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OVID 19患者,為什麽會再次感染 ?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從香港🇭🇰報導再次感染COVID19 ,荷蘭🇳🇱,比利時🇧🇪,也陸續出現「再次被感染」者的出現!為什麼呢?
我前天剛好唸到一篇哈弗大學發表在「細胞」國際期刊論文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COVID19 大流行下,有些患者會有易再次感染的風險呢?
其實早在SARS、MERS,這兩種同樣由冠狀病毒導致的呼吸道傳染病時,就有研究指出有些患者, 體內的抗體都不能長期保持。這也是發生在最近研究COVID19康復者 抗體,只有維持幾個月時間而已!
(SARS ,MERS 和 COVID19 都是屬冠狀病毒🦠)
之前的SARS 、MERS和這次的新冠病毒等,這些冠狀病毒感染人體,都可能導致淋巴細胞減少、淋巴結萎縮甚至耗竭,但是其它的病毒感染,也會出現類似情況。而為什麼COVID19 病毒感染是會導致抗體不能持久呢?

在近期的國際期刊《細胞 , Cell 》上,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解剖病患的身體,初步瞭解
上述問題,可能是因 :
COVID19 肺炎感染後所繼發的「細胞風暴」有關,因為這些風暴,催毀了【抗體的訓練塲地】:
也就是「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無法產生有記憶的B細胞抗體,來持續抵抗,再次進攻人體內COVID19新冠病毒 ,從而才發現了再次感染

COVID 19 生發中心

哈佛大學團隊從出現免疫風暴COVID 19 肺炎死亡重症患者身上,[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 叫 "生發中心" ( Germinal Center ) 非常明顯的缺少, 研究人員認為也是因為這些‘有記憶的抗體’缺乏出現,導致免疫功能就會受到明顯影響。
生發中心(英語:Germinal center)是【淋巴器官】包括 :
「淋巴結」及「脾臟」中B細胞繁殖、分化以及抗體基因變異的區域

COVID 19 扁桃腺

在肺炎死亡重症患者身上的扁桃腺體,研究團隊也發現了可能導致淋巴結和脾臟 " 生發中心 "減少的原因—— 扁桃腺體濾泡周圍存在大量的【TNF-α】,而之前研究顯示,細菌感染後的細胞因子風暴中,大量TNF-α就會抑制生發中心的形成,[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也明顯的缺少。

COVID 19 脾臟

研究人員,進一步剖析,脾臟這個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研究團隊再次證實自己的想法: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脾臟內的B細胞、T細胞都明顯減少,其中對生髮中心形成有重要作用的一些重要輔助工具,類似BCL-6陽性B細胞,以及BCL-6陽性濾泡輔助性T細胞明顯缺乏,才不能產生足夠的訓練抗體的地方

COVID 19 淋巴結

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胸腔淋巴結,與年齡相仿且因其它原因死亡者的淋巴結,進行了對比, 發現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不管是在感染10天內病亡,還是15天後才不治身亡,淋巴結內也都明顯缺少生髮中心形成。


