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道歉:走出霸凌的陰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幾年前,小學同學琳達熱心透過各種方式,嘗試聯絡散落在臺灣各地及海外老同學們,邀約大家加入她所創建的小學同學Line群組。幾個月下來成效良好,群組人數逐漸增加,老同學們在群組熱情交流,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則新訊息,好不熱絡。

有一天,琳達邀請一位名稱為吉姆的同學加入群組,頭像是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男子,看長相實在想不起他是誰。

過了沒多久,這位同學自報姓名,他說他大學畢業後去美國讀書,留在當地成家立業,目前在電腦公司工作,很開心琳達透過一位共同朋友聯絡到他。

看到吉姆的名字,我想所有同學大概都跟我一樣,立刻想起吉姆在小學的外號,還有當年的模樣,當然還有關於他的故事。



小學四年級,教室外走廊,中午休息時間。

我們班那時有四十幾位同學,男女各半,中午大家吃完自帶便當,有些同學趴在教室桌上午睡,其他同學在教室外走廊玩耍。

「小妹!過來!我要聽你唱《鳳陽花鼓》!」說這話的男生是肯恩,他是班上最調皮搗蛋的同學,肯恩和另一位同學雷蒙幾乎每天都會在一起作弄吉姆。

吉姆是個圓臉戴眼鏡胖嘟嘟的男生,長相秀氣,說話細細尖尖的聲音,肯恩幫他取了小妹這個外號。

「為什麼我要唱給你聽?」吉姆氣呼呼對肯恩說,臉龐漲得通紅。

站在旁邊的雷蒙推了吉姆一把,他學著吉姆聲音高聲唱著:「左手鑼,右手鼓,手拿著鑼鼓來唱歌,⋯⋯」。

肯恩接著學吉姆敲鑼打鼓很誇張的唱下去,吉姆看起來很窘,好像有點想哭的樣子,肯恩和雷蒙見狀更加起勁,繼續你一句我一句逗弄吉姆。

類似這樣的場景當時經常發生,同學們幾乎都見怪不怪。還記得有一次上課鈴聲響起,吉姆跌跌撞撞快步走回教室,制服上沾滿泥土,看起來好像曾在操場泥巴地跌倒,過不久肯恩和雷蒙從教室後門進來回到座位,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



同學們紛紛對剛加入群組的吉姆表示歡迎,到了下午,雷蒙在群組發了這則訊息:

「吉姆你好,我是雷蒙,你應該記得我吧!這些年每當想起以前在小學,我對你曾經有過很多不禮貌的言行,感到十分慚愧。我想對你說聲對不起,希望你能原諒我。」

雷蒙發了這則訊息之後,群組突然安靜下來,大概由於時差關係,在美國的吉姆未能及時回應,其他同學此時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大家都選擇了沉默。

過了好久到了深夜,我們看到了吉姆的回覆:

「雷蒙你好,好久不見,小學的事已經過了很久,雖然當時非常難過,內心受到折磨,但是我已經走出來了。我現在過得很好,歡迎同學們有空來美國找我,謝謝你的心意!」

同學們應該都想到當年另一位主角肯恩還沒有出聲,不過肯恩一直等到次日才發出一則訊息:

「吉姆,我是肯恩,昨天看到你加入群組,我有話想對你說。現在我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他剛好是我們當年的年紀,兒子在學校面對同學霸凌,回家向我哭訴。我回想起自己以前對待你的方式,心中不安,非常自責。我也想跟雷蒙一樣,請你原諒我過去的作為。」

吉姆回答得很快:「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我們人生繞了半圈在群組再度相會,這是難得的緣份,我們都要開開心心過生活才對。」

看到三位同學盡釋前嫌對話,同學們放下心來,群組又回復往日熱絡互動的景況。



我私下發了訊息給吉姆對他說:「其實,我也想跟你道歉。」

吉姆發了一個笑臉貼圖對我說:「我們以前相處很好,幹嘛道歉呢?」

我回答說:「那次你滿身泥巴回教室,下課時我看到你趴在桌上流眼淚,當時我應該給你遞上手帕表達關心,但是我並沒有這麼做。」

吉姆跟我分享他當時的心情:「那天肯恩和雷蒙在操場一直推我,我不慎摔倒,雙腿都擦破皮,到下課時間我終於忍不住哭了,其實倒不是為了身體疼痛,我只是感到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看到吉姆這麼講,更加懊惱當年的冷漠:「吉姆,對不起!那時如果每個同學都幫你一下,我想你的日子應該會好過很多。」

