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正大學畢業的人來說,對嘉義車站不熟悉有點難諒解,但回家都在民雄搭車北上,有機車後去嘉義市又都騎車,自然就鮮少進出嘉義車站。更別說很少特地去搭阿里山林鐵,這讓林鐵成為我鐵道愛好裡連結最少的一塊。
一直到這幾年,前個工作單位很常選在玉山旅社開會,使的我多次進出市區下,才真正對嘉義車站,以及北門一帶的林鐵現況有所理解。
去年開始帶高中社團後,因應遊程安排需要,也把有林鐵經過、各景點離車站都不遠的嘉義市區當作選項,於是帶來了這天的踏查行程。最重要的,在高架工程逐步進行的現在,地面車站的時代早已開始倒數。
【1933年開始的未滿百歲】
嘉義車站現有站房啟用於1933年,設計者是參與台灣多個車站興築的宇敷糾夫。之前文章提過的台南、二水、造橋等多個車站,要碼由他直接設計,要碼就參考他的設計而建成。
談到嘉義車站,就容易聯想到以嘉義為題材的棒球電影《KANO》,裡面1931年嘉農棒球隊在市區遊行經過的車站場景,便是參考改建前的木造站房,然而劇中有名日本士兵在二戰時期造訪嘉義,也仍走出木造站房,而非當時已啟用的現今站房。考量在使用中的車站拍電影有難度,也是能預想到的折衷。
如今嘉義車站已存在許多在時間流逝中用心經營而營造的「地方感」,關於此站才有的東西與景象。即使日後這座站房應該跟台中一樣,停用而不拆除,可少了乘客的穿流不息,必然會缺失某種味道。
嘉義車站配置一個緊鄰站房、只停靠南下列車的側式月台,及一個供北上及嘉義做起終點列車來停靠的島式月台,外加嘉義機務段進駐的廣大站場和車庫。兒時若經過有各式列車駐點的車站,總會多看幾眼,像彰化、二水車站亦是如此。
各車型的區間車,都習以為常的在這裡頻繁現蹤。
嘉義車站月台是以地下道連結,再分別通往前後站,不過地下道對月台是做雙向樓梯的通道,沒有空間興建無障礙電梯,因此電梯在月台北側獨立建造,再加上南側的站外天橋,讓這兩座長度跨過整個站場的「空中走廊」,頗為壯觀。
當然,比起鋼構橋樑的簡潔,有著深厚歷史的地下道,才是旅客的記憶走廊。
嘉義車站無論進站或出站剪票口,都是設在月台的偏南側。出站後往右可接站外天橋到後站,往左則會進到站房內,迎來擺滿椅子的候車室。
現在嘉義市區各個角落,都很容易看到這隻白熊的相關作品,包含車站內都是。
這個白熊模型自2019年起放在嘉義車站正面廣場,隔年戴上口罩的裝飾而爆紅,甚至被日本網路新聞報導。這趟造訪時牠依然戴著口罩,口罩上卻多了個明顯的東西,讓人想到某動漫人物。
不確定是否有關聯,但很難不讓人想到《鬼滅之刃》那位同樣咬著竹子的女主角-禰豆子。
放置大型裝置藝術的公共場所很多,能打出知名度卻很少。沉睡白熊是較成功且成名得"順其自然"的範本,一來設計耐看,也因戴口罩切合時事而帶來話題。
以前來訪時沒有仔細觀察過嘉義車站正面,這次留意一下,其實還真的留下不少很「舊時代」感的設計。
例如照常升國旗的旗杆、台鐵經典的白底藍字站名燈箱,還有總覺得車站都必須有的高高掛時鐘。
不光多數的新建站房已去除這些元素,舊車站在拉皮或設備更新時,多把時鐘換電子鐘,或與列車資訊合而為一顯示。至於站名呈現,現在無論所用材料或字體為何,幾乎都把台鐵局徽和「XX車站」字樣做一體成型,成為單一一塊告示。
要找到像嘉義車站這般外觀形式的站房,大概剩那些要舊不舊,且身處偏遠地區的車站,因為老到有文化價值的站房會被特別"照顧",新蓋的站房就更難維持舊形式。
再回到站房的候車室看看吧,就是擺放沉睡白熊立牌的那裡。
這樣座椅擺好擺滿的站房,也稱得上是稀有畫面了。
前陣子專程到台中搭捷運,有順道彰化、追分車站看看。彰化車站在久未造訪下已完成外觀跟內部空間改建,不再像一個超過六十年歷史的陳舊站房,但新啟用後也撤走原本候車室內的長椅,變得不好"親近"。更別說高架後的台中站房,侷促的空間根本擺不了幾張座椅。或許考量太多此類設施會招來閒雜人等或遊民逗留站內,才把座椅移往付費區內。
