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哈佛大學法學院當時的院長Christopher C. Langdell首開先例個案研討教學法,商學院和醫學院隨後跟進,MBA學程自六零年代起全面以個案研討為主要教學模式,藉由真實案例或虛擬個案引領課堂參與者融入情境,解析狀況並了解問題背後的議題,進而釐清困境且尋求突破,掌握知識和實務結合的真諦,以期達到開展觀察面向、建立思考層次、學習聆聽表達和提升執行能力等多重目的。在宣教領域的教學相長,除了靈命培育的基本功和常態性講堂授受及閱讀書寫外,包含個別提問、解題分析和戰略規劃三種運用方式的個案研討教學法,不提供標準答案,不存在預設立場,在高度互動中,創造群體「做中學」的效果,提供另一種經濟實惠,且物超所值的學習型態。
付諸研討的個案,成敗不是重點,「有戲」才是賣點。虛擬個案的好處在於量身訂做的無縫接軌,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的事不關己;真實個案之所以彌足珍貴,不在於事後諸葛、寓褒貶別善惡,而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鑑往知來,不侷限於經師易覓、人師難尋的無奈,先行者的背影和足跡引領後繼者或思齊或自省,江山才人得以登高,持續帶領風騷。現階段宣教領域的撰述,以見證為大宗,隱惡揚善的主旋律,難窺全貌,本土個案更因為時短淺加上史料不全,越發奇貨可居而採樣困難。「黎亞」和「華太平家傳」這兩本非虛構寫作的文學作品,儘管無關宣教,宣教士的角色,在前者隱晦不明,在後者不過龍套,然而兩本書都洋溢著異文化交鋒的亮麗繽紛,越界跳tone不逾矩,權充跨文化宣教案例,雖非典型,卻真才實料且貼切生動,深具參考價值,故推薦之。
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
「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A Homng child, her American doctors, and the collision of two cultures by Anne Fadiman, 1997) ,大家出版,2016年初版一刷。中文版本以人名為書名,卻不是傳記,更像是報導文學,也像是民族誌;英文原版書名直譯中文為「靈抓住你,你就倒下:一個苗族小孩、她的美國醫生和兩個文化的碰撞」。源起於美國加州州立醫院的苗族病人和醫療人員之間,不尋常的誤會,有個醫生稱這些誤會為碰撞,好奇心驅使的Ann Fadiman, 1988年開始拜訪當事人,1997年寫成並出版這本書, 2012年出版十五周年版。
全書行文以黎亞病史和苗族歷史為經,西方醫療生態文化體系的運作和苗族文化所建構世界觀底下的傳統醫療行為為緯,四條脈絡縱橫穿梭交織行進。全書十九章,單數章以黎亞的一生為主軸,從1982年黎亞出生到三個月大時癲癇發病、就醫,隨之引發的醫病衝突從起點持續升高導致政府單位介入,黎亞四歲病情惡化至生死關頭且在醫生預期兩個小時內死亡的黎亞成了永久性植物人,因為父母家人悉心呵護,作者 2012年印行十五周年版時黎亞仍然活著,作者娓娓道來,腦死的黎亞為周圍每一個人甚至民族國家帶來的改變;雙數章則以苗族的歷史為主旋律,從苗漢關係遠溯到黃帝時代及苗人在中國境內的一路西移,遷往高地,直到十九世紀初期,進入中南半島,第十章起聚焦寮國,1975年因為寮國赤化,苗族人再度遷移,當中的李家一家人在1979年第二次逃難時,成功穿越邊界,進入泰國難民營,並於1980年十二月抵達美國,至終落腳美憙德Merced的遠因近因,及Merced作為全美苗人密度最高的地方,對美苗雙方的衝擊和影響所及。
