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了戰國時代。
秦獻公憑著一己之力中興秦國,雖說壯志未酬身先死,也為他的兒子樹立了良好典範。
秦孝公即位,一心想要跟隨父親的腳步,重現先祖: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時期榮光。但他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於是,秦孝公發布命令:「只要有人能夠獻上令秦國強大的計策,孤願與之共享秦國。」
這條命令不只是秦國國內頭條,更是國際要聞。一個年輕人,就從魏國來到了秦國覲見秦孝公。
「我,有計。」
這個年輕人,名叫公孫鞅,也就是後來的商鞅。
公孫鞅原本是衛國的公子,但庶出,沒有繼承權,便去到魏國,給宰相公叔痤當侍從官,大概是世子伴讀的職務。
宰相的世子,放在東漢末年,就是類似曹丕四友的角色。
公叔痤很欣賞公孫鞅,但還沒能為他向魏王討個一官半職,自己就生了重病。
魏王很擔心宰相的病情,親自前來探問:「先生要是就這麼走了,我們的國家該怎麼辦呢?」
公叔痤說,「我手下有個名叫公孫鞅的年輕人有奇才,把國家交給他就沒問題了。」
魏王不置可否,糟糕相國已經病得神智不清了啊。看來自己這趟白跑了,魏王就要離去。
公叔痤請魏王稍等,屏退侍從僕役,又道:「這個人如果你不能起用,千萬要殺了他,不要讓他去到其他國家。」
魏王看宰相這麼認真,只好答應,便離開了。
等到魏王離開,公叔痤就把公孫鞅找來,告訴他剛才發生的事情,要他趕快離開魏國。
公叔痤在發什麼神經?其實他自己有說明。
魏王來求教,那公叔痤是主,王是客。但客不接受建議,公叔痤就只能以臣子的身分出謀。他不希望違背君臣之道。
魏王跟公叔痤是君臣,公叔痤跟公孫鞅也是君臣。是故公叔痤仍是把原委告訴了公孫鞅。
公孫鞅聽完,便說:「他既然不聽你的話,那也必然不會派人殺我。我不走。」
果然公叔痤過世後,魏王也沒當有這回事。而公孫鞅盡了他自己的君臣之義,也沒有打算繼續幫魏國服務。正好聽說了秦孝公的招賢令,遂前往秦國。
按照史記的說法,雙方並非一拍即合。
公孫鞅先跟秦孝公談論三皇五帝的聖人之治,孝公聽到打瞌睡,把公孫鞅趕出去。第二次公孫鞅又來,談論商周天子征服天下的戰略,孝公表示很好,還是把公孫鞅「請」出去。
於是公孫鞅就三顧皇宮,這次談論的是春秋五霸的富國強兵之術,秦孝公才雙眼放光,跟公孫鞅暢談了幾天幾夜。
而公孫鞅出來後,則評斷秦孝公難成大業,無法與古聖人比肩。
關於秦孝公跟公孫鞅會面的對話,《秦史》的作者王蘧常先生認為疑點重重。
其實就是說,公孫鞅本身擅長刑名之法,霸道富國強兵確實可能是他的專長。但是要他去推廣古聖人的帝王之道……這擺明是儒家人設啊。
而且公孫鞅本來就知道秦孝公在徵求霸道人才,還在那邊嘴孔仲尼治國術,是頭去撞到嗎?
這就好像劉備見了諸葛亮,諸葛亮開始跟劉備說應該如何治理人民……真這樣搞,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大概不會用這個人吧。
所以王蘧常先生刪去了司馬遷的儒家設定,簡化了這套「逆」三顧茅廬。
不過就像劉備愛上諸葛亮,關羽張飛會不爽。秦孝公打算重用公孫鞅,秦國的諸侯大臣也會不爽。
於是公孫鞅第一個任務,就是展開變法辯論大會。
我們現在看歷史,講「變法」那是輕輕巧巧,因為我們被儒家洗了幾千年,還真以為皇帝無敵國君最高。
開玩笑,光是改個停車格收費,在那個年代都有可能造成叛變。啊你就改變了諸侯們的稅收,他們會爽嗎?
公孫鞅提出的,正是利大於弊的理論。
沒有一百種新增的利益,我們不應該變法。沒有十倍以上的效率,我們不應該更換工具。更何況,什麼叫傳統就是如此?周公的禮法跟五帝難道相同嗎?