吉姆回答我:「謝謝你這麼說」,然後發了一個愛心貼圖。



在那個沒人瞭解什麼是霸凌,更不知道什麼是性別平權的年代,像吉姆這樣天性比較柔弱的男生,很自然成為像肯恩、雷蒙這種血氣方剛的小男生們欺負戲弄的對象。

除了幾位女同學跟他還算友好之外,當年的吉姆在班上沒有什麼好朋友。他上課無法專心讀書,每天總會受到肯恩、雷蒙打擾。只因為他具有與眾不同的個人特質,吉姆的小學生涯都在內心煎熬中度過。

當年老師和同學們似乎都認為吉姆和肯恩、雷蒙的互動,只是男生之間鬥嘴打鬧而已,從來不會多想什麼,也無人出面告誡肯恩、雷蒙,禁止他們對吉姆不斷騷擾。

沉默的大多數其實也負有道德責任。

吉姆的故事總算有個完好的句點,他終究走出了痛苦,在美國努力開展新生活,也得到了遲來的道歉。

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小吉姆們該怎麼辦呢?暗夜的眼淚有誰為他們擦拭呢?內心的無助有誰能夠體會呢?


[本文為真實事件改編,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名字均為化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真是…其實不止吉姆的老師跟同學吧?或許連他的父母都不覺得那有什麼。以前村子裡也有一個溫柔漢,我記得就常聽他爸媽在吼~你不會打回去嗎?孬種!這時我家族遺傳雞婆的外公就會出現,好啦!好啦!孩子嘛!以致於我完全弄不懂?被欺負到底是誰的原因?好像…最後變得…是那個溫柔漢自己的問題?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3
林燃(創作小說家) 辛苦了,送上鮮花🌹還有美酒🍷!❤️
莫絳珠-avatar-img
2024/05/21
唏噓啊沈默的大眾,不少時候都是抱著不想摻和的、不想惹禍上身的想法。出於自衛心態,不能說錯,但如果多一點雞婆插手的人,惡霸也許就會收手。我想起我國中班上也有一位個子小、個性比較弱的男生被一位個子也小的男生霸凌。因為霸凌者的江湖氣息,大家都沈默,偶爾因為太過頭了,有個子高的男生會出聲制止。有回,午休時,霸凌打得厲害,班上無人出聲。最後是我和一位大姐頭異口同聲出聲罵人才停下。可是這種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我大概還是沒法每次都有勇氣做。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2
莫絳珠 看到學妹在國中的時候和一位大姐頭同聲出聲制止霸凌行為,非常佩服!在那個年紀敢於拔刀相助需要極大的勇氣,請接受我的敬意。就像你說的,沉默的大眾大多抱著不想惹禍上身的想法,但是世界上如果多一點雞婆插手的人,我想惡霸真的就會收手,社會上也會少很多這種不幸事件。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5/22
不知為何看完這則故事,腦子突然有句話「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是不表示我願意原諒你。」這好像是當自己是個被霸凌者角色突然發出的心聲,雖然我還是覺得故事中大家都獲得了原諒是最圓滿的結局。只是我想起幾部看過的霸凌電影,突然覺得被霸凌的人完全可以選擇不原諒,選擇原諒的人真的就是很善良的人,所以文青大哥的同學是個很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人生不會一直是在黑暗裡的。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2
Emma Tsai 老實說,吉姆接受了霸凌者的道歉,但是他心中倒底怎麼想,我們不得而知,可是我相信他心中的確選擇了原諒。因為就像你說的,「善良的人,人生不會一直在黑暗裡的」,我相信吉姆的內心有光明,如果他沒有真心原諒,那塊黑暗不會消失,內心也不會真正光明。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4/05/22
德哥的故事真切得讓人百感交集。很慶幸生命如此溫柔的讓過往有機會盡釋前嫌,也很感謝命運安排你們的同學吉姆所擁有美好的品質與生活,讓大家能夠安下對過往的不平安。另一方面(當然惡意傷害他人本身是不可取),也很佩服願意直面自己造成對他人的傷害,且勇敢地、願意真摯地道歉之人。最後,感謝德哥以身作則,「沉默的大多數其實也負有道德責任。」為小吉姆們點亮一盞明燈。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2
