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人一出生就有生存的本能,又因為人體非常脆弱,小小一個[武漢病毒]就造成大量人類死亡。所以人類為生存下去,會一直致力於改善、美化、優化自己的生活環境。
人類最強大的力量是心靈力量,尤其是[善良的]心靈力量,它不只可以改變自己周遭的生活環境,更會帶動影響他人的生活環境。什麼原因? 因為 佛說:[宇宙及地球上一切萬物與人類是同一個生命體。]意思是說 : 傷害地球等於傷害人類;殺害其他物種等於殺害人類自己。愛護地球山川自然環境等於愛護人類自己。
但是心靈力量是主體,科技、知識、物質是輔助,這才能令人類正確的完善生存環境。可是90%的人類想法是無知的、顛倒的,錯謬的,為何?因為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人類為了[人身肉體]能生存下去,就走向了以發展物質、科技、知識、金錢為主體,善的心靈力量就幾乎忘記或是捨棄了。
最有力的證明:天災。當地震、洪水、森林大火、病毒瘟疫發生時,人類[善良的心靈]運用科技知識等物質,去救助受災的人類,在進而發展各種科技知識,解決問題,優化生存環境。
反之,[邪惡的心靈]為賺取更多金錢,運用科技知識發展武器、石油、化學物、塑膠垃圾等污染物,殘害人類破壞地球,引發天然災害,嚴重破壞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大量人類死亡。
所以 佛菩薩、諸天護法神明、孔孟先師知道這一事實真相,便一直不厭倦的教導我們,愛自己時更要愛周遭他人、愛生活環境;要洗淨邪惡的想法,增長善良正義的想法,就是正知正見(原因)才能有美好的生存環境這一結果。想要有美好的生活,就要接受相信 佛菩薩、諸天神明、儒家聖賢的教導,努力實踐,依教奉行。下文就是諸天佛祖的教導。
※【太上感應篇】原文:【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正己化人】:(正:端正。化:教化)。
善人端正自己,又要勸化他人,勸化人共存善心,共做善事,這功德最大。然化人時,務要真真切切,好顏好語,想方法去感化他,不是說幾句,憑他聽不聽便算了。或是刻施善書、格言、因果、善歌、善圖等,善業愈加廣大。此句是善人向善的寬廣心胸度量。
所謂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己有許多功夫,化人有許多妙用。人能正己,沒有不能端正外物的。人能知道尊敬之處,便是他心中可感化之處。若是在此處,至誠微微感動,自然一撥便轉,一挑變現,無不順從。
若是以我之正,形人之不正(說人是非閒話),略一責備,他必定不甘受侮,當面爭論曲直,不是反而摧毀斷絕他的善心嗎?這是好善者的通病,每每導致方法太重,執而不轉,這是所應該深深警戒的。
★更應該謹慎不要捨棄耕耘自心的善田,而去專務耕耘他人的善田。心清淨貴在能包容,仁德心貴在能決斷善惡是非。勿要為施小惠而傷了大原則,勿要藉著公道達成自己的私慾。
★身處忙碌心靈應當處以悠閒,遇見急事更宜冷靜從緩處理。無事時莫忘防範檢省自己的言行,有事處理時需要恆持耐心不煩燥。勿要以自己成見而懷疑事實,勿要以自己的偏見拒絕正直諫言。分明數量可以省事,忘卻他人的毀謗讚譽可以清心安樂。為人正直可感通神明,行事忠信可在蠻荒之國暢通無阻。人品至此,才可說是[正直]。
★正心而後可以正己正物,自心端正不動搖,萬物安定矣。聲色人事環境等外物,是枝葉之病,邪惡念發,才是本病。學習待人處世之道者,應當先治內以敵外,不可貪外以害內,則心正己立,未有萬物不從化者。能專一壯實自心的根本,外物自然枝葉繁茂。所以[化導外物重在清心正念,正人必先正己]。
