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從第一天接觸投資開始,我就被一個概念深深吸引:「財富自由」。
甚麼是「財富自由」?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你的被動收入超出你的日出支出。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工作沒有任何主動收入,也不影響日常生活、吃喝不愁。對於一個生活被公司綁死死的上班族來說,我想沒有任何東西比這個概念更為吸引的了。
如果依照這個定義,假設你沒甚麼物欲,一個月三萬台幣已足夠生活有餘,那麼一年被動收入只要有36萬台幣,就已經可以算是達到「財富自由」。
一般通往「財富自由」的方法
依照這個思路,如何最簡單直接達到年被動收入36萬?一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購買一些高股息收益標的,像是銀行股、公用股、房地產信託基金,或是封閉式債卷基金等,許多年股息率都還不錯。
假設這些產品加起來年股息率平均有5%好了,那麼只要你累積到720萬本金,然後都買些高收益標的,在理論上就可以退休。又假設你更厲害,可以把年股息率平均拉高到8%左右,那麼本金大概450萬就似乎已經足夠退休。
我直到兩年前都還不能脫離這套想法的影響,前期投資更是奉此為圭臬。像是我在前面文章提到的滙豐控股(0005.HK),它算是香港許多「好息一族」的愛股,更是許多香港老一輩退休人士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在英國脫歐那陣子,滙豐控股的股價一度跌至40多塊港幣,假設那時候大手買入,其後好幾年都能享受8%年股息收入,以及一定程度的股價漲幅,可謂「財息兼收」。
在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部分,其概念就是當包租公,公司持有房地產,然後出租給別人,而收入就是租金。根據香港監證會的《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守則》,其股息政策是「每年須將不少於其經審計年度除稅後淨收入90%的金額分派予單位持有人作為股息。」如果只看收租的部分,而不論房貸槓桿造成的房價升值效益,可能持有REITs比自己買實體房產然後出租給別人,來得更具效益。如果自己買房出租,別說管理起來很煩,若地段買得不好可能也租不出去,租得出去也難免時不時有租客與租客之間的斷租期,而且房子本身也有許多雜七雜八的花費,像是稅金、裝潢、清潔和整修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預期收益,相比起來REITs就單純得多。
我以前一隻愛股是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405.HK),最主要是持有廣州核心商業區域的租賃物業,包括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白馬大廈、財富廣場、城建大廈、維多利廣場及越秀新都會大廈等。以前我還在香港工作時候,曾經跟滙豐銀行借了一筆幾十萬港幣的「分期萬應錢」,算起來實際年利率只有2%左右,全部用來買了這隻,那時候沒記錯年股息率大約有7%上下,一方面賺中間約5%的息差,另一方面那陣子越秀的股價也有緩緩持續向上,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財息兼收」。
至於封閉式債卷基金,在美股市場中有一隻滿著名的叫GOF,有一陣子我也買了滿多這個當作「被動收入」。GOF曾被稱為封閉型基金(CEF)中的王者,有
前輩整理過它從2007年高點至2017年9月底為止,共創造了12%的年化報酬率或219%的累計報酬率,跑贏同期SPY約7.49%的年化報酬率。之前我買的時候記得年股息率大約在11%上下,扣除30%的股息稅,實際收入約7%-8%左右。雖然理論上在一定條件下可申請退稅,但過程十分麻煩,詳情可參考
這篇。我曾經考慮過去跑看看流程,但後來在疫情爆發初期,因為擔心它
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抵押證券(ABS)和高收益企業債券可能會出問題,就出清了以GOF為中心的「被動收入組合」(除了GOF,另外還有GGM和PFL等),而把那筆資金在低點撈了些TQQQ,到現在回報300%,也就沒有申請股息退稅的需要了,現在只專注於投資成長股。
檢討
基本上,如果想累積自己的「被動收入」,從而達到所謂的「財富自由」,不少人都會選擇投資上述這些類型的標的。但巴菲特有句名言說:「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經歷去年的疫情恐慌之後,很值得重新審視上述資產類型的狀況。
一、我不知道為甚麼很多人覺得銀行股是安全的標的。但事實上,在低息、高監管的環境底下,再加上金融科技的挑戰,傳統銀行股的營運環境近年來都逆水行舟,吃力不討好,而且又非常受到經濟周期影響。可說在景氣好的時候沒受惠多少,景氣不好的時候又率先受到打撃,只能用相對高股息來吸引人來買。滙豐在疫情期間跌到金融海嘯時低位,到現在還在40元左右掙扎,去年更被英國監管當局要求不許派息。如果你像許多香港老一輩一樣,把大部分資產都拿來買滙豐,然後只寄望它可以穩定派息,給你「財富自由」,那去年的狀況就很殘酷了,可能連生活都出問題。在台灣早前也一度
