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的價值觀VS社會賦予的價值觀》
今天LINE上高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是他在搜尋另一個同學的相關視頻(也算是一位公眾人物,在他的領域經營得有聲有色)的時候,意外發現該同學也有逛甲甲版的習慣。
雖然會上甲板不代表就是甲甲(只是身為非甲類的人,我也找不到什麼理由要上甲版),但為了廢文的連貫,所以就假設他「原來」也是一位蕩氣迴腸的優質甲甲(純中性,我愛甲甲,甲甲人幾乎都很好相處很好笑)。
然後又掉入了回憶之中(藍色蜘蛛網的波浪轉場效果)…。
那年,還在高三的時候,日子是悶熱的夏天(這麼細的早就忘了,這個鋪陳純唬爛),課堂之上正在上著無聊的地理課。
地理老師是一位綽號橘皮(屁孩對外觀上的戲稱)的基督教信仰者。當天課堂上,不知道她哪根筋不對,上課上一上突然就公開地對著一位個人特質較為陰柔的同學說(男校普通班,當然都男生),「欸欸欸,XX,你要不要承認你是同性戀啊?」(大意大概就是這樣)
「哇靠,這麼機掰?」當時聽到的心中OS。(雖然老師是笑笑地說,但究竟這個笑笑是善意還是惡意,只有本人知道)
然後事隔多年後,前幾年再看到XX的臉書,才發現他真的是甲甲(應該是0號吧,自己人生中怎麼遇到的甲甲都是0號,蕾絲邊都是1號,這比例真是耐人尋味):看到當下除了給予滿滿的祝福,但也突然想起久遠以前自己的反應。
當年會覺得地理老師那樣說很機掰,應該是心裡覺得被認為是甲甲,是件負面的事情。
明明自己覺得同志很OK,但同時又會覺得被說同志是負面的,這是兩種價值觀的衝突:一個是來自於社會氛圍下的建構,一個是來自於自己認為該是如何的。
適逢柯文哲昨天在記者會上,在說明疫情控制時,說了以下這段話:「『廣義家戶感染』不一定是有親戚關係,像是聚在家裡打麻將、同志團體、合租公寓都是問題。真的在社區感染的不多,現在每一個確診案例,盡量擴大疫調範圍,看有沒有可能隔離更多人,也需要很多的篩檢才能抓到一個確診。」
有人說因為是「廣義」,所以「同志團體」可能是「同住團體」的口誤;又如果真的是「同志團體」,是因為同志團體在警戒期間還是有不少案例會聚集在一起做什麼相關活動的籌畫(for解封後)嗎?(其他地方是不常見,但在某一年的同志大遊行之後,之後台北還是常常有同志遊行,只是新聞曝光度少很多)
但這個腦補也說太不過去,除非真的有數據說明同志團體申請在解封後舉辦的活動很多,不然整個國家社會運動的團體這麼多,怎麼偏偏會提到「同志」。
在讓文章繼續下去的前提下,做個假設:柯P也覺得同志很OK。(後續柯P自己說的,自己只是平鋪直敘地說明疫情控制的項目,沒歧視意思)。
當年自己一方面覺得同志很OK,一方面又會覺得被分類成同志不OK,想想後面的價值觀是來自於社會的負面累積;而如果假設柯P也覺得同志OK(中性)的話:
那這種許多人會覺得「刻意提到同志是汙名化」,反映的也算是一種社會價值觀長期累積的負面吧?
同樣的一段話,「合租者」、「打麻將者」的分類,一樣被指出是群聚疫情的可能問題,可是大家都沒什麼感覺,就是因為社會價值觀挹注在「合租者」、「打麻將者」上頭的價值,是一種純粹的中性。
PS:現在打「價值」兩個字,都想到被濫用的「臺灣價值」。
一直覺得社會處理「同志歧視」的問題,其實有點「強化」印痕:越是認為刻意被提到是一種歧視,那本身就會讓歧視(負面)又根深蒂固不少在這個社會價值觀之中(結果要擺脫歧視又要花更多時間),而就是不喜歡同志的人,也更開心隨便講一些話就可以讓同志或同志擁戴者生氣(更火上加油)。
今天就算是說「同志特別容易考100分欸,強」,也相信不少人會覺得「你TM又在搞歧視」。結果,明明是要把同志跟「正面」的事情連結在一起,但站出來反對這種歧視的人,又會把「他們覺得的歧視,所流露出的負面」,又再加了一些到「同志」這個分類之中。
人類社會,只要是相對少數人的分類,像早期的原住民、客家人、外省人,就曾存在被歧視的問題,在年紀頗大的長輩口耳之中,也多少還是可以體會一點點。
不過,至少在自己這一輩,歧視原住民和客家人這件事,也不太是一個課題:因為就沒有歧視了。
所謂的「欸你客家人喔,是不是很小氣」、「欸你原住民喔,是不是都會打山豬」。也只存在迷因世界的一支,現在越來越少客家人或原住民,會因為被這樣說而真正發怒、認為是歧視。
「人生最大的幽默,就是拿自己開玩笑。」
沒事不要特別強調,久了,一代又一代下去,歧視的問題就只會越來越淡。
真正要處理的「歧視」問題,是實質的損害或權利的喪失(缺乏):是美國那種真的會造成損害的歧視,部分警察看到你是黑人,就算你沒有反擊,他就還是要給你逾越法律的臨檢程度和致命的壓制;而「同志歧視」也是,實質上刻意針對個人的言語或肢體暴力,真的造成實質損害,才要把「所謂的」歧視者,好好處理;而前幾年臺灣同志婚姻合法化,也是處理實質問題的很好一個典範,憑什麼異性戀有XX權利,而同志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