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苗政策之法律爭議(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二)審查階段
當專案製造與輸入之申請進入食藥署之審查流程後,便進入審查階段,而這一階段之權責專屬於·政府,應無疑義;但問題在於,在這個階段之審查標準確立,尤其是新興疾病疫苗之安全性與有效性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之前提下,究竟是單純之科學判斷,抑或涉及主觀價值之政治判斷。
舉例而言,食藥署公布國產 COVID-19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之三大標準中,其中療效評估標準便強調在國產疫苗和 AZ 疫苗所有檢體皆由同一個實驗室採用相同方式檢驗,檢驗方法亦以國際標準品共同標定後,國產疫苗第二期臨床試驗所得中和抗體效價必須證明不劣於 AZ 疫苗即可;而所謂「不劣於 AZ 疫苗」之判斷標準為國產疫苗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在95%的信賴區間下限大於0.67,以及血清反應比率在95%的信賴區間下限大於50%。而此處之問題便在於,所謂幾何平均效價比值之下限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但要以哪一個下限值作為合格標準,在目前之科學知識侷限下,便可能沒有正確的答案。如有學者便批評,幾何效價平均比值採九十五%信賴區間下限達零點六七(三分之二)就可接受,是不是暗示,滿分一百得到六十七分就等於「不比一百分差」從而使原本中立的統計方法,在標準選擇上有了價值介入的空間
另如國產疫苗應否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後(或至少有第三期期中分析)始得取得專案製造之核准,其間所涉及時效派與標規派之爭執,其實均各自有其醫學科學之論據,但在背後斯我支持之價值判斷卻並不相同。
詳言之,新興疫病之快速擴散與對生命健康之重大危害,往往使得社會在與時間賽跑之壓力下,而被迫在科學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之前提下,在疫苗可能利益與形成風險間做出選擇與判斷;但因為科學發展之侷限性,這個選擇往往具有獨斷與猜測之性質,且涉及複雜之科學知識與流病數據(如對於是否以免疫橋接作為取代國產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並作為專案製造之核准依據),因此社會往往委由專家或科技官僚做出決定(如疫苗療效評估專家會議)。但信任之代價越高,決策可信賴之程度相對也必須更高;在疫情嚴峻且對生命健康有高度風險的時期,要信賴專家所做出之標準判斷,甚至其中摻雜有主觀價值判斷在其中,如何藉由正當程序(due process)之建立以確立決策機制的可問責性(accountability),便成為民眾是否能對食藥署在專案製造或輸入之審查標準設定上產生信任感之重要關鍵。
而風險溝通與資訊透明為可論責機制之兩個重要支柱,但反觀指揮中心或食藥署在這次專案製造或輸入之審查標準設定上,卻沒有能夠充分滿足這兩個要件。首先,如同在《COVID-19疫苗政策之法律爭議(上)》中所提到,指揮中心對於申請專案進口者除依《特定藥物專案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規定所應檢附之文件外,另以《地方或企業申請COVID-19疫苗專案輸入流程》增加應檢附之文件項目,但卻未能明確解釋所增加文件(主要是原廠授權書)之具體內容為何以及其目的,不僅相關討論過程未公開,由哪些專家作成決定亦不確定。而在資訊不透明之慶況下,原廠授權書作為核准條件便成為政府是否刁難專案輸入申請之爭執點其次,食藥署對於國產疫苗緊急授權使用審查標準,係於今(2021)年6月10日始公布,不僅時間上與高端疫苗解盲之日期為同一天,其專家名單與討論過程亦不公開;換言之,在台灣設定專案製造之核准標準時,不僅相關標準未能事先討論並有初步確認,標準設定過程亦缺乏透明性(transparency)與公開討論,相關標準之正當性與社會之信任感自然大打折扣
其實觀察此次疫苗專案製造與輸入所引發之爭議,便在於除科學證據之外,不僅標準(創新臨床試驗)之選擇牽涉主觀價值判斷,包括全球疫苗供應急迫性、國產疫苗產業扶植等因素也牽涉其中;其實相關政策因素納入疫苗政策中本就無可厚非,但如何在政策溝通中將這些非科學因素充分揭露予社會大眾並進行充分討論,在此次COVID-19疫苗專案製造與輸入之爭議後,實應為政府所應慎重思考的面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編輯部 #第一線醫事人員#醫護心理健康 #醫護家人#組織層次的支持 今年五月疫情爆發以來,確診、重症與死亡人數的攀升與控制,牽動著國人的神經。超越數字之外,直面這些罹病民眾照護需求的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緊繃的工作量與心理壓力。 不少媒體以訪談與事件記錄方式呈現疫情在醫護人員身上與心上的創傷,例如五月底
#數位社會工作 #兒童保護 #居家訪視 #新常態   「數位社會工作」並非排除既有實作,而是主張記取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教訓,以發展一種新的模式,讓工作者在承平時候也能彈性評估數位技術和通訊媒介何時、以及如何最好地支持他們的實作和判斷,從而讓工作者與家庭在當下獲益,更能增加面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準備性