有記憶抗體的訓練塲地明顯缺少

在出現細胞風暴的 COVID19 重症患者身上,
[人體記憶B細胞抗體」的訓練塲地, 叫 "生發中心" ( Germinal Center ) 非常明顯的缺少
而 這種"生發中心" ( Germinal Center )的缺少,在應對COVID 19 再次感染時,體內就沒有‘有記憶的抗體 去抵抗COVID19新冠病毒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5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流感季節愈來愈靠近了,在臺灣10月5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接種。但大家都在問那麼COVID19 呢?在年底之前,並沒有任何疫苗接種出現啊! 【流感化】的進程愈來愈明顯了,我們人類的專家,真的一個方法都沒有嗎?JAMA 國際期刊在8月20日,已經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憂心: 美國🇺🇸專家愛德華 (Ed
    香港🇭🇰最近報導,有香港男子33歲,今年3月28日確診,被列為香港本土病例,4月15日經過兩次檢測為陰性,康復出院。 這個月6日他經由英國倫敦前往西班牙獨自旅遊,8⃣️月15日回到香港,在機場接受檢驗出帶有病毒。而這次病毒🦠株和他之前的不同,代表病毒🦠變種了?其實病毒🦠變種不是什麼新鮮事
    最近閱讀歐洲疫情,忽然發現除了西班牙🇪🇸和法國🇫🇷,又起了波浪🌊⋯⋯有網友問:奇怪?意大利🇮🇹呢?當初歐洲,就是從意大利🇮🇹,揭起波濤的。我最近很有興趣去認真看,當時恐襲的倫巴底,現在的意大利🇮🇹控制很好,幾乎是一條平坦缐條! 發現了意大利🇮🇹他們很用心,用醫療模擬在防
    世界衛生組織 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2號表示: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5000萬人喪命,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抑止。有鑑於目前的技術不比往日,相信COVID 19能在2年內,甚至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全球抑止新冠疫情。 但是,英國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
    臺灣有位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經確診後住院治療,有做胸部X光和和斷層掃瞄,沒有發現肺部浸潤現象;但醫院替工程師做了肺部換氣功能檢查,發現功能有下降,跟正常人相比偏低⋯⋯ 先看看,以前的coronavirus 對肺功能造成障礙的情況。 冠狀病毒🦠的肺功能 SARS 2005年香港發表的報告顯示
    最近8月14日,有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 (Science Advances, 科學發展 ) 引起我的注意。文章研究報告幾乎重新復習了COVID19 病毒🦠的潛伏期! 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明確的潛伏期天數呢?因為這牽涉到這些染疫者,該隔離多少天才安全呢? 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潛伏期 在一開始爆發COV
    流感季節愈來愈靠近了,在臺灣10月5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接種。但大家都在問那麼COVID19 呢?在年底之前,並沒有任何疫苗接種出現啊! 【流感化】的進程愈來愈明顯了,我們人類的專家,真的一個方法都沒有嗎?JAMA 國際期刊在8月20日,已經報導引述專家學者們的憂心: 美國🇺🇸專家愛德華 (Ed
    香港🇭🇰最近報導,有香港男子33歲,今年3月28日確診,被列為香港本土病例,4月15日經過兩次檢測為陰性,康復出院。 這個月6日他經由英國倫敦前往西班牙獨自旅遊,8⃣️月15日回到香港,在機場接受檢驗出帶有病毒。而這次病毒🦠株和他之前的不同,代表病毒🦠變種了?其實病毒🦠變種不是什麼新鮮事
    最近閱讀歐洲疫情,忽然發現除了西班牙🇪🇸和法國🇫🇷,又起了波浪🌊⋯⋯有網友問:奇怪?意大利🇮🇹呢?當初歐洲,就是從意大利🇮🇹,揭起波濤的。我最近很有興趣去認真看,當時恐襲的倫巴底,現在的意大利🇮🇹控制很好,幾乎是一條平坦缐條! 發現了意大利🇮🇹他們很用心,用醫療模擬在防
    世界衛生組織 秘書長(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2號表示: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5000萬人喪命,花了兩年的時間才抑止。有鑑於目前的技術不比往日,相信COVID 19能在2年內,甚至更快的速度可以在全球抑止新冠疫情。 但是,英國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成
    臺灣有位比利時工程師(案469)經確診後住院治療,有做胸部X光和和斷層掃瞄,沒有發現肺部浸潤現象;但醫院替工程師做了肺部換氣功能檢查,發現功能有下降,跟正常人相比偏低⋯⋯ 先看看,以前的coronavirus 對肺功能造成障礙的情況。 冠狀病毒🦠的肺功能 SARS 2005年香港發表的報告顯示
    最近8月14日,有一篇發表在國際期刊 (Science Advances, 科學發展 ) 引起我的注意。文章研究報告幾乎重新復習了COVID19 病毒🦠的潛伏期! 我們為什麼要知道明確的潛伏期天數呢?因為這牽涉到這些染疫者,該隔離多少天才安全呢? 冠狀病毒🦠家族成員潛伏期 在一開始爆發COV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Thumbnail
    今年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S.619號法案,自此《2023年Covid-19病毒起源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3)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法律,使美國政府必須在生效的90天內盡可能解密關於Covid-19病毒起源的所有情報,
