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於「
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政治篇」談了統治者怎麼利用義務教育改造人們的世界觀和創造統治神話,以及「國民義務教育」如何跟隨著現代國家的概念,和「國族認同」的建構一同出現。然而只是政治因素還遠遠不足以創造如今我們看見的教育樣貌,必須同時加上工業化以來的經濟體制,以及這個體制龐大的生產需求,才足以造就現在我們看見的學校教育模樣。
在普魯士(德國的前身)實行義務教育後,國民教育仍不是歐洲的常態,直到工業革命使人們受教育的需求大大提高,這個制度隨著現代化才逐漸被普遍使用。19世紀晚期的英國,因為工業化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劇變,最終推動了義務教育,歐洲許多國家也在同一時期跟進。義務教育因為在政治與經濟上極重要的功能,就此成為現代國家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初義務教育是為了提高生產力與維護社會穩定運作而設計的制度,它的出發點並不是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而是如何更有效率的篩選/分配人力資源,培養出具有良好「生產力」的人才。從這個動機看,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不少學生的求學過程中,不僅自身的學習需求不被重視,還得時時刻刻奮力追趕社會標準化的步伐。
本系列專題希望簡單回顧工業化以來現代社會的幾個重要發展階段,來理解現今的教育體制在過去解決了哪些問題?而如今又造成了什麼問題?以及回過頭來我們該如何思考、回應這樣的情況,並以筆者綜合疏離的脈絡、資料以及自身的一些思考,提出一點對這個歷史過程的淺見。
依據這個企圖,我們將拆成三個部分來討論:第一篇主要陳述「義務教育」在過去對打破封建階級,和早期工業經濟發展有什麼正面意義。第二、三篇將探討強勢的資本主義對教育與社會方方面面的深遠影響,以及對這種影響的倫理反思和社會行動。
從訴求徹底消除不平等的「激進左派」,因為共產革命後的恐怖悲劇徹底失敗,到後來夾在舊資本社會的殘酷與新共產世界的恐怖中,二戰後,許多人文思想家如何在這兩大陰霾籠罩交織的困境裡,開展出一條嶄新的道路,重新思考並回應現代世界的文明難題,並以這種省思解構舊教育體制的支配價值觀。接下來就讓我們把目光放到這一切開始的起點_工業化後的英國。
工業化前教會與貴族的教育霸權
在工業革命前,英國與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教育皆屬純民間經營,品質良好的教育機構與資源幾乎全被貴族壟斷,至於給平民的教育往往是教會在進行,與宗教宣傳環環相扣。剩餘少數則是一些富人的良心事業。當時和許多古代封建社會一樣,社會階層非常固化,人們相信人有階級之分是上帝的旨意,因此若一般平民(農民)企圖透過教育翻轉階級,會被認為是不順服上帝的逆天行為。
除了違反當時人們的宗教世界觀,以利益結構的角度來看,這樣翻轉階級的企圖也很容易衝擊到社會的既得利益群體,因此被許多上層知識份子與菁英相當忌諱。再加上傳統農業社會的農民,並沒有很大的受教育需求,對當時的人來說,只要善用農耕技術、不發生天災,得以養活全家即可。
因為上述原因,在工業革命之前普遍沒有擴展公眾教育的契機與需求,更不用說是政府強制介入建立國民教育制度。
工業化後社會的重新洗牌
然而自18世紀中後期工業革命發生以來,歐美國家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原先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型態轉型成工業生產的模式,而因為「
圈地運動」導致大量失業的農人紛紛進入了工廠,再加上以往做小型家庭生意的農民,由於無法和大廠房競爭,許多人也因而只好放棄原先的工作加入工廠。在工人階級逐漸上升的同時,工商業也越加發達,
漸漸產生了一批在原先富有階級之外的中產階級。
這一連串社會劇變徹底打破了舊的封建結構,隨著社會越加複雜化,一方面學習各種多樣知識技能的需求愈加提高,另一方面原先是平民,但因為事業成功而逐漸富有的中產階級,開始用力的衝撞舊社會的權貴,企圖讓特權階級釋放權力。
工業化後英國社會重新洗牌,這個過程在經濟上誕生了中產階級與新的富有階層(資本家)。在政治上則產生了激進派(當時的脈絡其實就是全面的民主改革派),要求國會全面普選徹底還權於民。而在思想上民主派同時也是自由主義者,與擁護傳統封建價值的「保守主義」是宿敵。
在教育上,自由派內部則分成了兩種主張,
一派奉承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認為政府不應強制介入教育,應讓民間自行發展。另一派則以「
效益主義」的觀點出發,強調
政府的存在是為了全體人民的幸福,所以無法讓人民變得更加幸福的政府就沒有執政的正當性,而他們普遍認為普及教育是讓人們得以在現代社會立足,並進一步追求幸福乃至於整體文明進步的必要基礎,因此政府有責任保障所有國民的受教權,也因而支持國民教育制度。
這個議題在19世紀的英國爭論不休,除了自由主義內部的兩派,還有傳統貴族與底層社會等不同聲音的衝突。也因此,自「
西發利亞條約」確立了現代國家,以及工業革命開創現代經濟與技術環境以來,本應是不可逆趨勢的國民義務教育,一直到1870年的英國,第一個「小學教育法案」才正式出現。
義務教育是史上最大的「就業分配機」
在小學教育發案立法之後,英國正式步入統一的義務教育制度,而其他歐美國家也在相近的時間點,因工業化的改變推行了這個制度。隨著現代教育制度越加發展成熟,而後也將教育範圍延伸至中學。
義務教育除了對打破「封建階級」有很大影響外,對早期工業社會的經濟發展也有不小幫助。前面提到當工業革命讓社會越加複雜化,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需求也直線提升,而義務教育的出現,加上標準化的學校課程,有助於學生在進入工作環境前學習必要的技能與適應系統化的管理,這對改變當時許多人還是習慣務農生活,因此難以適應工廠工作的現象有極大的效果。
有了統一的教育制度,就等於有了一台能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的機器,在遊戲規則下適應良好、學習績效高的學生就繼續往上讀,如果一路順利進到原先只有權貴能讀的大學,窮人也就有機會翻身了。反之,如果對遊戲規則的適應狀況不好,又沒有好的家庭背景,那這部機器就會叫你儘早進入工廠,成為生產機械下的螺絲釘。
講到這,不知道大家是否曾聽過周遭長輩說:「小時候不好好讀書,長大以後就得去工廠當工人」之類的話?事實上像這樣的認知,正反映著傳統社會邁入現代工業化的早期景象。
由於東亞除了日本以外其他國家幾乎都是20世紀戰後才開始高速發展工業,而台灣從60年代到80年的經濟起飛,正好是社會最快速工業化的時期,也因此造就了當時的升學環境如同20世紀早期的英國般,人們只有「好好讀書」跟儘早「進入勞動市場」兩個選項。
因工業化而生的教育體系雖然改變了過去的封建階級,也能促進經濟發展,但於此同時在「現代」這個完全不同於傳統社會的新世界中,這樣的教育制度也伴隨著新的龐大而難解的問題。
雖然它打破了傳統貴族的壟斷,但在現代早期這樣的制度也成為維護不平等階級秩序的堡壘,除此之外,它更是奪走了許多人追求心靈自由的能力,讓無數學生的心靈成為服膺於數字的冰冷機器。下文我們將一一深入討論這些問題。
本文作者:曹立寬
參考資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