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邊照顧孩子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件事到底有沒有可能?
其實必須要看孩子年齡大小的情況而定。如果是小嬰兒時期,混亂狀況很多,奶粉,尿布,吐奶,奶香,還有時不時不小心流出的嬰兒口水加突如其來的便便時刻,全職媽媽或是照顧者要無時無刻都維持美美帥帥的,挑戰性很高;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自主能力越來越強時,全職媽媽在全天候陪伴子女之餘,打扮打扮自己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內心裡最沒有自信,以及最害怕的恐懼就是,這時的自己對他/她是否已失去了吸引力?
身為全職媽媽,你有沒有發現,不知從何時開始,你會不斷想要注意另一半手機和誰講電話;手機裡有沒有奇怪的暧昩的問候圖片,line裡有沒有頻率很高卻異常的通話紀錄;洗衣服時忍不住會拿起他的衣物聞聞看,有沒有不該有的味道;而那個時刻的自己,是一個沒有安全感,沒有了從前在職場叱吒風雲的豪氣與自信心的自己,那時在鏡子反射的,是一個長時間沈浸孩子的世界裡,「感覺」跟社會脫節的自己,然後自己一個人安靜下來時,發現那是一個非常惶惶不安的靈魂。
這種全職媽媽不安的心靈,非常的個人而內隱,不容易形成一種顯而易見的問題,而由於照顧孩子時間的限制,當全職媽媽或照顧者出現這種內心情境時,不知該向誰訴說;不知能不能訴說,深怕這種心情會引人誤解是不是夫妻之間有了問題。
當全職媽媽決心進入家庭,全心照顧自己的孩子時,在兒童照養制度上,趨向於選擇「再家庭化政策(re-familialization)」的觀點:
一般而言有兩種家庭支持的理論:
一:「去家庭政策(de-familialization)」:主張由國家提供完善的家庭以外照顧服務體系,讓家長從照顧義務釋放,全心參與勞動市場的。我們常看到的托育制度的協助就是屬於這類的觀點。
二:「再家庭化政策(re-familialization)」;強調父母仍是家庭最主要照顧者的價值,由國家提供不同措施讓家長從工作職場釋放,安心參與照顧活動的。全職媽媽的選擇是傾向於這個觀點,但是我們較少看到國家有對全職照顧者推出相應的服務與措施。
因而當伴侶中的任一性別,決定辭職在家,就是選擇勇敢擔負起父母的職責。但是理論研究常常會在此就打住,卻忘了關注,辭職在家者在養育子女同時;在享受到陪伴孩子喜樂的同時,卻要付出不少代價,包括內心的失落,生活重心的再調整,以及外在魅力的懷疑與重建。
全職媽媽/照顧者的心靈支持需要被看見
因各自個案不同,我們無法判斷,長時養育子女者因為生活細節與社會系統的暫時斷連,加上日常鎖事的煩雜,不需要太多的外在打扮,與外遇這件事有沒有任何的連結? 但是全職媽媽或照顧者願意擔負養育職責,整個國家政府政策應該要扶媽媽們一把,推出相關服務措施,讓全職媽媽或照顧者,如何在兼具照顧責任之餘,也有很多社群或自我成長活動可以參與;可以外出,可以打扮自己,可以在社會體系兼職,這些都是辭職在家全職媽媽或照顧者,非常需要被看見或聽見的需求與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