這或許是諸多考量下的決策,只是多少讓人覺得,少了那種「車站」的氛圍。
來到站房的正中央,這裡是進月台的剪票口,也是設售票處跟服務中心的大廳。既然同是阿里山林業鐵路的起點車站,自然少不了林鐵的照片及資訊。
大廳牆上的窗戶尺寸是有階層的,從正中間最大的三個,往左右兩側逐漸縮小。真佩服設計的同時,能在層次跟協調感之間找到平衡。
這麼多次到嘉義,從沒有走過那兩座跨過整個站場的天橋,於是改個行程,過橋到上回造訪可能得回溯到2011年宜蘭拍片那趟的嘉義後站看看。
從嘉義車站出站,向右即可看到行李房旁的站外天橋樓梯及電梯。行李房的招牌上,長年在台鐵貨運佔有一席之地的「機車託運」,不知何時被陽春的藍色膠帶給貼住。
行李房內能暫時寄存行李,以天計算比站內電子鎖的置物櫃還便宜,不過要記得中午午休不提供服務,而且下午五點就會關門,如果來不及領回就得等隔天多付一天的費用"贖回"。
如果找不到天橋入口在哪,只要認明有OPEN醬坐鎮的7-11即可,因為入口就在店家旁。這裡的OPEN醬有特別裝扮,一隻穿戴台鐵制服與車長帽,一隻則開著縮小版的林鐵柴油機車。
【跨站天橋連結的嘉義前後站】
走上站外跨站天橋,可以一覽嘉義車站站場內豐富的台鐵車輛,並遠眺站區南側的電聯車庫。這些景色,都是註定未來會消失的風景。
之前一直以為,嘉義車站已有連結前後站的地下道,沒必要再多蓋一座同功能的天橋,因此北側那座應該也是從站外走的,沒想到是站內使用。正如前面所提,地下道缺少腹地再蓋電梯,那多蓋無障礙定位的天橋與電梯是可預期的。
在南側這座天橋上向北看,可清楚看見那座隧道般的站內天橋。
這座天橋貼了不少政令宣傳,想當然都是鐵路高架願景為主。此外由於普悠瑪號是常態對號車車型裡最新的一種,很多宣傳都會用此車型當主體,這裡也不意外地有著普悠瑪號行駛在高架橋上的模擬圖。
理想上嘉義舊站房在鐵路高架後仍會當進出動線用,一如台南、高雄兩站,希望這不只是理想,別再重覆台中車站的缺憾。
來到接近後站的位置,台鐵嘉義機務段相關建築就越加清楚。
站外天橋在近後站與鐵路平行的這一段通道,設了很常在公共天橋,尤其圍欄是鐵網時會出現的營造形式-心鎖橋。
比較常見的歷程,是有民眾在鎖上寫下祝福文字後將鎖頭直接鎖在鐵網上,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多不同造型跟文字的鎖頭"增生"。
或許是有意要凸顯嘉義的木業發展歷程,這裡鐵網上掛的是不同形狀的小木牌,蠻大一部分是愛心或鎖頭的形狀。
走到這個位置,就能從後站方向看見整個站場,包含股道、月台及站房,和整座站外天橋的結構。接著再往前就能進到後站站房的二樓。
嘉義後站的定位明確,是車站西側進出口,及長途和國道客運的轉運站。十年前我第一次搭台鐵宜蘭線,就是從民雄搭台鐵到嘉義,再轉統聯客運至台北換車。在那一趟前,我搭台鐵抵達的最北車站,就是台北。
以前在中正大學唸書,到台中以北最方便的選擇是日統客運,甚至後來到雲科大之後也是。學生若人在民雄,要搭大公司往北的國道客運都得到嘉義市,或乾脆搭台鐵到台中換車,可能更省車錢。
十年真的太久了,無法判斷這裡有無明顯變化。
主觀覺得,嘉義後站是自己理想的「後站」形式,空間足以容納各類基礎設施,並能附加前站缺少的功能,如公車轉運站或商場之類。與其說鐵路切割導致過往城市發展不均,車站只設一側、站房比重不均、周遭缺少開發計畫等因素,才是確切核心問題,而有定位的「後站」便是可能解達。
有國道客運也有商店的嘉義後站,是一個好範本吧。
一再提這些想法,實在是因為自己老家員林的高架站房,並沒有達到理想中鐵路高架化後帶來的轉變,或許也受周圍土地的所有權爭議,影響開發進度,可直話直說,員林車站現今高架化後的成果,可能只要新建一個跨站式站房,就可以有同樣效果。
