事育兒中。
Thumbnail
既然講故事如此重要,也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故事品質,那看來,只能發揮程式思維理念,以及給小寶貝「身教」的笨方法,自己來講故事,並且錄下來分享大家,以便得到效果。 附帶提一下,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三分學,七分用。成效最好,也學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