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讀到《道德經》時,覺得好像怪怪的,怎麼跟孔子的講法對反的呢?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而老子卻說「大道廢,有仁義」。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呢?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就是常道,常道是自有永有的,不管是太平盛世,抑或是兵荒馬亂;不管是安居樂業,抑或是水深火熱,道,是恆存的。
那麼,既然道是恆存的,何以又會廢呢?那是人逆道而行,背道而馳呀!一個政權要逆道而行,背道而馳,當然就要包裝,就要粉飾,就要宣傳,就要造假,於是就會假仁假義,來愚弄百姓。假仁假義者,就是假借仁義之名,來掩蓋不仁不義之實。這叫做「有仁義」。
真正的仁義,是發自內心真切自然的流露的,即使沒有宣傳,沒有美化,那內心的仁義是自自然然感受得到的,是自自然然體證得到的,毋須臨時演員,毋須刻意歌功頌德,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歷史的審判的。
筆者在澳洲生活多年,就從來沒聽到政府自己讚譽自己勝利召開大會,戰勝疫情。即使能召開大會,能防範疫情,保障人民生命,本來就應該如此的,有什麼好誇揚的呢?老子獨到的人生智慧,他告訴後世:凡是自說自話,自我吹噓的,說自己是大仁大義的,你幾乎可以對號入座,必是假造仁義。澳洲本身就是天下為公,這個國家是屬於國民大家的,就完全毋須宣揚天下為公啦!
要假造仁義,文過飾非,當然就要度計砌辭,巧詐狡辯,指鹿為馬,是非顛倒,這就是「智慧出,有大偽」。什麼叫做「大偽」呢?就是貌似忠心,卻陽奉陰違;又或明知有違天道、抹殺人道,仍然不敢講真話,這正如孔子所講:「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說,即悅)那些拍馬屁功,阿諛奉承,投其所好,越是不從正道來取悅君上,就反而容易得到君上賞識。這些「大偽」看似愛國,實則禍國殃民。上有所好,下有甚焉,在下的就要出謀劃策,所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於是就出現老子所講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政治生態了!
至於「六親不和,有孝慈」。假如人家一向都積極樂觀,活得充實,你還會勸導他要活得開心啲嗎?就是六親不和,才會有人出來呼籲要孝慈。同理,一個社會的民風,一向都有愛心,普遍都講公德,個個都講公義,那還有人去鼓吹社會要和諧嗎?一個政權,如果本身是開明的,施政一向都是透明的,立法執法都是文明的,那還有人批評是謊言治國嗎?
「國家昏亂,有忠臣」。一個昏庸無道的君主,才會出現忠臣的死諫,才會有忠言逆耳的現象。商紂無道,比干死諫,最後被挖心而亡。醫生直言,講出疫情真相,那下場會好嗎?如果沒有好下場,恰恰證明亂世無道呀!
其實,老子和孔子二者的思想,不能說是對反,而只是彼此演繹「道」的手法不同而已,皆因這兩位哲人,其思想的源頭都是來自《易經》的道,只不過老子是從天道來點化人生,而孔子則從實踐人生以體悟天道,二者殊途同歸於道呀!
(寫於2023年1月1日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