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米養百樣人,如果有人跟你講,某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ooxx,聽聽就好別當真。記者這行也是一樣,如果真的要說記者這種生物有什麼共通性,大概就是表達能力都不差,很會說故事吧。除了這點之外,要說記者有什麼其他的共通性,我看是很難找到的。
記者這個行業常常成為被鄉民嘲諷的對象,但這跟整個新聞媒體產業的生態有比較大的關係。因為產業的狀況不好,我們這行人才反淘汰的情況十分明顯。
因為工作跟人生經驗的關係,在這篇分享中所描述的記者,主要是指財經產業線的記者,而不是跑社會線、政治線或娛樂線的記者。不同路線的記者,因為平常往來的人背景不同,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情況下,表現在外的風格,其實差異還蠻大的。但即便是同一條路線,因為每個人的個性、成長環境跟所學背景不同,所以做人處事的方法也不太一樣。
資訊爆炸降低從業者進入門檻
但總體來說,前一篇提到,新聞媒體就是訊息的搬運工,所以記者每天的工作,其實跟物流業者有點類似。畢竟,記者要知道哪裡有值得搬運的資訊,就跟物流業者要知道貨主的貨在哪裡一樣。不過,在資訊取得越來越容易的今天,知道哪裡有新聞通常已經不是問題,問題是這些新聞是否值得做。事實上,我每天都會收到幾十封公關公司跟政府機關發來的新聞稿,如果我真的要擺爛,或是今天很想當薪水小偷,光是改寫那些新聞稿就能達成公司要求的每日目標了。
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記者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變得很低。以我們公司自己在面試新人來看,只要來面試的人表達能力夠好,會改稿、寫稿,就差不多能及格了。
但能進入這行不代表會留得下來。以我們家為例,因為我們是關注科技產業動態的媒體,所以真的要做好這個工作,一開始得花很多心力去補強電子電機相關的基礎知識,等到這些基礎知識稍微完備一點後,要進一步看產業發展,就得去讀一些經濟學跟財務、企管相關的書。這就是我們這行會出現人才反淘汰的關鍵因素之一:試想,一個稍微有點電子電機概念(大概高中理組程度就可以了),然後還有經濟、財務、企管相關知識的人,會留在我們這行,領一個月三四萬的薪水嗎?相信我,這種人很少很少。
人才反淘汰嚴重 老江湖未必很厲害
因為記者這個行業的待遇很糟,所以很多人是把記者當作職業生涯的跳板,遇到更好的機會就會離開,因此這個行業的主力從業人員永遠都是資淺的年輕人,能爬上主管這個位子的,則大多是年資到了的老屁股,還有少數對這個工作真的超級有愛,即便低薪也ok的熱血中年。
也因為這個行業的中階主管,大多不是靠能力上位,而是時間到了,更老的老屁股退下來之後,才撿到中階主管的位子,所以我聽過好幾個超級匪夷所思的媒體長官。比如說,有一個主跑電信業的記者,有一天深夜被自己的長官call,因為長官家裡的固網斷線了,所以要這個跟種花電信有在往來的記者去跟種花施壓,趕快把長官家裡的網路修好。
哈囉?網路故障申告的電話號碼就貼在數據機上,不自己打電話去排修,找記者去跟電信公司施壓?這個小故事聽起來很荒謬,但卻是真實案例。後來這個記者同行在這家媒體沒待多久,就跳槽去其他地方了。而聽說這位超神奇的長官,至今還是在那家媒體活得好好的。
拉拉雜雜講了這麼多,回到記者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我們這行也是各種人都有,但因為產業環境十分惡劣,所以做這行的人,通常心都不在這行,只是因為種種機緣巧合,暫時在這邊販賣自己的說故事能力罷了。至於這個行業的中階主管,也未必是因為自己跑新聞的能力夠好才能當長官,更多的是年資累積到了,加上一點運氣而變成年輕記者的長官。
媒體識讀第一步:認清報導產出者是誰
所以,大家在看新聞的時候,請記得,這些產品的生產者,就是一群很會說故事的人。至於這個故事的品質是否卓越,老實說生產者不一定在乎,生產者的管理者也未必有鑑別的能力。結果就是新聞這個產品一直被罵,做這行的被嘲諷成小時候不讀書的人。我不會說這些對媒體產業跟從業人員的負面評論有失公允,也沒打算辯駁,因為爛人爛事是真的很多,但這個行業的爛,還有從業人員所表現出的水準會低,背後有更深層的結構性因素。
也因為這樣,很多從事媒體識讀教育的人,一開始都會講,看到一篇新聞,要先看這個記者是誰。我自己也是一樣,每天要看的新聞實在太多了,真的要每篇都看,絕對是看不完的。但有些記者的新聞,我一定會優先看,因為我知道這些記者是有熱情跟使命感,才會留在這個行業的人,至於那些來來去去的小朋友,他們寫的東西,老實說我也不忍苛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