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 30 年前黨國時代的教育下,「中華民國」的版圖相較對岸版本,因為多了那塊如同番薯的外蒙古,而形成了秋海棠的形狀,那個年代的台灣人,總認為辛亥革命建立的中華民國,完整的繼承了大清帝國的版圖。
今天,舉世都知道蒙古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蒙古人跟漢人在文化跟歷史上有根本的差異,然而,卻還有很多人都誤以為,外蒙古獨立是 1949 年以後,中華民國在大陸崩潰的產物。甚至如今在某些華人心中,仍認為蒙古是自古便屬於中國的神聖領土,中國應該要「收復蒙古、一統華夏」。
歷史上的蒙古地方
回顧歷史,蒙古地方的政權與民族,一直都是中原漢民族王朝的頭號敵人。漢朝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宋朝的蒙古等等,自古以來,都與中原民族呈現對抗局勢,是漢人政權主要的外患。在中世紀以前,僅有唐朝曾經短暫的征服過這片土地,但不過短短 50 年,又復國將漢人政權擊退,繼續維持草原民族與農耕民族的對抗之勢。
那塊土地的歷史,只有三次與中原漢王朝在同一個政權下,一個是上述提到的唐朝,另外兩個就是元朝跟清朝。元清本質上是騎馬民族,屬於「
征服王朝」──許多觀點認為,當時的漢文明是處於「亡國」的情況,而唐朝如同方才提及的,僅短暫征服過 50 年,因此對於唐朝本身嚴格說起來究竟算不算「漢族王朝」,學界也有辯論。
但是這樣明明在歷史上、民族上都與中原漢人政權差異相當大,同時有千年世仇的土地,卻也花了數百年,才從「中原政權」脫離,真正獨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元朝的殘軍敗將,在元順宗的帶領下回到老家蒙古,建立了北元與明朝對抗,其後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大部,這兩部分分合合,與明朝也是一下和平一下打,直到了努爾哈赤,透過滿蒙兩族聯姻、聯盟的方式,將蒙古歸入大清統治。
辛亥以後,被抹去的的蒙古記憶
辛亥革命以後,不管是國民黨或者共產黨,皆鮮少提及蒙古──這個一直被中原政權邊緣化的地方,彷彿不存在於民國史。
事實上,蒙古在辛亥革命發生不到一個月內(1911 年 12 月 1 日),就宣告從大清帝國獨立,建立了藏傳佛教為統治基礎的神權國家「博克多汗國」,這個近代第一次獨立的蒙古國,比中華民國還要早誕生了一個月。然而這個新生的蒙古國,不到一年就在袁世凱與沙俄交涉,堅持中華民國必須繼承所有大清領土下,被中俄兩國給「搓掉」了。
1915 年,在軍事上無法與北洋政府對抗,加上沙俄的妥協,中俄蒙三方簽訂了協約,承認中華民國對於蒙古的宗主權,蒙古作為民國體制下高度自治的政治實體存在,名義上屬於民國。
這時實際統治著蒙古的博克多汗,是一藏傳佛教的轉世活佛(就像達賴喇嘛),博客多汗在蒙古進行了政教合一的神權統治,這讓當地的蒙古貴族十分不滿,為了奪權,這些王公們開始與北洋政府勾結,邀請了北洋政府派兵推翻博克多汗。
博克多汗。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19 年,北洋政府派遣徐樹錚領導新組建的「西北邊防軍」4 千人(後增兵至 1 萬)進軍外蒙古。同年 10 月,蒙古被徐樹錚完全控制,這時與北洋政府勢不兩立的孫文還因此事發起賀電,恭賀北洋政府武力收復蒙古,其功堪比「班超」。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也順勢撕毀《中俄蒙協定》,收回外蒙古高度自治的權利,直接由北洋政府統治。
而徐樹錚意圖在蒙古實施漢化的統治,激起了蒙古族人更大的不滿。蒙古族人為了驅逐這些外來的統治者,又聯合了沙俄白軍的將領
羅曼 · 馮 · 恩琴進入蒙古,擊退北洋政府的軍隊。北洋政府真正統治蒙古只有短短兩年,不久,蘇聯紅軍也進入蒙古,擊退的殘餘的沙俄白軍,自此新生的蘇聯開始控制蒙古,建立了人民政權,但仍讓博克多汗作為君主。
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
1924 年,博克多汗過世,在蘇聯扶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時候的國民黨,仍在南方一角,還沒有控制全中國。而不管是這時候的北洋政府,還是之後名義上統一中國的國民政府,都不承認這個蒙古國,稱之為「偽蒙」,當成外國勢力在中國扶植的數個魁儡政權之一。
隨著日軍侵華,這個在蘇聯扶持下的蒙古,也捲入了這場戰爭。1939 年,日本假借滿州國與蒙古之間的衝突,跟蘇俄打了一場「
諾門罕戰役」,然而蘇聯的實力仍在日本之上,日本關東軍戰敗,這場戰役也讓日本不敢再挑釁蘇軍,維持了 8 年的和平,蒙古在這段時間維持了獨立,沒有捲入「八年抗戰」。
二戰結束後,忙於與共產黨內戰的蔣介石,為了爭取在 8 月行動中,已經完全掌控東北的蘇聯之中立,在 1945 年 8 月 14 日,派了王世杰簽訂《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用給予外蒙古獨立公投的機會,換取蘇聯不支持中共在境內的武力擴張。
終於,早就從中國實質獨立 38 年的蒙古,透過這場獨立公投,正式從中國脫離。隔年,中華民國也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然而這個中華民國政府卻在隨後短短 3 年,敗退台灣。而已經退居小島國民黨政府卻以蘇聯違約在先,不承認《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否定蒙古的實質獨立地位。
從否決入聯,到終於承認
1946 年,已經獲得共產陣營普遍承認,而且已經實質獨立近 40 年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要求加入聯合國,卻被當時佔有中國代表權的國民黨政府否決。此後數年,每當蒙古要求進入聯合國,中華民國都以各種理由阻饒,讓蒙古入聯的提案連安理會都進不了。
到了 1955 年,蒙古加入聯合國的案子終於進了安理會,卻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次動用否決權,理由是:「蒙古是中華民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蒙古屬於中國的一部份。」
1961 年,離 1911 年宣布從大清獨立已經有 50 年,蒙古終於進入聯合國。原因是美國怕非洲國家支持的蒙古被「民國」否決的話,這些非洲國家憤怒之下可能轉而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因此在美國的壓力下,國民黨代表放棄表決權。
對此,蔣介石認為是,為了防止「匪偽」進入聯合國的必要犧牲,取得了「迂迴的勝利」,但是對「偽蒙」加入聯合國,則深感遺憾。一直到 2002 年,這個「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部,才終於承認蒙古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2012年,陸委會才正式宣告,蒙古不存在於中華民國憲法的固有疆域內。
隨著 2017 年的行政院組織改組,裁撤了蒙藏委員會,蒙古國才真正被「中華民國政府」當成一個實質的國家,改以外交部作為對口單位。
然而,時到今日,仍有許多海內外華人,認為「蒙古獨立」,是中國歷史上的國恥大辱,網路上有不少評論,仍持續追究當年使外蒙古獨立的相關人等的「罪孽」。
不管是北洋時期的各地軍閥,還是已經敗退播遷來台的國民政府,他們本身與統治下的人民都深深認為──蒙古屬於中國,而且是自古屬於中國。但那個時代有這樣信仰的人,往往連蒙古首府
烏蘭巴托在地圖上的哪個方位,以及蒙古的歷史都全然不知;而這樣的往事,最終也只是成為歷史上的一個奇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