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在跟同仁聊天的時候,
我問:「你知道為什麼要認真工作嗎?」
同仁說:「因為要賺錢啊!」
我說:「沒錯,那到賺錢之後,更重要的事是什麼?」
同仁說:「不知道。」
我說:「建立人設。」
同仁問:「那是什麼?」
從二十出頭歲,踏入社會開始工作賺錢,便開始建立了你的”德性”,也是現在常聽到的”人設”-人物設定。我常問單位的年輕人:「你們希不希望得到貴人的栽培?」,得到的答案一定都是肯定的。我接著會再問:「你們有沒有想過,你的主管怎麼看你這個人?你的客戶怎麼看你這個人?有能力幫你一把的人怎麼看你的?」,令我意外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
認真工作的背後動機很簡單,透過工作的過程,你的主管可以看到你的工作表現,來判斷你是不是一個值得交重的人。你的客戶可以透過你的服務過程,來判斷你是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未來,有可能你也會培養部屬,透過之間的工作配合,你的部屬可以透過你的領導,來判斷你是不是一個值得依附的主管。
當然,建立人設的過程,也不是單單只有在工作的過程,只是工作佔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也是我們與大部份人接觸的機會。更完美的詮釋應該是:「認真的生活。」簡單的說,就是你想成為怎樣的人?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追尋,過程要有很多的自我要求、自我提醒、自我定位,慢慢的身邊的人才會覺得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所以有句話說的很好:「你的人生,不是想像而來的,而是透過你的選擇而來的。」
我們常聽到人家說:「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立什麼?大多數人會說:「立業、立家。」其實都不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孔子告訴我們,古人從十五歲開始學習聖賢書,學了那麼多的道理,到了三十歲了,應該要有一套自己的處世之道,也就是立下德行榜樣。所以三十而立,是”立德”。
現代人從大學畢業出社會,到三十歲前,就是在建立良好的品德,也可以說建立個人品牌形象。你是勤奮還是懶惰?慷慨還是小氣?勇敢還是弱懦?聰明還是愚昧?陽光還是陰沉?…這一再再都是你自己給人的既定印象。
為什麼要以三十歲為一個分水嶺?或許就是開始建立自己的家庭,脫離原生家庭獨立自主吧。我認為其實也不是用年紀當分水嶺,而是有成長進步的習慣、會自我要求的習慣,才是真正的分水嶺。只是大部份人出了社會一段時間,便停止學習成長,恰巧符合三十這個歲數而已。
正因為心中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不管是不是在工作或休假,其實都是在自我修煉的機會。其實也不用看成多高的標準,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煉,只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