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魚占)川哲也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10/05/27
語言:繁體中文
印象中這本書大約是我和胖胖在前兩、三年前,某一次誠品的拍賣會上盲挑挑到的。
故事描述一樁利用「裝有屍體的皮箱以及鐵路班次」來製造出犯人不在場證明的命案。整本書可說是幾乎沒有劇情、或者說是劇情薄弱,但相對地作者所營造的謎團也非常複雜,因此通篇都在描述主角是如何看到事情表象、調查、遭受誤導、進一步調查、直到解開謎團,是一篇正統到不能再正統的本格推理。
因為太過複雜的關係,我從中間開始就放棄思考,據說胖胖也是同樣;直到接近結尾、真相逐漸釐清,我才慢慢回過神來。因為這樣,所以在看到結尾之前,我跟胖胖說:「我只在意鬼貫最後到底有沒有跟那個未亡人在一起,因為那是我唯一看得懂的地方。」
我想起來小時候的我也不太懂得讀福爾摩斯的樂趣,但至少中間還有一些人物互動可看,可是《黑色皮箱》在人際上的劇情可說是幾乎沒有。儘管是有提及相關人士都是主角過去的大學同學,犯案動機從中途就也可以猜測大概跟他們之間的一些相處有關——但說到這裡我就有點想要吐槽了,因為其中好幾個人明明都彼此交惡,卻還很熱衷於談論對方的八卦、或是對朋友們過去被破壞的戀情耿耿於懷、甚至是搞出了這些事情鬧出人命;畢業都經過這麼多年了,這些人當下的人生是不是都很貧乏啊……
但也許那個時代的人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吧,畢竟故事的背景是 1949 年嘛;而且從作者的簡介與後記來看,也看得出來比起小說劇情上的呈現,他真正熱衷的應該是謎團與推理的過程。儘管如此,據說他用同一位主角鬼貫寫了十七部長篇……與其說他很喜歡這位主角,我覺得從他使用角色的方式來看,或許是作者絲毫沒有想要花費心思新創角色的念頭吧。
另一方面,這篇故事直到後來,其實已經有一種氛圍是「主角跟讀者都已經知道兇手是誰了,只是還沒破解他的手法而已」。因為還沒破解手法,所以無法將其定罪;兇手大概也明白這點,所以早一開始就決定把手法搞得非常複雜,別人找不到證據,自己就算被懷疑也沒差。
總結來說,整本都是謎團,實在是太猛了;但是這麼本格的推理,由無腦的我讀起來似乎是太辛苦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