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0歲,還是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在人生職業選擇上也不清楚自己應該從事的方向是什麼,這時我就會想,人類一般而言大約7、80多歲壽命才會結束,那年輕大部分的時間就要宇宙要人類透過健康的身體去學習探索自我感受。
Image by Larisa Koshkina from Pixabay
既然是探索,那就不要希冀可以立刻得到答案,因為探索本身/旅途本身就是答案,這些人生道路上的選擇,幫助我們的是「打開我們對自身的感受性與理解」。
就像是小時候許多人喜歡看冒險片,主角在旅途上開始結識一些朋友,甚至也會遇到所謂的敵人,主角一開始都會朝著某個城市/地方前進,但觀眾通常會不記得結局或主角有沒有拿到勇士徽章,我們卻永遠記憶主角們每次踏上旅程、為目標前進的悸動感。
就像一部卡通「地球防衛小組」,我們記得很帥的機器人變身的橋段以及主角們與班級團結一起(旅途過程)對抗壞蛋,但我們不會記得這些壞蛋是誰?。當然不是說目標不重要,目標當然重要,這樣我們才有前進的方向與動力,只是說目標跟旅途過程比重應該是1比1,而不是誰大於誰。
最近我在某鄉下開著車,眼睛觀看四周的景物,包括了那些過去我認為醜醜的建築,我忽然有一股情懷湧上來,我想到了在我小時候去鄰居家玩樂的場景,鄰居家也是像眼前這些建築一樣的造型,後面還有一條小巷,鄰居家是賣中藥的,藥材的味道總是瀰漫周遭。我拿著假電話(彩虹造型的電話機,按了會有聲音)跟鄰居女兒蹦蹦跳跳地在巷弄玩耍。其實這些場景若不是偶然開車路過,我壓根早已忘了,但這些塵封已久記憶就這樣忽然出現,喚醒我童年的記憶與感受。
「小時候興奮的心情是這樣啊…….」
就是那種在旅途上單純的感到開心,而不是去想我要到達目標才會開心,現在、無論在什麼方向、什麼地方,就要讓自己如童年般具有開心創造的能力,這就是我所謂的「感受性」。這或許就是人生的意義吧?
「我一定要在今天達到XXX目標」、「我一定要在今年出國去歐洲玩」、「我一定要在三個月內英文多益900分以上」。有這些目標的人很棒,因為目標就像眼前的綠洲,雖身處沙漠但內心有一股非到不可的炙熱的推動力。
但若一時沒有這些目標,我覺得也很棒,那就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打開對周遭事物的感受性。譬如騎車經過一些路段,我就發現有一戶人家門口的蘭花種植的非常漂亮,另一戶人家前的盆栽晚上經過則像恐怖的人影。感受性就是讓自己的情緒自由流淌、把創造力打開。
未來許多工作都將被機械與機器人取代,過去魔羯時代,人們讚揚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若不合群的人則被視為不務正業,那些人久了也會認為自己無法跟上其他人進而視自己無能且毫無價值。真的是這樣嗎?那人類生出來成熟後就把他塞進一份吃飽飯的工作,這樣的人生就是有價值的?我這邊也不是要進行批判,因為吃飽飯的確非常重要(生存需要大於一切)。只是我們身處現代,很幸運還在台灣。在許多工作可以被機器取代的現況,人類終於可以交給機器人做機器擅長的事,騰出時間,讓人去發展。人類最寶貴的價值就是有情緒、感受力與創造力,而且更棒的是,每一個人對同件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與想法。
所以當還沒有目標與目的的時候,就可以想,反正我大約到80幾歲才上天堂,現在20多30幾的我還很嫩呢~!不急!我現在要在生活創造什麼感受呢?我要怎麼創造我的生活?我要如何學習挖掘觀察周遭美好事物的能力?一切先回到自己的感受,打開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接受性」,我想這樣做,就算不知道目標是什麼,但腳下的道路就像河上的鵝卵石,每走一步當以為沒路時,眼前又出現道路,同時,也因為感受打開,雀躍如兒時,正因為不知道旅途前方為何,才會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