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宕多年的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終於在2022年3月開始試營運,預定在7月正式啟用。這座表演藝術的專用場地早在18年前的2004年就有初步構想,但在2009年才完成設計,2012開工,原訂2015年啟用。沒想到這一拖,就是整整7年的歲月。
緣起:來讓臺北市邁向國際吧!
2004年5月,馬英九時代的臺北市政府提出了
「臺北藝術中心」的構想。當時距離國家兩廳院1987年啟用已經整整17年,不但容量不堪負荷,而且臺北市表演藝術場地顯然遠遠落後香港、新加坡、首爾、上海等「東亞一線城市」,但陳水扁時代的中央政府有意把國家級場館設在臺北市以外的縣市,或許基於這個背景,於是臺北藝術中心從一開始就是個臺北市政府自己提出的計畫,而非行政院或其轄下文化建設委員會(即文建會,現在的文化部)的計畫。
當時北市府的構想是在今天臺北兒童新樂園的5公頃用地上,以BOT方式引入約100億元新台幣的民間資金,興建一座複合式的藝文設施,當中包含1500席的音樂廳、700席的中型戲劇廳、1000席的舞台、表演圖書館、排練場、管理中心,以上設施加上停車場約有15萬平方公尺,約4.5萬坪。至於BOT業者則能夠得到25萬平方公尺、約7.5萬坪的樓地板,允許經營餐廳、影城、辦公室、零售、國際旅館、健身房。你是否感受到驚人的既視感呢?臺北藝術中心的開頭簡直就和同樣多災多難的
臺北大巨蛋一模一樣!唯一的差別是,馬英九未能在卸任臺北市長前完成此案的BOT簽約,於是到了2006年底,接任臺北市長的郝龍斌有了自己的全新規劃。
設計與動工:郝龍斌時代的進展
2008年7月,郝龍斌時代市政府提出了
新版的臺北藝術中心規劃。首先,因為美崙公園旁那塊地確定要作為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的新址,於是臺北藝術中心另外尋覓鄰近土地,相中的就是捷運劍潭站正對面這片2公頃左右的機關用地。由於面積縮小,郝市府的版本改為市府自建,硬體內容也聚焦在表演場地上,就是現在看到的1500席大劇院及兩座800席中型劇場,預算縮減為新臺幣38億元,但其中有高達5億7000萬元用於設計,創下了臺灣公共工程的最高比例。
2009年1月,市政府宣布庫哈斯(Rem Koolhaas)創立的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勝出,當時的設計就是現在看到的版本,不像大巨蛋從當初從設計圖到實際建築還發生了各種魔改。也就是說,那顆「球形鏡框式劇場」是設計階段就有的建築亮點。
有了設計圖之後,臺北藝術中心卻無法馬上動工──因為原址上還有個士林臨時市場!士林臨時市場是士林公有市場改建計畫的一部分,當時部分地下化的新市場尚未完成,於是臺北藝術中心只能排隊。直到2012年2月士林臨時市場拆除完畢後,臺北藝術中心才正式開工。
截至郝市府最後一年的2014年8月,臺北藝術中心已經完成上梁典禮,眼看就要成為下一任市長的輕鬆剪綵的現成政績。但沒想到這棟具備雛形的建築,卻成為柯文哲市府的惡夢。
延宕與再發包:柯文哲的第一任期
2014年12月柯文哲市府上臺後,將「臺北藝術中心」更名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其實如果看這座設施的英文名稱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會知道這其實是正名:加上「表演」二字,才不會和臺北市內其他藝術相關的機構混淆。
2015年,承包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理成營造就已經發生工程延誤;截至2016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在柯市府不願追加預算的狀況下,於同年11月宣布倒閉。本來應該理所當然的「財政紀律」,狠狠撞上了私人企業入不敷出就是會倒閉的現實。柯市府直到2017年7月,也就是理成倒閉的8個月後,才以分標的方式進行發包,外牆部分由雙喜營造得標並於8月復工。這一停工就是9個月的延宕。雖然外牆已經標出,但內裝的發包卻不順利,在2018年7月才由安倉營造、泰創工程及旭冠電機等共同承攬、9月復工,距離理成倒閉已經1年10個月。在這個過程中,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也因為重新發包、原物料上漲等因素,預算攀升至新臺幣67.5億元,比郝市府當初的預算貴出30億元,合計預算已經接近南港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邁向啟用:柯文哲的第二任期