【例證】宋朝司馬溫公,字端明,為人忠厚正直,名聞海內。溫公居住於洛陽時,風俗為之一變,莫不敦睦宗親、尊崇良善名節,人人相處知畏廉恥,口談金銀貨利,皆有所節制。後生學子欲行一事,必定互相告誡:[不可做不善,恐被司馬端明所知。]
【例證】武后篡唐朝帝位,武后想要過繼武三思做太子,武后還未下決定。狄仁傑盡忠唐室,每每從容諫言於武后說:[ 文皇帝(唐太宗)櫛風沐雨以定天下,傳於子孫。大帝(唐高宗李治)以二子託於陛下,今日卻想以他族侄孫繼承,難道皇室皆無子,非如此做不可嗎? 而且以姑侄與母子親疏來說,誰比較親近? 陛下立親子為太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香火,子孫承繼無窮。若立侄子武三思為太子,則從未聽聞侄子為天子,而奉祀姑母於太廟。] 因此勸武后召還盧陵王(唐中宗李顯),復立為太子,化周而為唐。之後以[平章事]之官位,被封以[梁國公]。
【例證】慈濟於台灣及世界,皆是有名之慈善團體,在 證嚴法師領導下,奔走於各國救扶災難、衿孤恤貧、濟人之急、救人之危。然而過程艱辛,與各國政要、民間商賈、平民百姓交往溝通,以忠孝友悌倫理道德之端正人品,化為白話[我們是一家人],感化人心共同救扶其傷貧同胞,在尊重於各國宗教、文化之中又融入慈悲平等尊重包容眾生之佛法,為台灣及世界豎立[正己化人]之典範。真實值得我輩效法學習。
聖人者:佛菩薩、諸天神明、孔孟先師。向聖人學習仁義、依靠聖人仁義之道、使自己永處幸福安樂之高位!
【衿孤恤寡】: (衿:是哀憐。恤: 周濟幫助。孤: 無父母的兒。鰥寡: 無妻無夫的孤獨老人。)
凡是鰥寡孤獨,算做四窮,施恩要最先。然細看孤寡更慘,貧窮的孤寡,實是性命難保。善人培植孤兒,務要盡力教養,成就他終身的事業。善人保護孤獨的鰥寡之人,務要盡力周給,成就它們一生的溫飽平安。這關係到陰德不小,就是冥冥中他們的家人,亦是感戴不盡。
【敬老懷幼】:(敬:尊禮。懷:撫卹。老:是衰。幼:是弱。)
○事實上貧苦的老幼,支撐不來,成立不來,最難存活。善人從孝養父母的心,推及到他人的老邁,也有一段尊禮的情分。善人從恩愛自己孩子的心,推及到他人的幼兒,也有一段撫卹的真情。凡是養老院、育嬰孤兒院,仁人最應該一起做。此句是善人仁民的急務。
○ 見老幼需要幫助時,當下你會選擇行善還是漠視?
◎若是自己上班快遲到了,卻看到有一老人行動非常遲緩走在馬路中間,你會不會停下來去孱扶老人家,制止通行的車輛,幫助老人安全過馬路? 停下來會遲到被扣薪水;不停下來也沒關係,有人會幫他? 如果你如此想,那你就被頭上神明註記一筆惡事,就是沒有慈悲仁愛之心,沒有做到衿孤恤寡、敬老懷幼,不是好人、善人,你得罪神明了!
你雖然保全了薪水,但是已經累積一筆惡業,如此一天下來,相信你的惡業撲滿也累積不少,更何況從我們幼時記事到現在,惡事撲滿數量一定很多,無法計算。所以 佛菩薩、諸天神明對善人的標準是:[有機會行善時,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損失利益,心中[只理會善的那一邊去],趕快去做,盡力去做。今日你的損失,日後諸天神明會好幾倍補回給你!]
這是 佛所說:[財布施(因),得財富(果)。]你付出什麼,就會獲得什麼。例如付出善言,獲得人人敬重;殺生吃動物肉,獲得疾病短命,這是因果自然法則,不是佛菩薩、諸天神明發明的,它本就是如此,本就存在。神明只是代替因果自然法則,護佑獎賞善人,是幫助人類找回慈悲善心;而降下災禍疾病,是幫助人類消除邪惡念,從邪惡之道回頭走向善良慈悲之道,都是因果法則,沒有絲毫神明自己的意思在。何為神明? 正直為神,所以真正的神明不會要你做邪惡事,不會要人類的錢,因為神明不需要!