嘉義車站將迎來高架化,這座自己理想中的後站形式,也將迎來停用的倒數,而可能更使人惆悵的,是逐漸越來越少人知道,嘉義後站曾有個糖業鐵道的車站,能讓人搭車直達新港、北港、朴子等地。
對應在南側的站外天橋,站內天橋是在北側連結至後站,既然在站內,那當然要購票才能夠走上天橋,所以這部分我一直等嘉義市區的行程走完,回程搭車進站後,才藉機搭電梯上橋走走,反正剛好得跨到第二月台搭車北上,只是"故意"不走地下道罷了。
站內天橋在月台偏北側一點的位置,與兩座月台都只電梯連結。電梯在第一月台的所在地,其實已經很接近月台末端搭林鐵的地方。
談到月台偏北位置,就要提一下第一月台在快到林鐵搭車處的旁邊,有目前只在這座車站找到,關於台鐵局徽由來的歷史介紹,以迷你花園的可愛模樣呈現。
如果未來第一月台能留著,這座小花園就還有機會存在。
搭上往天橋的電梯前,正好遇到台鐵機務處人員正利用自強號的停車空檔,針對車體下方的機械進行緊急修繕,十分忙碌。
對照著車內對外面情況沒有一丁點留意的愜意乘客,形成強烈對比。
搭電梯上天橋後,這班自強號才在些微誤點情況下駛離嘉義。稍早在列車旁維修機械的機務人員,則是從鐵軌慢慢走往車站方向,與自強號一南一北地,在嘉義市區終將成為歷史的地面鐵道上,移動並交會彼此。
黃昏下,站外天橋那讓人很難忽略的白色波浪屋頂,特別醒目。
相比站外天橋的白色系、流線型屋頂,相對較開放的空間感營造等,站內天橋則非常有封閉感,且所有建材都是青一色的灰,加深一種走在大型水管的既視感。實際上從扶手、拱形結構,到正上方的線路通道,確實都用水管般的灰色圓柱體做支撐結構。
陰暗的氛圍,加上經過的旅客並不多,給人在車站內卻與世隔絕的錯覺。
最大的關鍵,應該是屋頂設計的差異。
相比站外天橋屋頂是純白色,且與天橋本身平行的波浪狀,站內天橋的屋頂反而是往下的半圓形,與圍欄間只留一點間隙,再加上圍欄外還有把屋頂支撐起來的圓形結構,所以視野怎樣都開闊不起來。
有趣的是,站外天橋的屋頂支柱同樣也是半圓形,但結構是與通道和屋頂平行,不像站內天橋是垂直屋頂下方支撐,並形成如隧道的骨架,讓通道經過下方。
撇開視野與氛圍不談,這設計有個明顯而實用的優點,就是確保不會讓旅客曬到太陽或淋到雨。
從這座橋的位置往北看,就能稍微看見「嘉義鐵道藝術村」曾經存在過的位置。這個可視為台鐵藝術家駐點成功案例的設施,已在高架化工程的進程中被拆除。我原先以為它的位置離車站或主線都很遠,不會被"牽連"到,沒想到仍因臨時軌道的設置而選擇不保留。
我唯一一次造訪是2016年3月,是在論文方向依然很渾沌的時刻,因此莫名選了個下午,到雲嘉一帶我認為有在進行鐵道文化相關營造的車站走走,就包含倉庫皆有委外營運的斗南及嘉義。
就這麼恰巧的,還是有拍到藝術村時期的倉庫照片。
轉型為藝術村的倉庫,在我參觀的幾年後被拆除,而未來在這天進出並仔細記錄細節的嘉義車站,也將告別不到百年的地面鐵路時期。
儘管總覺得,有些花費數十個年頭才完成的建設,並非真的有必要去進行,很多時候只要做規模小一點的調整,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會讓某些風景永遠告別,但是,人自始自終都是渺小的生物,渺小到留不住人,更留不住習以為常卻逐漸消逝的畫面。
在站內天橋上看著嘉義車站的一景一物,真不曉得下次站在這裡,是否會注意到少了些什麼,還是一切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但願我們能記住某些風景,卻又不會,沉溺在那些風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