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主義

含有「效益主義」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五個人跟一個人的道德難題,需要怎麼解釋與解套?
Thumbnail
有一款桌遊就叫《電車難題》,除了人數之外,還新增許多條件、好人與壞人,思辨與哲學課程都滿喜歡玩這款桌遊,附加條件也很搞笑
  有較多取分機會的籃球屬於"Strong-link"比賽,也就是比賽結果更大程度取決於強勢面向。只要你的隊上有一名「奇蹟的世代」,你就能輕易的輾壓對方球隊。相反的,足球與棒球沒有那麼多得分的機會,即便是最傑出的得分手,也並非場場都能得分。在這樣的比賽當中,沒有破口的團隊,往往才能成為比賽的贏家。
Thumbnail
  也許你能活到一百歲,但展開來,你發現你每天有十個小時花在吃喝、盥洗跟睡眠、十個小時花在上班、加班跟通勤、四個小時在滑抖音和刷手遊活動。這一百年不是你的,你把它拱手送給別人。
我們總是應該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嗎?這似乎被視為理所當然。讓座固然是「好事」,但「好事」未必是道德上的「義務」。有些人認為這是「超義務」,也就是雖然是好事,但超出義務的範疇,所以即使不去做也不應該受到譴責。這篇文章將用淺顯的方式解釋:讓座在什麼意義下可能是義務,又在什麼意義下可能是超義務。
Thumbnail
《理想國》的主題是有關正義的討論,但書名Politeia的古希臘原文卻是政體的意思,原因在於政體的差異展現在城邦中這三種階級和統治城邦階級之間的關係。一個最好的政體,就是統治階級、衛士階級和生產階級的公民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安其位,各盡其德性的政治體制,這也就是柏拉圖理想中正義的城邦。
Thumbnail
avatar
Chris
Thank you 💗
最初義務教育是為了提高生產力與維護社會穩定運作而設計的制度,它的出發點並不是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而是如何更有效率的篩選/分配人力資源,培養出具有良好「生產力」的人才。從這個動機看,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不少學生的求學過程中,不僅自身的學習需求不被重視,還得時時刻刻奮力追趕社會標準化的步伐。
Thumbnail
對彌爾(John Stuart Mill)的認識來自於《論自由》一書,而這也應該是他最著名的著作,而在後來知道他是功利主義者(Utilitarianist)又讀了《效益主義》,在這過程中也知道他為婦女的參政權而努力並且著有《The subjection of women》而是早期提倡女性權益的
Thumbnail
有位因精神疾病住院十餘年的病患,突然發燒被送到急診。被叫來會診的A醫師建議要積極找原因並治療,但負責的醫療團隊對治療和檢查都非常消極。而在多年不見的病患家屬傳真放棄急救同意書後,負責的醫療團隊也就直接放棄病患,病患隨即死於敗血性休克。A醫師非常憤怒,但面對白色巨塔,他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avatar
Forche
請問是想要寫「虛偽的證詞」嗎? 「當事人通常不會意識到這種提問與案情的相關性,也比較不會有『虛謂的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