因果法則道理很深,很複雜,凡人無法明瞭太多,但只要你自己相信它,依照此[太上感應篇]去做,相信你會有不同的體會,如果你真想改變命運,夢想實現!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昆蟲:是蟲類的總名)
善人曉得上天是好生的,故凡鳥獸魚鱉等性命,本該救護,就是細小的爬蟲類,無情的草木,也不敢傷害。這是善人愛護生物的盡頭。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憫:憂愁。樂:喜愛。)
凶狠人做事,走向幽冥死路。善人不是空有憂他之心,要百計勸化他悔改,改悔了,我憂方寬。善良人做事,走向光明大道,善人不是空有樂他之心,要百計鼓興他成就,成就了,我樂更暢懷。[宜]字是應該之義,此字直下貫穿以下十六句,今人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有此自私自利惡念,便看來件件不是我本分應該的,所以磨滅了一生善根。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急: 是人有緊要需用。危: 是人有禍難將死。)
◎ 善人看他人的急,就像自己的急;看他人的危,就像自己的危。慷慨解囊,從寬付金銀之物,樂此不倦,毫無吝色,猶恐遲一步,不及救濟。只因他是有大福德之人,故能撞著這善緣,做得這般善事,事關陰騭,報應最奇,所以說這個君子,贏得為君子。
每見財多福薄之人,看人急難,漠不關心,重己財似山,輕人命如毛,上天看來,便是最凶狠人了。為此水火盜賊,疾病橫災,以及子孫賭博放蕩等惡報,必遭一二,破散家財。況且財寬養逆子,這句古話最正確。刻薄人家,理無久當,且短壽絕嗣,屢看屢驗,空為子孫做了蛇蠍,反敗害了子孫,一生勞碌,盡付東流。然富利迷心竅時,是甘甜中的毒物,哪得醒悟。儒釋道三教中處處說到,積財不肯散施,必有奇禍,豈是哄騙。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善人見人運氣好有得意之處,就如同自己得意一般;見人運氣不好有失意之處,就如同自己失意一般。由【憫人之凶~~如己之失】,此八句是善人,人我一體,毫無間隔之意。
【不彰人短,不衒己長】:( 短: 凡是技藝拙,做事粗陋。長: 技藝高,處事適當。彰:明顯說出。衒:誇口。)
善人寬厚,故愛惜他人的名聲,謙虛故,所以淹沒自己的才幹。此二句說才幹,善人獨能抬高他人,放低自己之意。
【遏惡揚善】:(遏:阻止住。揚:表揚獎勵。)
惡事不阻止,漸漸橫行,人將受其毒害,所以善人有多方糾正的能力。善事不表揚,漸漸淹沒,人將沒有榜樣,故善人有多方褒獎的功責。這是善人撐持世間善道之善意。
【推多取少】:(推:推讓)
善人與人交往財物,每事克己,或兄弟分產;或朋友分財。總要把多的讓給他,自己只取少的。實在是待人的道理,要從厚,故讓多。自待的道理,要從薄,故取少,是份內應該如此。這句是說財物,善人獨能讓人便宜,甘於自己吃虧。
【受辱不怨】:(辱:受人欺侮,到不堪情狀處。)
善人的度量最寬宏,所以雖然身處不該受之辱,旁人未免不平,本人看來甚是平淡,指責備自己德薄功淺,不能感動人,這個辱,是我應該有的。從此閉門靜思,愈要積德,豈有一毫怨恨。
【受寵若驚】:(寵:考試登科做官、一應榮華。)
善人之心時時刻刻敬畏,所以雖處受寵之地,親戚未免得意,善人看來大可危懼,只怕自己德薄功淺,不能保守得來之榮華寵愛,不是我該有的。從此趁這勢力,大積功德,豈敢有一日懈怠。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施恩:是加惠與人,把財物授人。)
善人把恩惠施於人,斷無望他報答之私心,把財物授予人,斷無轉念懊悔的吝心,只因善人看錢財事輕,救濟事重,故自然無這般念頭。錢財一般人最為重視,何故善人看的輕,是因眾人愚,善人獨智的緣故。今日試著細說這種道理,惻隱之心,是天地眾生,人人心中種子,重財不肯救濟,這點靈根漸漸消滅,便是斷絕生生世世做人的機會。