閒人|Kuiza 我做為整個故事的旁觀者,其實也是百感交集。腦海中還記得這三位當事人童年時候的模樣,也記得當年吉姆淚汪汪可憐的樣子,但是現在成熟的他們,居然能夠直面過去種種,理性認錯及大度原諒,的確讓人看到人性的希望。至於我們做為旁觀者所學習到的功課,就是沉默也有沉默的代價,所以我們要鼓勵自己更勇敢一點,對於是非對錯更敏感一點,這樣才能當小吉姆們的明燈。
Unclebigrun-avatar-img
2024/05/21
言語與冷暴力兩種霸凌往往都被忽略也是一種霸凌,但人們一致認為只有暴力才是霸凌,但言語與冷暴力才是傷人最重的😩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2
Unclebigrun 我完全認同跑叔的意見,暴力當然不可取,但是言語和冷暴力同樣傷人。甚至從某種角度來看,身體的傷痕可以逐漸癒合,可是心裡的傷痕會需要更久時間,甚至無法癒合。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2.0K會員
163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老同學的專屬閒聊社團、每月不定時更換社團群組連結 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被踢掉就無法在+進 所以以下規範務必遵守: 1.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2.友善討論並禁止辱罵、人身攻擊等字眼 3.禁止發布陌生連結、外部廣告等等 以上項目煩請遵守,如有
Thumbnail
這是老同學的專屬閒聊社團、每月不定時更換社團群組連結 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被踢掉就無法在+進 所以以下規範務必遵守: 1.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2.友善討論並禁止辱罵、人身攻擊等字眼 3.禁止發布陌生連結、外部廣告等等 以上項目煩請遵守,如有
Thumbnail
幾年前,小學同學琳達熱心透過各種方式,嘗試聯絡散落在臺灣各地及海外老同學們,邀約大家加入她所創建的小學同學Line群組。幾個月下來成效良好,群組人數逐漸增加,老同學們在群組熱情交流,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則新訊息,好不熱絡。 有一天,琳達邀請一位名稱為吉姆的同學加入群組,頭像是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男子
Thumbnail
幾年前,小學同學琳達熱心透過各種方式,嘗試聯絡散落在臺灣各地及海外老同學們,邀約大家加入她所創建的小學同學Line群組。幾個月下來成效良好,群組人數逐漸增加,老同學們在群組熱情交流,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則新訊息,好不熱絡。 有一天,琳達邀請一位名稱為吉姆的同學加入群組,頭像是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男子
Thumbnail
這是老同學的專屬閒聊社團、每月不定時更換社團群組連結 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被踢掉就無法在+進 所以以下規範務必遵守: 1.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2.友善討論並禁止辱罵、人身攻擊等字眼 3.禁止發布陌生連結
Thumbnail
這是老同學的專屬閒聊社團、每月不定時更換社團群組連結 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被踢掉就無法在+進 所以以下規範務必遵守: 1.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2.友善討論並禁止辱罵、人身攻擊等字眼 3.禁止發布陌生連結
Thumbnail
春節結束,也迎來學校開學潮。 前幾天看到臉書有網紅和孩子表示,“體恤沒能力出國的同學必須刻意保密”一事,我當時看到超不以為意,剛好今天臉書又餵養我一篇來自於另一臉書網紅的反駁文,讓我深有同感,不經想起了前同事外甥的小故事。 大約十年前,也是出身很平凡家庭的同事說,他有個外甥在小學二年級時,剛
Thumbnail
春節結束,也迎來學校開學潮。 前幾天看到臉書有網紅和孩子表示,“體恤沒能力出國的同學必須刻意保密”一事,我當時看到超不以為意,剛好今天臉書又餵養我一篇來自於另一臉書網紅的反駁文,讓我深有同感,不經想起了前同事外甥的小故事。 大約十年前,也是出身很平凡家庭的同事說,他有個外甥在小學二年級時,剛