    Thumbnail
    現在的COVID-19似乎已經沒像以前剛出來時那麼可怕,因為致死率較沒這麼高症狀較平常感冒的嚴重一些。 怎說呢 ? 記得0824剛考試完的隔天就覺得喉嚨有點怪,心想 : 不會吧 ! 感冒了?! 0825當天夜裡喉嚨開始作怪,只有喝熱水緩解,想說應該不會這麼碰巧或許哪一天吹冷氣+電風散風太大的
    Thumbnail
    治療策略的改革-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模式 疫情對於這個世代小朋友的影響 最近個案因為各種疾病流行而感冒生病,使請假的次數大大增加,有時候停課了一兩周,讓小朋友的能力退步或是停滯的情況不在少數。 疫情襲來這幾年,無形中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世界。所接觸到的大人都遮蔽著半張臉,看不到表情跟口型,戶外活動變少了、
    Thumbnail
      人類史上遭遇過許多大型的傳染病,例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這場傳染病持續了大約3年,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大約5億人感染,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因當時的訊息並沒有現代發達,感染及死亡人數可能比實際上更多,在當時股市崩盤了嗎?
    #數位社會工作 #兒童保護 #居家訪視 #新常態   「數位社會工作」並非排除既有實作,而是主張記取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教訓,以發展一種新的模式,讓工作者在承平時候也能彈性評估數位技術和通訊媒介何時、以及如何最好地支持他們的實作和判斷,從而讓工作者與家庭在當下獲益,更能增加面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準備性
    Thumbnail
    COVID-19後的消費者行為演化: Digital-First mindset 這是台灣以外的市場過去18月的變化 台灣因為防禦的太好,過去18個月台灣的賣家"完全沒感覺" 路邊商務與電子商務(Curbside commerce and e-commerce) 208% 疫情期間,路邊商務的成長率
    Thumbnail
    2020 世界各地遭受一位不速之客 Corona Virus 的拜訪,席捲全世界,打亂了所有世人的日常生活。歐洲各國當然也難逃此劫,雖然比亞洲意識到的晚很多,但不敵 COVID-19 的強大火力,終在今年三月初開始紛紛淪陷為疫區。歐洲各地台僑在疫情期間孕育出了許多的廚神。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Thumbnail
    今年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S.619號法案,自此《2023年Covid-19病毒起源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3)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法律,使美國政府必須在生效的90天內盡可能解密關於Covid-19病毒起源的所有情報,
    Thumbnail
    現在的COVID-19似乎已經沒像以前剛出來時那麼可怕,因為致死率較沒這麼高症狀較平常感冒的嚴重一些。 怎說呢 ? 記得0824剛考試完的隔天就覺得喉嚨有點怪,心想 : 不會吧 ! 感冒了?! 0825當天夜裡喉嚨開始作怪,只有喝熱水緩解,想說應該不會這麼碰巧或許哪一天吹冷氣+電風散風太大的
    Thumbnail
    治療策略的改革-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模式 疫情對於這個世代小朋友的影響 最近個案因為各種疾病流行而感冒生病,使請假的次數大大增加,有時候停課了一兩周,讓小朋友的能力退步或是停滯的情況不在少數。 疫情襲來這幾年,無形中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世界。所接觸到的大人都遮蔽著半張臉,看不到表情跟口型,戶外活動變少了、
    Thumbnail
      人類史上遭遇過許多大型的傳染病,例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這場傳染病持續了大約3年,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大約5億人感染,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因當時的訊息並沒有現代發達,感染及死亡人數可能比實際上更多,在當時股市崩盤了嗎?
    #數位社會工作 #兒童保護 #居家訪視 #新常態   「數位社會工作」並非排除既有實作,而是主張記取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教訓,以發展一種新的模式,讓工作者在承平時候也能彈性評估數位技術和通訊媒介何時、以及如何最好地支持他們的實作和判斷,從而讓工作者與家庭在當下獲益,更能增加面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準備性
    Thumbnail
    COVID-19後的消費者行為演化: Digital-First mindset 這是台灣以外的市場過去18月的變化 台灣因為防禦的太好,過去18個月台灣的賣家"完全沒感覺" 路邊商務與電子商務(Curbside commerce and e-commerce) 208% 疫情期間,路邊商務的成長率
    Thumbnail
    2020 世界各地遭受一位不速之客 Corona Virus 的拜訪,席捲全世界,打亂了所有世人的日常生活。歐洲各國當然也難逃此劫,雖然比亞洲意識到的晚很多,但不敵 COVID-19 的強大火力,終在今年三月初開始紛紛淪陷為疫區。歐洲各地台僑在疫情期間孕育出了許多的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