自陳「過去十五年來,我一直是個旁觀者」的作者,敘述功力老道,第一到八章鋪張劇情從平淡進入高潮,從概覽漸次聚焦,第九到十二章對峙張力十足且劇力萬鈞,第十三章起潮汐漸退,第十七章則是沙灘上一覽無遺,情何以堪的真相大白,面對不可置信的結果和第十八章連成一氣,作者不斷提問「假如當初…」的深刻回溯與質疑自省,留下一個關鍵終結:要命還是要靈魂?最後的第十九章則以端公 (苗族巫師) 為黎亞殺豬獻祭為全書作終。Ann Fadiman分享她的觀察心得:「最值得觀察的活動並非發生在中心,而是在交界的邊緣。…在這些地方總能看到看到耐人尋味的摩擦和矛盾。…處在交界點上更能看清楚雙方,尤其當你站在兩種文化中間,更是如此」。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建議,一種「在世不屬世」的超然與清明,知易行難。
從宣教案例的角度讀這本書,可以在劇情中加入虛擬宣教士的角色,在不同階段和情境中,持續提問:在這個情況下,該如何因應?思考的軸心為:宣教士和端公除了對著幹,有沒有並肩作戰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十五周年版後記」幾個結論性的敘述:黎亞當年的醫院,成了跨文化創新的發源處,更成為許多跨文化計劃的典範,「2009年設立全國第一套正式的巫醫制度,有計劃的將端公導入醫療」。作者回應一位醫生的心得「語言的藩籬是最明顯的問題,卻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文化藩籬」,而為黎亞的一生下了註腳:「她的人生不是毀於敗血性休克或不遵醫囑的父母,而是跨文化誤解」,並期許這本書能夠成為「不是關於苗族的那一本書,而是描寫溝通與誤解的眾多書籍之一」。遂其所願,實至名歸。
華太平家傳
「華太平家傳」一書,朱西寧1980年著手書寫,之後七度易稿九度起筆, 1998年三月二十二日朱西寧離世,完成五十五萬言,全書未竟;2002年聯合文學出版社初版。全書三十五章,近九百頁,記述清末民初一個中國農村家庭生活面面觀。
這本書同樣是四條經脈穿梭交織寫成的大河小說:基督教信仰和中華文化兩個龐大集合體,透過兩個主要人物我祖父和我父陳述和體現。文中第一人稱是五歲小屁孩華太平,以仰望和平視的角度,貼身近距離觀察自己的祖父祖母和父親叔父,在世紀交替之際、內憂外患亂世之間,生活中具體而微的信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關心的途徑和表達,基督外來宗教進入中華文化體系的解讀和應用,行文流暢處處機鋒,也是反覆推敲、深思再三的謀定而後動。朱西甯以父之名請出「我祖父」為發言人,首章開宗明義「祖父傳道之始,就一直自許他是以中國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與聖經摩西五經、福音四書、諸先知預言、使徒書信,兩相互解互證」,回應作者妻子說道的 「他一生所信守且身體力行的理念,宗教的:福音本色化,基督教中國化、西體中用、教義如何在民間扎根…」的心心念念,書中庭訓猶如門訓,橫描側寫、直述隱喻,基督教信仰與中華文化融合的狀態。作者在首章直白「若得忠忠實實記述下我的所有回憶,寫成一部我這華太平家傳,至少可免糟蹋承自上天的恩賜,該是我人生一場唯一的價值奉獻了」,誠如朱天心在序文所載:朱西甯說 「這是寫給上帝看的書」;朱西甯顯然以這本書跟上帝交帳。
從宣教案例的角度讀這本書,建議著眼「我祖父」華長老,一個所謂平信徒傳道人的應對進退與信息講章,或培靈或佈道或人際往來調和鼎鼐,從中華文化的角度解讀聖經、闡析傳福音的策略與教會的治理和牧養,也不乏對西教士的心得感想,每一個情境的因應,都是原汁原味的福音本色化應用,提供廣闊思考空間,以默許、以拍案、以質疑、以批判。
雖然「是一本違逆潮流的男性書寫」,除卻宗教家國的沉重論述,阡陌田埂瀰漫著素樸真情,朱西寧的盛名和殷勤,這本書在文學上的地位和價值無庸置疑,然而它的貢獻不僅止於此。在朱西寧「不厭精細」的敘述風格和「宛如清明上河圖緩緩展開」的妖嬈姿態,全書沒有章回作品的循序漸進前承後繼,更像是極品選粹,每章都風姿綽約、自成一格,纖膩體現民俗風土的同時,信手拈來都是福音本色化案例,而且從時間地點來看,合理推測和山東大復興有直接相關。在面對處境化和中色神學建立這個龐大議題時,「華太平家傳」確有可觀,不容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