法,就是要因時因地制宜!
夏商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跟上時代改變法制。
公孫鞅這個人就算放到現代都是個戰神啊,嘴砲戰神那種。
秦國大臣被他嗆得說不出話來,時代的巨輪就開始轉動了。
公孫鞅變法的內容,讓我們先跳過。大家學生時代應該都背個爽了。其範圍遍布政治、軍事、民生制度。這其實已經是就算革命都不敢這樣改動法律的巨大變化。
所以我們也知道,公孫鞅先搞了「徙木立信」。這是針對老百姓的部分。而且事實是不太有效。
變法推行了數年,反對的聲浪那是一波接一波來。那時代,老百姓可不會上網PO文幹譙,更不要說什麼上街抗議了。反對的聲音,自然還是來自有權有勢的人。
當時公孫鞅更需要針對官員、對諸侯作出威嚇。而為什麼我們的課本都不強調這段,大家心裡有數。
於是,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段名言就上演了。包拯什麼的只是COPY CAT而已啦。
當然最後只是處罰太子身邊的人。但這也顯示出公孫鞅的執法態度,瞬間一群怕死的就閉嘴服從了。
史書很像故事,但生活從來不是故事。不管你的方法計策再怎麼有效,也不可能一次就壓住所有聲音。
但是你有沒有第二條第三條計策?
公孫鞅緊接著又採取了第三階段的連環計。
那些抗議的諸侯,可能有閱讀障礙或智能不太高,建議流放到邊疆去開墾拓土。多流汗,少廢話。就是新陳代謝不好才在那邊五四三。
三段連環計,還不是出一次打完,而是周而復始的運作。
公孫鞅徹徹底底的把秦國人民踩在腳下,完成他的變法大業。其實跟獨裁也沒太大分別就是了。
喜不喜歡,是不是政治正確那是一回事。
好笑的是,儒家很推崇管仲,但鄙視商鞅。這個就有空再研究了。
卻說那個沒任用商鞅的魏王,後來倒是用了龐涓。在孫臏出現之前,這決定還滿明智的。至少當時魏國是戰國第一強。
而隨著孫臏打敗龐涓,商鞅也趁機建議秦孝公出來撿尾刀。
什麼?公孫鞅為什麼突然變成商鞅了?
因為打三個字很累……不是,因為公孫鞅親自領兵去跟魏國交戰,大勝而歸。秦國在新獲的領土中撥出了十五座縣城,命名為商,賞賜給公孫鞅。
因為成了商國國君,所以改名商君鞅。
史記之前叫他衛鞅其實並不準確,基本上應該要叫衛公子鞅。不過司馬遷大概也很懶得寫那麼多字,反正漢代姓名已經確立,走現代風就好耶。
商君鞅並沒有得意太久,很快的,秦孝公過世。得罪過太子、秦國公子跟卿大夫的商君鞅,很快就被弄死了。
……這是我們向來熟悉的脈絡,很合理對吧?
但你記得,前面秦孝公說過,願與賢士共土嗎?
在《秦策》中有記載,秦孝公病重後,曾經找商君鞅來,打算兌現承諾讓位給他。對春秋戰國來說,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多大條的事情,秦孝公他們本來就不是原本的秦國王室。
但商鞅拒絕。
這條記錄的可信度,普遍認為不高。
不過我反而認為,如果你相信一開始商鞅在魏國的故事,應該就要相信這一段所透露出的戰國價值觀與商鞅性格。
事實上,在史記版本中,有個叫趙良的人曾勸商鞅趕快逃跑,但商鞅拒絕。何以商鞅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因為他所遵從的「君臣之義」。
商鞅不離開公叔痤,是為了他的義。不然不管他的判斷再怎麼厲害,也沒有必要賭上自己的性命。
商鞅不願意成為秦鞅,也是他的義。
但如果按照他的性格,秦孝公死後商鞅應該就可以走了?
還記得公叔痤的君臣之義嗎?他對君盡忠,對臣盡義。當公孫鞅變成商鞅後,他也不再是個光桿司令了。他有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臣子。
商君鞅,不能走。
即使他的君主已死,他仍不能背棄自己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