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托爾斯泰此句話多數人都朗朗上口。往更深一層來看,即使事業上再如何成功,都比不上讓一個家庭幸福來的困難,正因為一個家的組成、維繫、延續是如此不易,才會有人說:如果做得好,為人父母本身就是一種英雄之舉。許承傑導演的《孤味》改編自其親身經歷,敘述長期缺席的父親過世後,一個關起門來的家庭衍生出大大小小的紛爭,也上演了誤解,指責,理解,陪伴,追憶,慢慢走向開誠布公的日常相處過程,重新梳理家人之間愛恨纏繞的千絲萬縷,讓人嚐到許多似曾相識的剪不斷理還亂,時而熟悉,時而無奈,帶領我們置身事內,從理解的角度重新詮釋親情的百態。
一個家從起起落落走到歲月靜好,是用許多隱忍妥協與犧牲點滴搭建而成的。時不時總有耳聞,各種塵封多年的真相,所謂不可外揚的家醜,在有人兩腿一伸之後才得以攤在陽光下,生前鑄下的錯、欠下的債、打下的死結,還是得由活著的人一一解開。因為喪禮始終不是為了死者,而是為了還留在世上的生者而辦,要為相伴同行的旅程慎重劃下句點。
不同於探討相似主題的《飲食男女》、《花椒之味》或《別告訴她》,《孤味》撇開傳統觀念有形的傳承,談的是家庭實質上的凝聚與延續,選擇台南庶民美食「蝦捲」做為精神象徵,那些深埋於這塊庭院的秘密,年紀小的被蒙在鼓裡,年紀稍長的略知一二。看似習慣發號施令、作風強勢的母親秀英,看似行事灑脫無拘無束的大姊阿青,看似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二姊阿瑜,與表面上繼承當地知名餐廳的小妹佳佳,清一色脆弱又堅毅的女性身影組成了眼前的陳家,每個人抱著各自對父親的情感記憶,相送最後一哩路。
但隨之而來的失控場景,不斷考驗著這個家所能承載的裂縫,密密麻麻、深淺不一的刮痕細看有太多恨始於愛,太多怨懟始於思念,太多辜負始於犧牲,太多芥蒂始於有口難言。
「我打拼一輩子,把妳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一個,二十年不曾跟你們聯絡的爸爸。」
《孤味》緊扣一個影響無數世代的精準命題:我們究竟應不應該讓上一代的恩怨影響孩子?雖然很難,但其實成熟的父母都會努力達到這點,即使處理得不漂亮,依然試圖將紛紛擾擾留在昔日,心酸苦楚吞入腹中。所以佳佳對親戚之間的恩怨、被送走的阿眉一無所知,阿青對家中發生過的一切總是三緘其口,阿瑜對父親的失落記憶彷彿人生難以填平的坑洞;更遑論一路走來含辛茹苦獨自拉拔女兒們長大的秀英,為了面子忍受親戚的閒言閒語,又無力控制每個人的腦袋,「盡量不去左右孩子的觀點」變得難上加難,卻又對她們胳臂向外彎的態度感到不以為然。
意料中的是,當僵局漸漸逼近死胡同,這家人才意識到,自己所作所為不過是用各自的方式摸索出家庭的輪廓。然而,閉口不談卻無法讓舊時劃下的傷口自行癒合,任憑事過境遷只會成為彼此心裡過不去的恆久疙瘩,因此依循著家家戶戶必經的衝突過程:話不投機,宣洩怒氣,直言不諱,試圖改變,彼此原諒而後彼此療癒,在注定無解的困境中尋覓迎向明天的力量。
思緒飄忽至此,不禁納悶何謂「家庭」?無數經驗指出答案是血緣,又從無數故事理解到,之所以堅固無隙又不僅僅因為血緣。李安於解體之際找到新的家庭結構,鄭有傑於家的裂縫之中見證新的花苞誕生,是枝裕和說一個真正的家庭偷不走的是羈絆,艾方索.柯朗的定義則為一段共同分享的記憶;任誰都無法抗拒前方黑暗壟罩,而真正的親情──無論親自選擇或上蒼決定的,都會在谷底帶領我們以光明擁抱脆弱。
凝視著逐年老去仍自在穿梭傳統市場的俐落身影,面帶親切笑容頻頻回應攤商熱情的寒暄,同樣風霜滿布的一雙手,數十年如一日熟練備料,彷彿包覆緊握半生的牽手情,慎重將蝦捲放入乾淨油鍋,以簡單尋常的傳統食物寄託欲說還休的人生滋味。多少年的思念、辛酸、無悔、認份就這麼在齒頰間翩然起舞。
「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若無愛石頭嘛無採工」,電影甫開場沒多久,熱鬧迎接七十歲大壽的母親,從容不迫站上舞台高歌一曲,不明就裡帶著淚意襲上了觀眾鼻頭。只見陳淑芳先是一派為母則強的威嚴形象,而後流露不受歲月侵蝕的女性細膩心思,小三侵門踏戶時她拒絕示弱,並肩舉香時又難掩同理之心,既無法狠心拒人於千里之外,亦無法善良拱手展現成人之美。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一位游刃有餘的戲精級演員,如何不著痕跡地將感性一面藏於眼神流轉,將理性一面顯於舉手投足。
想來有趣,小女兒佳佳看得見蔡阿姨的一片真心,反倒看不清朝夕相處的母親心思,傳統價值觀下「家後」仍舊是一個如此苦情的沉重身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為別人家的神主牌犧牲奉獻,為男性的為所欲為承擔責任,若是沒有昨日的愛情、今朝的親情做支撐,誰也無法獨自在這一條負重前行的路走出苦澀後的回甘。糾纏一輩子的愛情真正成為一件有始有終的情事,繞過人生最後一圈,好不容易得以鬆開長期深鎖的眉頭,隻身在計程車上執起麥克風,為了眼前再熟悉不過的面容而祈禱,而祝福,而感動,而歌唱。目送他的聲音消失在視線盡頭,眼眶裡打轉的淚水噙著一抹知足與快樂,再遠也只能一起走到這裡了,終究得好好道別,放下牽掛。
這群美麗、勇敢且獨立的新女性,既屬於以家為名的群體,其中每個不同階段的個體又單打獨鬥面對各自的生命課題:阿青必須正視乳癌的復發,阿瑜也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料,接下餐廳的佳佳更得肩負起傳承與創新的挑戰,秀英七十歲以後的日子依然不會就此風平浪靜。然而人的心像個容器,有些未知的地方,是被「受苦」撐開才出現的,方能更為柔軟,更為寬容。所以導演說,孤獨是一種滋味,無數家庭裡的 Little Big Women 如人飲水的箇中滋味,秉持一生懸命的態度完成一件事,舉凡做好一道料理,養育一名子女,緊守一段婚姻,維繫一個家庭,便足以稱為偉大。
《孤味》刻劃的重點不在衝突本身,而是木已成舟後人們如何真正與缺憾和解,她們因此擁有了一段共同分享的記憶,這樣的故事終於不見重男輕女,不以成敗相比較,縱使還有一些隔閡與愧疚,我們讀懂了親密關係中的好聚好散比天長地久來得珍貴許多,家庭關係中的傾聽理解比沉默以對來得輕鬆不少。
再會了,心愛但無緣的人,我們無法攫取流星,停駐彩虹,有時候鬆開手才發覺自己早已擁有全世界,真實的愛,會將家的缺憾填補起來。而擁有靈魂的家,也會讓人一夕領悟到何謂知足的快樂。
全文劇照提供:威視電影
延伸閱讀: 釀影評|《孤味》:若已無心,何必對飲 by Liz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