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给了我这个周末写作的题目,说是我即将参加一个莎士比亚发烧友的演出彩排,急匆匆走上舞台,竟然因为紧张过度,忘了自己的台词,瞪眼看下台下的少数围观人士,不知所措。然后开始写下面的场景。
说实在话,我对于参加莎士比亚演出,不怎么感兴趣,原因非常简单,那个莎士比亚剧本有点带着古英语色彩的语言,就是我看着书本读出来,都比较费力。
每次参加我们的莎士比亚阅读会,我都是带着挣扎的力气,读完了分到的角色部分,哪里敢登台参演,即使是发烧友性质的演出。
当然,我过去曾经有机会参加商业性的莎士比亚演出的,那是之前在阿德莱德大学图书官那里,遇到的一波专业演员。我们在每月一次在图书馆聚会,一起阅读莎士比亚的一个剧本。
后来那里的导演曾经在脸书上招自愿者,参演一些小角色,以我和她们的关系,我进去参演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真的是没有信心和勇气,也没有心情和兴趣。我主要是想看她们演出,自己到时是不敢登上舞台的。
说穿了,我只是一个终生喜欢阅读莎剧的读者。对于往演出那边的领域,我就不怎么愿意去探索了。
话又说回来,我小时候的确是对戏曲非常感兴趣。记得小时候,我们村子里有个剧院,那是我爸爸参与修建的,他是我们村里有点名气的木匠。
记得小时候有个当地的汉剧团经常在我们村里演出。其中一个专门演丑角的演员和我妈妈熟,他们那波演员就经常来我们家里做客,包括那个团长。
团长也登台表演,主要是演一些皇上和将官之类的人物。站在台下的我,简直是崇拜天神一般,目不转睛地呆呆看着他。加上他的声音嘹亮悦耳,我每次都期待他多些时间呆在台上,多唱一会儿。
他有两个女儿,极其的漂亮,气质文雅高贵,我们小男孩把她们姐妹当成天仙一样,只敢远远旁观。
有一天团长来我家,招募小演员,随同团里在外演出,包吃包住。
时隔四十多年,我依然记得当天的情景。当时有几个小孩子,参加了招聘。他们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着汉剧团,学会一些本事,长大后自己养家活口。
招聘的题目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试着,放开喉咙,学着呼唤自己鸭子,快点回来,吃食的声音,拉长嗓音,不换气,一口气呼唤下去,看能维持多久,就是这样地,鸭儿滴滴滴 ,滴滴滴,滴滴滴滴。
团长试听了几个孩子,都摇头,不满意。
最后团长看着站在一旁的我,提出让我试下,我本来就没有想去那个汉剧团的,听说,管理很严的,不让吃饭,平时都是练倒立站桩,旁边站在师傅,拉着木棍,孩子的身体一倒下来,就用木棍打。我才不去呢!
可是当时团长让我试,很期待地看着。我很崇拜团长,于是就听了他的吩咐,扯开喉咙,一口气唤下去,悠悠荡荡地,像高山的弯弯曲曲的路,连绵不绝。团长极其满意,不停地说我是个好苗子,要求我爸妈同意,他要招募我,带我到他们团里。
我爸有点动心,可我妈坚决不同意,她说我将来要读大学的,不能当戏子。
也幸亏妈妈有远见和对她儿子的坚定决心,我后来也的确考上了大学。
记得大学毕业后,我在当地镇上见到了团长,当年意气风发的名角演员,如今没落在一家生意萧条的电影院那里,管看门。他早已不认识我了,我依然还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