柯市府在2018年11月連任成功,12月展開第二任期。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受到外牆與內裝進度不一致的影響,雖然外觀早已成形,卻遲遲無法啟用,直到2021年,內部都還是工地狀態,僅能在「白晝之夜」、「打開臺北」之類的特殊活動簡短亮相,還無法真正啟用。
直到柯市府第二任期的最後一年‧2022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才終於走到「試營運」這步。試營運是從南港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立的SOP:新建場館完工後並非直接啟用,而是循序漸進的測試各項功能並逐步增加同時在場的人數,讓負責營運的獨立營政法人能夠應付真正啟用之後的考驗。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試營運期程長達兩個月、多達數十場售票與免費演出,並在試營運期後設有兩個月的改善期,接著才在7月正式開幕。比起試營運與正式開幕強碰COVID-19疫情襲擊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國內已經大規模施打疫苗的狀況下,擁有一個相對安全的開局。
但這座「十年磨一館」的表演藝術專用場地,應該還是必須等到邊境解封、外國觀光客回歸之後,才能達成馬市府當初設想的「臺北文化地標」機能。在那之前,只能專注在分攤國家兩廳院的節目,以及進一步培養國內民眾進場看演出的習慣。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設計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絕對不會是「普通」。這座狀似皮蛋豆腐的建築,實際上是建築師庫哈斯從鴛鴦鍋得到的靈感。鴛鴦鍋的形狀有點像太極,核心精神是把不一樣的素材融合在一起。以當時郝市府開出的規格,參賽的建築師必須把
一大、兩中的表演廳拼湊在一起,而庫哈斯的設計是選擇把「舞臺&後臺」的方塊當作核心,往三個方向「長出」觀眾席:往南方延伸的是大劇院觀眾席(1500席),正下方就是基地內主要的廣場;往東方延伸、正對捷運劍潭站的是球劇場的觀眾席,也就是那顆「球」(800席)。往北方延伸、位在大劇院正對面的,則是實驗劇場藍盒子(800席)。其中,大劇院和藍盒子還可以「打通」,變成一個2300席、舞臺100公尺的超大型劇場。從開箱影片看起來,這個模式的舞臺會非常狹長、觀眾席位在兩端,實際使用情境相當令人好奇。
從二樓大廳往捷運站的方向看,波浪狀玻璃讓人想起臺灣公寓的遮雨棚。裝飾用的圖案是大劇院的識別符號。攝於2022年3月。
大劇院的客席數與國家戲劇院幾乎相當,比高雄衛武營的戲劇院(1254席)稍大,但比2000人等級的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的歌劇院&音樂廳稍小。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雖然不是音樂專用場地,但大劇院的樂池全開時能夠容納120人,也就是華格納歌劇所需的規格,會是大劇院的重要特色之一。大劇院的另一個特色是「非完全對稱」的設計,但這需要在觀眾席親身感受。
從捷運劍潭站月台看到的方塊就是大劇院的觀眾席。攝於2022年3月。
最有存在感的球劇場是「鏡框式劇場」:球體觀眾席嵌入建築本體的「開口」就是舞台面對觀眾席的開口,這創造出一個比一般拱門型舞台結構更完整的「鏡框」,觀眾更容易覺得自己是身在舞台的世界以外,從那座球形的「太空艙」一探舞台上的究竟。
