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綽號現在還有人在叫嗎?還是被另個綽號給取代了呢?
最近申請一些帳號平台,資料欄裡有一欄位是要輸入申請者的「暱稱」。且這欄位通常一定要寫,不寫還不給申請。
通常我都是直接把本名填一填趕快申請趕快通關。但今天我面對同一欄位時,決定仔細思考一下,從小到大,我到底有過哪些綽號。然後擠出了兩個:「章魚」和「齊曉」。
「章魚」這個綽號大概是從國中高中開始的吧。真正取代本名的時期是在高中,大學時期只有少數幾個比較好的朋友會這樣叫我。碩士班時期只剩一位日本同學知道我有這綽號。因為我向她搭訕時為了讓她留下鮮明的記憶點,就直接以「我叫 Tako」來自我介紹。於是,從彼時到今天,我們彼此在線上聊天時她也一直以「Tako桑」來稱呼我。還加敬語呢。
會被叫章魚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會擠出一張「章魚的臉」— 鬥雞眼加嘟嘴。其實這表情每個人都做得到。不信的話各位看倌可以自己試一下再自拍下來看看。
第二個綽號「齊曉」是我現在的同事們在叫的,但不是他們取的。這樣講可能看不懂,所以我補段故事:有一次同事們一起去餐廳吃飯,點餐方式是跟服務生說需要的餐點以及自己的名字。過一會,送餐點的服務生送來餐點並叫我的名字時,服務生喊:「洪...洪齊...曉?齊曉先生您的餐點好囉!」
「齊曉?」
「三小?誰啊?」
「阿幹是在叫我吧?」
「應該是叫啓堯吧?」
「啊抱歉,是洪啓堯先生。抱歉抱歉。」
然後從那之後,就有一個同事就一直齊曉齊曉地叫。起初我不是很喜歡這個綽號,但也沒特別去反抗。久了,我就被叫齊曉了。
不過,真要我選一個綽號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被叫Tako,或是章魚。畢竟這綽號乘載了許多熱血、羞澀又青春的回憶。現在會以Tako這綽號稱呼我的,只剩我的高中同學們、比較好的大學朋友,以及那位正在印尼當志工的日本同學惹ㄅ。
大家小時候的綽號,長大後還有繼續使用嗎?還是隨著成長環境的改變,被其他綽號給取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