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心理學的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理學的法則》

raw-image
★反思精神疾病、翻轉生活難題,用心理學視野認識自己。

【邏輯左腦與創意右腦的區分是一種迷思】

大腦左半球負責邏輯與分析活動,大腦右半球處理創意活動與空間概念,這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誤解。

這種迷思還有衍生版本:由於大腦左右半球確實對我們的身體活動進行「對側控制」,因此普遍認為左撇子天生比右撇子更具創意。

不過並無證據顯示大腦具有這種涇渭分明的「邏輯/創意」結構,也無證據顯示普通人會側重使用某一邊的大腦半球。

大腦的不同區域確實處理著不同功能,而且在某些時刻,大腦的某些亞區域(sub-region)可能會有更強的活動表現;不過大腦在處理幾乎所有的思維、情感、行為時,左右半球的表現都同樣活躍。

 

【分開撫養的雙胞胎,相似度會比一起撫養的雙胎胞高】

在研究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的相對影響時,同卵雙胞胎可說是為我們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對照組。

若讓雙胞胎出生後立即分開,並交由不同家庭來撫養,當我們觀察他們的心理與行為表現時,哪些是生物學因素使然,哪些是環境因素使然時、跡象都會很強烈。

有趣的是,研究指出,分開撫養的同卵雙胞胎,相似度會比一起撫養的同卵雙胎胞高。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當雙胞胎一起撫養時,他們的父母會鼓勵他們培養獨有的特質與興趣(而雙胞胎本身可能也會積極尋求區分彼此);當雙胞胎分開撫養時,就不會受到類似的訓練,於是他們本有的先天特質,就會強烈影響他們的成長。

 

【若能順利活過20年華,那你很可能就沒事了】

大多數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是在他們20多歲時出現症狀的,儘管有些精神疾病要到更晚的時候才會變得顯著或使人身體衰弱。

例如,囤積症患者通常至少要到35歲左右才會尋求協助,儘管他們通常在30歲前就意識到症狀的出現。

許多人陳述自己的精神疾病是在10歲前發作;有人甚至4歲就出現症狀。

心理學家在對18歲以下患者進行診斷時,需受醫療倫理的限制。

這是因為年輕人的心理狀態是不斷變動的,對於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個體,若是妄下診斷,將會存在很大的危險。

 

【男人都很「搞笑」】

研究顯示,大多數人認為男人比女人搞笑:同一個笑話,若說是由女性創作的,我們可能覺得還好,但若說是由男性創作的,我們似乎會覺得更有趣。

這可能是一種光環效應(halo effect),也就是說,一旦我們對某人(或某一性別)有了某種積極的初始印象,便會賦予這些人額外的積極特質,即使他們其實並不應得。

 

【內疚是有效益的,羞恥是無謂的】

內疚是指你對自己的行為有種差勁的感覺。

你因為不當行為而心生內疚,其實這也是告訴你,你本質良善,你是能區分是非對錯的。

內疚可能促使你去安慰那些被你傷到的人,去修復你所造成的傷害,或讓你以其他適當的方式進行彌補。

羞恥是指你對自己有種差勁的感覺。

羞恥通常不會促使人們積極修復問題,而是會讓人不敢直視自己,並退回自己的殼,鮮少對外敞開。

當內疚累積過多而不加以處理,就會變感羞恥:例如,當我們做錯事感到內疚,我們忽視它;當我們又做了另一件錯事,我們又再次忽視它;最終,我們不只對自己的罪行感到差勁,也會覺得自己很差勁。

 

~提姆‧波諾(Tim Bono, PhD)/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教授,曾獲多項教學獎項,並在許多全國性的媒體單位擔任心理健康與幸福方面的專業顧問,如CNN、商業雜誌《Fast Company》、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及多家公共廣播電台。

~《心理學的法則:101個了解情緒,破解人性的黃金法則》

~《101 Things I Learned in Psychology School》

 

【博客來書店購買《心理學的法則》】

【金石堂書店購買《心理學的法則》】


 

#心理學的法則 #心理學 #人性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4/06/18
男人很搞笑真的⋯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68會員
2.3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你我深藏心中陰暗角落不願被看見的一部分,那不是錯,只是特質。
Thumbnail
2025/04/09
★你我深藏心中陰暗角落不願被看見的一部分,那不是錯,只是特質。
Thumbnail
2025/03/21
★高敏感特質,可以令我們更感知世界的一切,是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高敏感特質,可以令我們更感知世界的一切,是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03
★精鍊的「箴言式金句」,直指開悟的深邃智慧。
Thumbnail
2025/03/03
★精鍊的「箴言式金句」,直指開悟的深邃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本書以心理學為武器,指導如何在人際競爭中取得優勢。書中分為「日常實用心理學」、「情感溝通的藝術」、「人際危機的化解策略」、「職場幸福術」四部分,提供豐富的策略。然而,有些許內容可能顯得理想化,且後段閱讀性稍差,建議可根據需求選讀。整體而言,可作為一本工具書,為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一絲啟發。
Thumbnail
本書以心理學為武器,指導如何在人際競爭中取得優勢。書中分為「日常實用心理學」、「情感溝通的藝術」、「人際危機的化解策略」、「職場幸福術」四部分,提供豐富的策略。然而,有些許內容可能顯得理想化,且後段閱讀性稍差,建議可根據需求選讀。整體而言,可作為一本工具書,為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一絲啟發。
Thumbnail
★科學證實,臉部會「無意識」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科學證實,臉部會「無意識」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心理界限》分享了設立心理界限、保護自己的能力,包括溝通、核對、接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設立條件、重新框架等方法。這些概念貼近臺灣人的文化,值得閱讀。
Thumbnail
《心理界限》分享了設立心理界限、保護自己的能力,包括溝通、核對、接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設立條件、重新框架等方法。這些概念貼近臺灣人的文化,值得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