台灣的疫苗施打政策,爭議至今始終未減。在最新公告的十類接種順位中,前五類及第七類都是職業別,其餘才是中高齡與染疫後可能轉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疾病者。然而,有一類通常不具職業登記、年齡亦多為中高齡的群體,人數其實不多,而且其染疫與傳疫的風險都很高,卻始終未曾進入中央公告的十類優先順位中。
編輯部 #孕婦打疫苗 #疫苗遲疑 #疫苗諮詢 #疫苗資訊平台  經跨黨派立委爭取,指揮中心已在6月22日宣布,將孕婦列為第六順位施打群體,可以自由選擇目前台灣有的疫苗種類(AZ或莫德納)。指揮中心對於孕婦接種的相關建議都含納在兩種疫苗的接種說明簡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整理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的資料
台灣政府對於防疫升級至四級的謹慎戒懼,不可諱言地和經濟的考量有關。遠距上班除了是防疫的重要一環。國外有研究認為遠距工作並不會減少生產力,造成不利遠距工作的因素來自職場的一些作法與工作方式。
上個月底,雲林出現有精神障礙的確診者,因為可能處於發病時意識混亂狀態而有數日無法交代足跡,遂被縣府列為「非常危險個案」。姑且不論疫情中有多少人曾在疫調時刻意隱瞞足跡,甚至提供虛假行蹤,卻從未被冠上「非常危險」標籤,這個案例也突顯出疫情下對精神病人的照護問題。
編輯部 #第一線醫事人員#醫護心理健康 #醫護家人#組織層次的支持 今年五月疫情爆發以來,確診、重症與死亡人數的攀升與控制,牽動著國人的神經。超越數字之外,直面這些罹病民眾照護需求的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緊繃的工作量與心理壓力。 不少媒體以訪談與事件記錄方式呈現疫情在醫護人員身上與心上的創傷,例如五月底
#數位社會工作 #兒童保護 #居家訪視 #新常態   「數位社會工作」並非排除既有實作,而是主張記取疫情帶來的危機與教訓,以發展一種新的模式,讓工作者在承平時候也能彈性評估數位技術和通訊媒介何時、以及如何最好地支持他們的實作和判斷,從而讓工作者與家庭在當下獲益,更能增加面對未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準備性
台灣的疫苗施打政策,爭議至今始終未減。在最新公告的十類接種順位中,前五類及第七類都是職業別,其餘才是中高齡與染疫後可能轉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疾病者。然而,有一類通常不具職業登記、年齡亦多為中高齡的群體,人數其實不多,而且其染疫與傳疫的風險都很高,卻始終未曾進入中央公告的十類優先順位中。
編輯部 #孕婦打疫苗 #疫苗遲疑 #疫苗諮詢 #疫苗資訊平台  經跨黨派立委爭取,指揮中心已在6月22日宣布,將孕婦列為第六順位施打群體,可以自由選擇目前台灣有的疫苗種類(AZ或莫德納)。指揮中心對於孕婦接種的相關建議都含納在兩種疫苗的接種說明簡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整理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的資料
台灣政府對於防疫升級至四級的謹慎戒懼,不可諱言地和經濟的考量有關。遠距上班除了是防疫的重要一環。國外有研究認為遠距工作並不會減少生產力,造成不利遠距工作的因素來自職場的一些作法與工作方式。
上個月底,雲林出現有精神障礙的確診者,因為可能處於發病時意識混亂狀態而有數日無法交代足跡,遂被縣府列為「非常危險個案」。姑且不論疫情中有多少人曾在疫調時刻意隱瞞足跡,甚至提供虛假行蹤,卻從未被冠上「非常危險」標籤,這個案例也突顯出疫情下對精神病人的照護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Thumbnail
今年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S.619號法案,自此《2023年Covid-19病毒起源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3)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法律,使美國政府必須在生效的90天內盡可能解密關於Covid-19病毒起源的所有情報,
Thumbnail
現在的COVID-19似乎已經沒像以前剛出來時那麼可怕,因為致死率較沒這麼高症狀較平常感冒的嚴重一些。 怎說呢 ? 記得0824剛考試完的隔天就覺得喉嚨有點怪,心想 : 不會吧 ! 感冒了?! 0825當天夜裡喉嚨開始作怪,只有喝熱水緩解,想說應該不會這麼碰巧或許哪一天吹冷氣+電風散風太大的
Thumbnail
截至目前為止,完整接種COVID-19 疫苗 COVID-19 1st dose - AZ 沒有發燒,一開始注射的手酸酸麻麻的,後來包含左腳也有酸麻感,一切活動都正常。還變得食慾很好。這樣的情況維持滿多周的。 COVID-19 2nd dose - AZ
Thumbnail
撇除否定科學的持份者,「反對疫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疫苗安全與否,而是疫苗背後的政策......
