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業務除了跟國外客戶建立良好關係外,跟各個空海運的FORWARDER打交道也是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每個貨代公司都有他自己的優勢與特色,例如A公司貨代走歐洲線很優惠,因為他們跟船公司談到很好價格。B公司在倉儲上有優勢,因為B公司在國外各據點都有花錢蓋自己的倉儲,費用上更有彈性。C公司專走亞洲線,是亞洲國家各種海關問題專家,走亞洲國家找他就對了。挑選好的貨代靠的是多聽多問多嘗試,當你走了幾家貨代有了經驗後,自然就有了比較的基準與依據。
那麼,第一次嘗試FORWARDER的新人怎麼知道這樣的收費合不合理呢 ? 貨代開出來的收費就必須全盤接受嗎 ? 以下ㄤ妮就整理ㄧ些常用的貿易條件以及貨代常見的費用明細條列出來供你們參考。貨代費用真的太貴怎麼辦 ? 別擔心,與FORWARDER殺價絕竅ㄤ妮一次送給你。
1.國貿常用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是指報價時跟客戶敲定好的運輸相關費用條件,從貿易條件可以看出買家與賣家運費負責的範圍。為什麼要規定這麼多貿易條件搞得這麼複雜呢 ? 主要是因為國際貿易的運費花費有許多細項,如果每次都一一列出說明真是太耗費時間了,於是就用貿易條件來區分跟報價,這個算是國貿業務最基本的常識,所以不熟的朋友一定要花時間研究,學起來後你的菜鳥程度就可以晉級一格啦。當然報價也會因為不同貿易條件而不同,這個改天再另花篇幅解說。
EXW-工廠出廠價,賣家只負責在工廠地點交貨,出了工廠以外的所有費用買家負責(包含工廠到碼頭卡車費用、海運費、保險費、到目的港後內陸運輸費用)
FOB(free on board)-離港價,賣家負責費用到碼頭(工廠到碼頭內陸運輸費用、國內報關費、海運國內在地費用),離港後費用買家負責(海運費、保險費、到目的港後內陸運輸費用)
CFR or C&F (Cost & Freight)-賣家負責費用到目的港(工廠到碼頭內陸運輸費用、國內報關費、海運國內在地費用、海運費),買家負責目的港之後的費用(海運在地費用+到目的港後內陸運輸費用)
CIF (Cost, Insurance & Freight)-也就是CFR+保險由賣家負責,跟CFR差別在於CFR沒有明定保險要不要保,由誰保,CIF則是明定規範由賣家負責。
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這個在door to door 快遞上很常用到,DDU是賣家負責費用到買家國家指定點(大部分是買家的公司地址),但是買家國家的關稅由買家負責。
DDP (Delivered duty paid)-也是大部份應用在快遞上,指從賣家國家到買家國家的所有費用由賣家負責。
2.常見費用明細與計算方式
仔細研究後你會發現各家貨代應收項目總是有那麼一點不同,一般比較常見的費用如下 :
CFS-併櫃費,當我們的貨量不到一個貨櫃時貨代就會安排走LCL(散貨併櫃),也就是把我們的貨跟別人的貨放一起湊成一個櫃子。一般收費基準在NT$380/CBM.
Handling charge/document charge-手續費或文件費,每間貨代不同,一票散貨落在1000-2000+左右。
EDI-文件傳輸費,每間都會有的費用,費用不高大概USD$30-35/一票貨。
機具使用費-大概在NT$50-55/CBM.
製作提單費(電放或正本)-電放NT$1000以下/一票貨,正本NT$2000上下/一票貨。
吊櫃費-如果是出整櫃貨櫃,20呎櫃落在5000-6000元/櫃,40呎櫃落在7000-8000元/櫃。
3.對客戶你可以怎麼作 ?
ㄤ妮的公司作FOB居多,因為是客戶付運費,貨代的選擇主導權在客戶手上。通常如果客戶指定的FORWARDER在台灣的在地費用太高,ㄤ妮會在下次出貨前詢問客戶是否有考慮其他貨代的意願,並推薦一兩間比較優惠的貨代公司,提供聯絡訊息給客人,ㄤ妮本身就不介入貨代跟客人報價運費的過程。當然有很多次,ㄤ妮是被客人拒絕的,客人會指定這間貨代代表他跟這間貨代已經談好很優惠的價格,通常客人是不太願意換的。這部分我就比較隨緣,畢竟付運費的人不是我,如果硬是為了省一點點在地費用而跟客人之間有了不愉快,那才真的因小失大。
4.對貨代你可以怎麼作 ?
貨代真的確定下來後,難道價格任他開嗎 ? ㄤ妮一開始也這樣以為,直到有一間貨代價格實在高得太過份了,我不得不跟他們反應,這才發現,貨代是可以殺價的。我的殺價方法是,挑選之前重量跟材積差不多的出貨,直接把另外一家貨代的明細貼上去,跟新貨代殺價。要運用這個方式就要知道哪些費用是合理一定要收的,哪些費用是只有這家才收的,例如低硫費,VGM,或是收費太高的項目,並且告訴對方,以這票重量跟材積,合理的收取費用是多少,讓對方知道你殺價不是隨便說說的,是有依據有sense的,這樣成功的機率就很高了,而且也可以確保對方不會敷衍隨便只減個100元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