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7/10
- 閱讀時間:7:05 - 7:20
- 寫作時間:7:20 - 7:48
- 製圖時間:7:48 - 7:56
-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腦中的放大鏡
有一次國中時,父親某次的訓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感受最大衝擊的一次。雖然訓話的事由我已經不記得,但是印象中父親要送我到外縣市唸書,而當時的我其實非常依賴家庭給我的安全感,在父親說出重話之後。
我站不穩往後退了兩步,也許在別人眼中看來,就只是往後退兩步,但其實當下我腦袋正感受到天旋地轉般的暈眩,我覺得那一刻似乎被剝奪人生最大的安全感,好像從此無依無靠一樣。然而換到大學時期的我,卻巴不得能夠離家越遠越好,甚至想選到外縣市的學校,能夠擺脫家裡的束縛。
常常別人給的建議回饋,經過我們當下的情緒,感受可能就會像原子彈一樣爆發,甚至會像我一樣,在那一刻感受到「絕望」。我們的腦袋會不自覺得把感受「放大好幾倍」,甚至覺得可能一輩子都會受到影響。然而我們回顧過去許多的難關,時至今日來看,是不是常常會覺得當初的自己怎麼這麼蠢,為了小事情而勞心勞力。
如何避免腦中的放大鏡
- 認知自己的當下反應:當我們收到一份回饋建議的時候,是否曾經觀察過自己當下的「情緒反應」或是「習慣思維」,其實我們對於回饋建議的接收,也會有種「慣性反應模式」,先發覺自己的慣性反應模式,就越容易跳脫當下的反應
- 預想最糟的情況:這也是許多人常用的方法,當我們預想最糟的情況,心裡自然就會有所準備,當真實的情況發生的時候,往往都不會是最糟的情況,所以我們自然就比較能夠接受
- 改變視角 - 讓自己成為旁觀者: 要跳脫當下的情緒,有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當作旁觀者的角度,來詢自己的對於這個事件的想法。在「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這本書當中,提供一個非常簡單有效的方式「呼喚自己的名字」,「某某(自己的名字),你覺得對方的回饋建議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應用這個方法很簡單就可以讓自己從情緒跳脫出來,成為旁觀者的角色來看待事情。
- 改變視角-從未來回顧過去:「當下」對我們的情緒是感受最深的時刻, 然而過了十天、十個月或是十年之後呢?當下的事情在人生當中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從未來回顧過去」這也是能夠讓我們擺脫當下情緒的好方法。
關於這個「謝謝你的指教」當中「拆解扭曲之物」篇章, 更詳細的方法,可以參考「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這本書,裡面提供了更多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去控制腦袋中常常會喋喋不休讓我們「加深情緒的小對話」。
其實我之前也很常出現這樣的「腦中小對話」, 就會讓自己處於害怕的狀態下裹足不前,我也開始漸漸養成習慣,使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並且給予自己更為客觀的思維以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