Thumbnail
很喜歡成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柏齡醫師在這篇文章寫下的一句話(引自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的名著《鼠疫》): 「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 這是成大醫院秉持的「共好」精神,身為小小市民的我,深深引以為傲!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施打疫苗了呢?這一篇來分享自己施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的過程及身體感覺如何了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被親友問到能不能打疫苗,上衛服部網頁看了一下資訊,發現內容很多,大家可能看得有點眼花撩亂,稍微整理了注射前後注意事項。  1. 接種對象 A: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說明》: 這裡指的過敏,是對疫苗或是疫苗裡面藥物成分有過敏史,其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變得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老年人和兒童。以下是一些建議,有助於保護這兩個特別容易受到傳染病影響的年齡組。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疫情大爆發,「RaTG13病毒」(即此前的「RaBtCoV/4991病毒」)越發成為舉世聚焦矚目的存在,各界都確定其為目前已知與大流行Covid-19病毒最接近的「近親親屬」毒株,這也意味著在通關鎮銅礦洞中所發現的9種病毒是世人眼下已知之「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
Thumbnail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冠狀病毒後,出現糖尿病、疲勞或血栓等健康問題的風險可能會持續至少兩年。
Thumbnail
今年3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了獲得國會兩黨支持的S.619號法案,自此《2023年Covid-19病毒起源法案》(COVID-19 Origin Act of 2023)正式生效、成為美國法律,使美國政府必須在生效的90天內盡可能解密關於Covid-19病毒起源的所有情報,
Thumbnail
現在的COVID-19似乎已經沒像以前剛出來時那麼可怕,因為致死率較沒這麼高症狀較平常感冒的嚴重一些。 怎說呢 ? 記得0824剛考試完的隔天就覺得喉嚨有點怪,心想 : 不會吧 ! 感冒了?! 0825當天夜裡喉嚨開始作怪,只有喝熱水緩解,想說應該不會這麼碰巧或許哪一天吹冷氣+電風散風太大的
Thumbnail
截至目前為止,完整接種COVID-19 疫苗 COVID-19 1st dose - AZ 沒有發燒,一開始注射的手酸酸麻麻的,後來包含左腳也有酸麻感,一切活動都正常。還變得食慾很好。這樣的情況維持滿多周的。 COVID-19 2nd dose - AZ
Thumbnail
撇除否定科學的持份者,「反對疫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疫苗安全與否,而是疫苗背後的政策......
Thumbnail
很喜歡成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柏齡醫師在這篇文章寫下的一句話(引自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的名著《鼠疫》): 「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直。」 這是成大醫院秉持的「共好」精神,身為小小市民的我,深深引以為傲!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施打疫苗了呢?這一篇來分享自己施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的過程及身體感覺如何了呢?
Thumbnail
最近開始被親友問到能不能打疫苗,上衛服部網頁看了一下資訊,發現內容很多,大家可能看得有點眼花撩亂,稍微整理了注射前後注意事項。  1. 接種對象 A: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不予接種。 《說明》: 這裡指的過敏,是對疫苗或是疫苗裡面藥物成分有過敏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