傳言說金管會要限制銀行派發股息,雖然最後只是虛驚一場,但這些風聲無疑也嚇壞了不少存股族。
二、公用股的部分,以港燈這隻標的來說,的確通過了考驗,沒看到甚麼問題,但這並非沒有代價的。它的業務很穩定,連疫情都打不倒,畢竟電費總是要繳的。但是他的業務永遠就是那樣子,增長空間極有限,故股價也就長期橫行,如果有明顯通貨膨脹的話,可能才會上漲一些,但也就是互相抵銷,股息率4%上下。如果要靠這隻來達到「財富自由」,即使只要求一年36萬,本金也要將近1,000萬,門檻其實並沒有很低,而且港燈已經在公用股中算是高息的。如果你還年輕的話,損失的機會成本也要考慮在內,此外一旦股價或派息無法追上實際的通貨膨脹情況,那麼日後派息又未必足夠生活;而且拉長幾十年來說,其最大不確定性則在於新能源發展會否徹底顛覆發電產業,要真想憑此「財富自由」,將來恐怕變數很多。
三、至於房地產信託基金的部分,以前在港股中,這類型的股王一定就是領展,沒有之一。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0823.HK)在香港一向爭議很大,其旗下在香港物業主要繼承自原本香港政府「房委會」設置在公屋(也就是政府租予社會清寒人士的廉租屋)附近的商場及停車場,但領展卻以完全市場化的方式經營這類場所,被指控與香港的壟斷、通脹和貧窮有莫大關係。在2012年,時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馮檢基便在立法會發言中
指控(按:「領匯」是「領展」的前稱):
多年來,我們看到領匯公司用多種高壓手段管理商業設施,不但迫令商戶搬遷和裝修、迫小商戶結業,更藉重組商場的行業組合,引入大型連鎖店,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有調查發現,領匯公司旗下16個商場的1,600個鋪位中,約有七成是集團連鎖式經營的商店。領匯公司更按市場機制年年加租,單以今年上半年計算,續約租金加幅竟達兩成一,而個別商戶的租金加幅更以倍計。
但有時候股票就是這樣,你愈罵它,愈離不開它,它就愈漲。我過去也曾經覺得,如果想透過一些投資來對沖香港通貨膨脹的風險,投資領展不失為一種方法。然而隨著去年疫情爆發,香港百業蕭條,股價已一落千丈,而且隨著香港電視(1137.HK)的網購業務逐漸成熟,領展能否延續過去的壟斷地位和議價能力,亦在未定之天。至於另一邊廂的越秀房產信託基金,也是差不多情況,除了它有些在武漢的收租物業受到疫情直接打撃之外,疫情加速「在家工作」的趨勢也可能令辦公室租金受壓,很明顯這類型投資標的亦將走入與銀行業類似的「逆水行舟」環境當中。
四、至於封閉式債卷基金,理論上是一種較為穩健獲取固定收益的產品,平常不寄望股價有太多增長,但也會希望它防守力強、價格波動不要太大。但疫情初段它們股價崩跌的速度完全不輸高成長股,理由很簡單,就是如果疫情惡化下去,大批企業倒閉的話,它們所持有的高收益債會出問題。雖然後來美聯儲快速出招挽救了危機,但已經讓我體悟到一個道理,就是價格穩定不等於安全,而只有公司因競爭力而帶來的市場擴張,以及隨之伴隨的股價增長,才能讓投資者因實際盈利建立真正的安全幅度。
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人留意到最近一兩年GOF所派發的「股息」往往有相當高的比例是屬於Return of capital(ROC),像是去年12月那次就高達
59.36%,這代表股息當中有超過一半不是經理人厲害從市場賺得的錢,而只是把投資者的本金原封不動退回去(因此這部分的股息稅後來也自動退還給我)。這狀況讓人非常不舒服,就像我前面文章提過,公司將錢派回去給股東,某程度上可說是管理層無能;而GOF為了維持高股息率,直接將股資者的本金派回去,更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總結
檢討完上述這許多常被拿來當作「被動收入」來源的資產類別,基本上沒有一種是可以讓你安枕無憂的。坊間常常說的「財富自由」,概念上很好理解,但實行上基本上沒有萬無一失的途徑,因為所有的風險回報,必然會讓自己曝露在風險之中。這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風險資產,因此也沒有真正的「財富自由」。因為即使你這一刻達到「財富自由」,再過一兩年、或十年八年,就不知道自己賴以維生的標的會不會出問題,如果從「財富自由」的一刻就放棄增進自己的價值,那麼自由就是虛假的。
但並不是說財富多或少都沒有甚麼意義,而是說,財富可以為你贏得時間,贏得不必被工作綑綁的時間。如果本金有幾百萬,不要想說我一個月領三萬就可從此退休,因為這個「自由」是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被不斷侵蝕,被金融科技、被新能源、被網絡革命侵蝕。你的確有些時間,但這時間遠沒有想像中久,可能一年、可能兩年,但總之不可能天長地久。說到底,具有價值的東西就稱之為財富,除了資本投資的價值之外,利用資本利得贏得時間,從而增進個人的價值,才會有真正的「財富自由」。
- 【立即訂閱|美股投資十日談】:每月更新四篇付費會員限定文章,包含產業背景與營利模式深度剖析,以及根據「歷史縱向估值法」進行的財報數據整理與分析,還有許多專屬福利,幫助你更好地駕馭高波動、高估值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