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查了一下,高盛(Goldman Sachs)是美國四大投資金融公司;安永(Ernst & Young)是位於倫敦的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關鍵字加上LGBT會發現,與美銀美林、摩根大通等金融業,都是近年經常表態推動企業同志友善、並贊助的跨國公司。參與包括台灣的酷影(杰德影音)、香港同運等。
這兩家公司英語維基百科內容相當長,除了歷史、業務內容外,爭議及批評更是汗梁充棟。簡要一下美國跨國投創公司在做的事:除了放款及投資外,也進行到各國做併購、壟斷、對原物料及製造業產品買低賣高、進入政府金控部門(如台灣金管會)破產了還可以拿政府稅收來填洞、避稅(看到名稱有XX島嶼都是用來避稅的)等。一邊收錢一邊貸錢,各業務金流間可以相互轉換做成金融產品。2008年次貸風暴也參與了一腳起因,並且逢低買進又賺了不少。跟著美國對世界的介入("民主歡樂送")跑,與美國利害一致,做多做空都賺錢。除了金融業、投創、人壽業、房地業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外,資訊業在數據計算及資金投注上也可以整合進來。
OK你會說:這干LGBT屁事,哪個公司不為了賺錢,由全球知名公司來帶動國內企業友善同志意願,不好嗎?很好啊,但摸著XX想想,為什麼跨國大型公司(金融業為主)會是贊助東亞各國同運活動的主要力量,對這些公司利益而言誘因是什麼?
伴侶盟倡導的香港案例,正好是極端例子。香港作為外資在東亞流動據點歷史悠久,而這些外資公司的需求講得很露骨清楚:各國國內是否具有同婚福利和反歧視立法,對於全球白領階級是否意願前來工作,是重要變數之一。如果一個加拿大白領主管在國內享有同婚社福,到香港(除了公司內提供外)就沒有了,就降低他意願了。換言之,跨國大型公司介入東亞各國同志運動,是基於全球白領階層「人力流動性」。香港有份拿高盛的錢編輯的文件〈雇主企業友善〉,內文直接提到參與這份文件調查的有40%都是從事跨國金融業。而第一世界跨國資金要將開發中國家陸續卷進來的動力,也是為了維持金融資本主義運作紅利,需要不斷將新的地方卷進資本市場,就和你在台灣購買了南美基金產品差不多意思。
民族國家的國界只是用來阻擋下流人口,對擁有技術簽證的全球這批國際白領人,是沒有任何阻擋的。他們說,金融投創及資訊業,是勞動力密集(翻譯:腦和肝)產業。你想,那太好了,台灣有5%失業率呢,能提供勞動力。但你想,這些跨國公司要的,是全球TOP人材,還是你那5%本來就找不到工作的低端人材呢?爬一下文台灣人怎麼進入這種公司,你必須要是建中北一台大財金系班排名成績前5%,國立中字輩可能還進不去呢,更枉論到國立真遠私校末端了。所以我們同志友善企業對個人意義是,首先你要夠優秀擠入白領國際人的行列。
一言蔽之,跨國企業成為各國同運推力,在進行的是一種促進國內經濟體質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意思是,降低先進人口資金對其它國家的進入阻礙,除了各國解除金融管制外,加拿大擁有的最進步LGBT法律全球應該都要比照才是,降低差異。呂欣潔疾呼表示:「這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無法逃避須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台就業求職。」Fine,但這在社會主義意義造成的效應是:主權國家的保護龔手讓給跨國資本家,跨國公司對國內造成的外部成本(整天跑到別人國家環境汙染或整天壟斷炒作)留在當地,賺到錢又可拍拍屁股走人,也不利建立相對自主的區域性經濟。經濟相對區域自主,除了保護增加自身自主外,在全球經濟危機時也能全身而退。
觀察一下台北同遊,只讓這些跨國公司成為一個"友善企業"隊伍,而國內中小型企業及小型營利單位卻相對地捐不出那麼多錢。這在國內LGBT勞動環境,似乎會造成極化:TOP國際人擁有超豪華福利;而當地弱勢老闆難以有足夠利潤提供福利,要碼乾脆員工標準化(只錄用正常人,降低管理成本),全球代工鏈體質的台灣根本不可能聽跨國財團「人材愈多元增加視角會促進產值」的鬼話;頂多仰賴個別老闆的良心和想法開放,但也面臨市場及利潤壓力。台灣老闆不少都很NICE的,但為什麼捐不出大筆錢,產業問題似乎也是社會主義LGBT運動要關切的一環。
作為台灣同運倡導者和個人,我們可能得想一下,是否全面擁抱這類跨國大型企業的贊助、汲汲營營成為協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