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愛看鬼故事。
從國中的時候因為生活實在太過貧乏無味,又正值年輕衝動的年紀,當時流行的口袋恐怖小說讀過一本又一本,真是太刺激太好玩了。當然,這是因為自己並不是故事中的腳色,不須為面臨的情況做出應對,也不須承擔生死交關的壓力與恐懼,只是站在一旁體驗著那些鮮明強烈的痛苦、絕望、悲傷、憤恨、怨妒,還有包含其中的信任、夥伴、溫情、思念、投射,或跟著思考、感受。這個距離,這個隔著筆墨觀看的距離,非常安全,不必真的冒險犯難,把自己搞得一身傷狼狽不堪就能體驗到腳色的感受,這是一種神遊,把身體放在現實中,自己跳進故事裡體驗,我在流行口袋書的時候無比愛玩。
不知道為什麼是恐怖小說,不是冒險奇幻小說,當然後者也不遜於前者,但就是不一樣。可能恐怖小說常常以現實生活為舞台吧,比較貼近人類日常刺激還是比較強烈,又加上對於生死兩界的描寫,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我好愛看。故事基調寧靜,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鬼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爆點與驚喜、情節沉重得心臟都揪起,讓我有種活過來的感覺。在枯燥乏味的學生生活裡,這是我唯一能得到的刺激了。我讀的國中,把學生當畜牲,只是用工廠的方式管理,關著,時間到了放出去,放回家。高中表面上校風輕鬆,但本質是一樣的,真的很扼殺靈魂。
從口袋小說又接觸到恐怖RPG,也因為更早之前玩過Neutral的密室逃脫遊戲,而遊戲又不像恐怖片只能坐在位子上觀看、被嚇,什麼都不能做;恐怖RPG可以操縱腳色去揭開故事的真相,也需要進入故事去動腦思考,雖然有些關卡很麻煩,想不出來就只能卡在那裡,會很煩躁,但還是無法不去玩。
但其實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是學校社團在介紹IB恐怖美術館,我還在想這種像素風遊戲一點都不擬真,真的有很恐怖嗎?
有,很恐怖、很好玩。我從此開了恐怖解謎遊戲的坑。
Youtube興起後也有了說鬼故事的影片,有純人聲敘事的,也有動畫的和現場錄影分享的,我還是很愛看很愛聽,不知道是不是一種死性不改?
但說故事用的背景音樂都是很安靜的、幽幽的,很適合在晚上想要有個人聲陪的時候用的說。
這麼長時間看鬼故事,我倒沒有想要看到鬼過,知道自己只是想模擬、體驗,不是真的想看到,或擁有那種體質,就算小時候想過,也更多是因為想要與眾不同的心態罷了,實際上根本承受不起那種生活,所以沒有給小真的去玩碟仙或一人捉迷藏。說不定其實我早就遇到過一些現象了,只是我太遲鈍,當下事後都完全沒往那個方向想,全部忽略掉了,哈哈哈。
好希望可以克服3D暈,好好享受層層恐懼和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