藍盒子則是「黑盒子劇場」:場地內沒有固定的舞台和觀眾席,演出者有最大的自由度安排表演。至於「藍」則是得自庫哈斯貫串整座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主色‧藍!其實不只藍盒子,大劇院、球劇場也都是藍到讓人暫時忘記外面多彩又喧鬧的士林(不過這僅止於觀眾看到的部分:如果你是工作人員,後臺等區域的主色是綠色)。
這三座表演廳的容量與流行音樂的場地相比確實不大,但對於講求「肉眼看見真人」的表演藝術來說,已經差不多到人眼視力的極限了。然而因為設計上是以「鄰近舞臺」優先、壓縮了觀眾席的空間,於是就連最後面的觀眾都有相對良好的視野。至於是否會感到過於擁擠,其實要看觀眾的標準:歐洲那些19世紀啟用的表演廳,觀眾席可是窄到膝蓋頂前排、兩肩快要靠在一起的程度啊。
如果你不是觀劇咖,也有專屬路徑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最特別的設計,其實不在上文介紹的範圍內。在大廳中央有一座向上的電扶梯,既不是給入場觀眾用,也不是給工作人員用,而是「參觀專用」。待啟用之後,將會以定時導覽的模式讓遊客進入,路線穿梭在三座劇場的後臺之間,可以看到其他表演設施難以看到的景象。除了真實的觀眾席和後臺,參觀迴路還會有其他虛實展示,讓遊客能夠更深入認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從開箱影片的畫面來看,整條參觀迴路的容量真的不大,加上全導覽的設定,可以想見在開幕熱潮期間會是大排長龍的景點。但必須要有心理準備的是,參觀回路有相當比例只有樓梯,完全是「有障礙設施」,除了考量排隊之外,也需要評估自己的腳力。
參觀回路結束在頂樓的公共空間,該處既是觀景臺也有販售餐飲,不管是不是表演的觀眾,這裡都很適合當作士林行程的一站──前提當然還是等開幕熱潮過後。
建議你搭捷運或公車來
擁有3100席觀眾席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只有200個汽車停車位、353個機車停車位,用最少乘車人數算只佔不到18%,就算用最多乘車人數算也只有55%,顯然是設定多數觀眾使用大眾運輸前往。其實早在郝市府規劃階段,周邊里長們對這座設施的陳情就只聚焦在「停車」,希望能納入周邊居民的停車容量,但郝市府規劃出來的這個數字只包含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自用,完全不包含「敦親睦鄰」用。郝市府這麼不願意增加停車位,除了預算和時程的考量以外,或許也和與停車場同樣位在地下一樓的隔震系統有關。另外,限縮停車位總數也能降低散場期間對周邊道路交通的衝擊,或許更有助於這座大型設施通過環評。
無論原因為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捷運劍潭站只隔著基河路,還有免等紅綠燈的地下道,不管是搭捷運還是公車來,都非常方便。如果一定要自駕,建議事先查詢空位數量或有停在周邊停車場再走過來的心理準備(隨便都比捷運站還遠!)。
尾聲:臺北成為「亞洲一流城市」了嗎?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從構想到啟用花了18年。如果換算成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生涯,已經不知道辜負多少本來能夠在這裡讓成長或發光的工作者。柯文哲市長在試營運啟動當天對記者說,希望這座硬體能夠提升臺北的表演藝術。不過硬體畢竟只是的起跑點而已:表演藝術工作者如何使用、企劃者如何吸引觀眾購票進場、一開始進場的觀眾如何把熱潮轉化成習慣,每一步都是考驗。
比起歐美已開發國家,臺灣對「買票進場看表演」仍然相對陌生,這關係到消費習慣與生活風格,不太可能因為一座設施啟用就忽然改變。但改變終究必須從第一步開始,或許家人間、朋友間的口耳相傳,能夠讓越來越多人願意試試看、愛上看表演。這些日積月累的變化加總起來,才會讓臺北成為一座不一樣的城市。讓城市偉大的是居住其中的人,而不是那些會老會壞的硬體。
臺北現在或許還不是亞洲一流城市,但應該已經在正確的道路上。
從3月11日到5月1日是試營運期間。攝於2022年3月。
(本文完)
感謝閱讀,希望你喜歡、甚至有所收穫。 歡迎追蹤帳號、以及訂閱我們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