Thumbnail
中午出門逛街,巧遇一位年輕友人路易,興致一來,請他用餐,順便敘敘舊。記得他已經畢業半年,如今賦閒在家,準備攻讀研究所。 「謝謝辜老請客!窩在家裡好幾個月,白天準備考試,挺單調無聊的。每天晚上,總是滑手機追劇,兩個月下來,眼睛開始紅腫,這樣下去,麻煩大了!」 「聽說你有意投靠考創作研究所,是不
Thumbnail
中午出門逛街,巧遇一位年輕友人路易,興致一來,請他用餐,順便敘敘舊。記得他已經畢業半年,如今賦閒在家,準備攻讀研究所。 「謝謝辜老請客!窩在家裡好幾個月,白天準備考試,挺單調無聊的。每天晚上,總是滑手機追劇,兩個月下來,眼睛開始紅腫,這樣下去,麻煩大了!」 「聽說你有意投靠考創作研究所,是不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與其說是同學會~不如講同窗好友敘舊。因為見面的都是平常臉書或是賴上面可以聯絡得到的同學,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會在上面聊天,但是高中群組這個功能相對少,即便聯繫過年見面這件事情也都沒有在群組提到~反而是同學私訊我,一方面比較熟的就我們幾個,再來就是時間也有點趕,很難馬上約了就成行! 同學見面聊了很多近況
Thumbnail
這是老同學的專屬閒聊社團、每月不定時更換社團群組連結 所以以下規範務必遵守: 1.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2.友善討論並禁止辱罵、人身攻擊等字眼 3.禁止發布陌生連結、外部廣告等等 以上項目煩請遵守,如有嚴重違規或屢勸不聽者,將會列入黑名單並踢出社群,以維持社群秩序。
Thumbnail
這是老同學的專屬閒聊社團、每月不定時更換社團群組連結 所以以下規範務必遵守: 1.加入名字請修改與方格子的公開名子一樣 2.友善討論並禁止辱罵、人身攻擊等字眼 3.禁止發布陌生連結、外部廣告等等 以上項目煩請遵守,如有嚴重違規或屢勸不聽者,將會列入黑名單並踢出社群,以維持社群秩序。
Thumbnail
2023下半年某一天,專科同學秀芬傳訊息給我,表示要創立一個專科同學通訊軟體群組,因為導師石惠美老師告訴她已經很久沒見到大家,想找機會見見大家,稍微聚一下。 加入群組後大家互相拉仍有聯絡的同學進入,三拼四湊之下,目前找回三十一位同學。那幾天手機整日叮咚個沒完,大家在群組裡分享近況,聊個沒完。瞬間似
Thumbnail
2023下半年某一天,專科同學秀芬傳訊息給我,表示要創立一個專科同學通訊軟體群組,因為導師石惠美老師告訴她已經很久沒見到大家,想找機會見見大家,稍微聚一下。 加入群組後大家互相拉仍有聯絡的同學進入,三拼四湊之下,目前找回三十一位同學。那幾天手機整日叮咚個沒完,大家在群組裡分享近況,聊個沒完。瞬間似
Thumbnail
  最近分別加入三個Line的大群組,都是不同階段的童軍老伙伴,一個是崇善健士會(也就是一般我們習慣講的社區童軍團,登記為台北市22團),另外二個是學校團,有高中時的建中行義217團,也有大學時的中山羅浮群。     因為我是在疫情期間沒法聯網掃條碼而寸步難行之下,才開始買智慧型手機,之後有了Li
Thumbnail
  最近分別加入三個Line的大群組,都是不同階段的童軍老伙伴,一個是崇善健士會(也就是一般我們習慣講的社區童軍團,登記為台北市22團),另外二個是學校團,有高中時的建中行義217團,也有大學時的中山羅浮群。     因為我是在疫情期間沒法聯網掃條碼而寸步難行之下,才開始買智慧型手機,之後有了Li
Thumbnail
難得一次同學聚會之後一天,同學群組分外熱鬧,學生時期的回憶,從飯桌到群組似乎聊不完。很多往事,其實已經不記得,現在聽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青春時期的同學們,做過不少很扯的事,而我也憶起在班級裡,自己就是個邊緣人物,一個不起眼的同學,成績不好只會往社團跑,但其實我在社團圈認識很多其他科系的同學,也
Thumbnail
難得一次同學聚會之後一天,同學群組分外熱鬧,學生時期的回憶,從飯桌到群組似乎聊不完。很多往事,其實已經不記得,現在聽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原來青春時期的同學們,做過不少很扯的事,而我也憶起在班級裡,自己就是個邊緣人物,一個不起眼的同學,成績不好只會往社團跑,但其實我在社團圈認識很多其他科系的同學,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