一、財聚必有散日,猶如人生必有死日,今日做救濟事,酌量散施,不要等上天來散財散出災禍。
二、世間赤貧多,我獨稍稍享些家業,已是叨天福庇,做些善事上答天恩,只是希求家業長久些。
四、天不足在西北,地不足在東南,天地尚有缺陷,何況人哪有全福的,我享財福,或缺壽,或缺後嗣,未來事暗如黑,還是多多行善修補人生缺陷。
五、教子孫做善人,是起家之本,若論財只消溫飽便足,何苦財多業重毒害子孫。愚人多財,定做歹事傾家。賢人多財,也會利令智昏,漸生驕奢。況且子孫命該富,雖無立錐之地他也能富;命不該富,雖積金如山也會蕩然無存。這是錢財該看輕的道理。救濟人都不肯下定決心,何獨善人看重行善,也是眾人愚、善人智的原因。
今試細講這些道理,凡人生來的福有限,享一分便減一分;積來的福無限,密密做利濟事去,則受福一分,便可積福十分。
世間好事,第一救難恤貧:舒翁全人夫婦,捨二年束脩;張繡活人妻子,捨十年苦積之錢。常想難捨處能捨,則解囊時節愈覺輕便。
二、行救濟事性情舒暢,血氣和平,夢裡清淨,有說不盡的風光、安慰。
三、竇氏濟人,增壽三紀,並受無限福祿。范文正曾做記一篇,深信天道絲毫不疑。
四、孳孳為善,不但享百福,並且善業是帶得走的,善根綿綿享用不盡。
五、喜歡看善書,喜歡與善友談,善中滋味愈長意興愈濃,久久積累,便是神仙境界。
六、這是救濟該重視的道理,凡此十二條,愚人一直在作夢,善人一直在行善。所以慷慨捨財無私心,無吝心,終身不變,是善人到樂善不倦之地了。
【所謂善人】: 把以上各條,做的切實,才叫做善人。善人一生,不該做的事絲毫不犯,滿腹慈悲四方行去,盡五倫、廣教化,待人真心體恤,自家實意克己,這便是積德累功。
【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
善人順人心,故人恭敬他。善人合天心,故天保佑他。善人有福壽康寧的福,不求自至;有居官受職的祿,不謀自來;這是善人享榮華的福報。善人,邪神都要退避,故疫魔厲鬼不敢侵犯,正神常要擁護他,故消災解厄托賴安全,這是善人享康健的福報。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這是善人之事業,長留天地間,受報愈大;凡做萬民受益之事,冥冥中天神幫助他成就,使他長遠不朽。這是善人的精神,長留天地間,受報愈遠,神仙可望,如竇燕山名列仙班便是。善人一生,人敬天佑,受榮華、享康健,做事不磨,名登天府,上天報施真善人,這樣隆重。今勸世間人,大家共勉,善事不難只要肯做。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此句說明神仙只在積善,功行圓滿超居洞天,叫做天仙。煉形住世長生不死,叫做地仙。要做天仙,該積一千三百善事;要做地仙,該積三百件善事。例如救一性命、保全一骨肉、提倡一件有利之事、除一件有害之事,方算的是一件。如此看來,善人召福,雖長生也不難,何況富貴子息延壽等事。果能積善,斷然必應驗。無奈今人失去[ 信 ]字,不但疑人,且要疑天,這是善根最淺薄之人。
讀太上感應篇,先要發信心,信天道福善有遲速,無差訛,信到十分,方是為善之根。細看篇中諸樣善事,大半要花錢,凡不費錢之善事,要真心去做;費錢之善事,要真心捨財去做。第一要守牢慷慨節儉四字,節儉則多盈餘,慷慨則善事成就。
竇燕山每年進益,除了家裡動用,餘來一概濟人。家中最儉不留金玉、不穿紬絹,故善事做得大。袁了凡進益極少,也能分半做救濟事,儉己衣、縮己食,勤勤積善,他若是家業盈餘,就不只分半做善事。
凡人隔善如山,病痛只在奢、華、鄙、吝四字。奢華的鮮衣美食,遊山做戲,一應無益的浪費,件件喜歡去做,獨講到行善,意興索然無味。鄙吝的,家財雖充足,心終日不足,日日求田問屋,只顧自填滿財物,講到善事,便不是我的事。
昔王椒圃到一相知人家,看他色色豪華,僕婦俱穿綾羅綢緞,因而勸他收養孤貧百口,每年約費千金,終不肯聽,後來無子,家業被族中人破散。沈懷玉說道,有兩個相好之友,俱勤算至富,性子極是鄙吝,勸他做善,十不一應,後來不及十多年,身亡子敗,兩家一貧如洗。
要知道奢華鄙吝,便是極惡,故有此報。奢華的享盡了福,自然一敗塗地,鄙吝的有己無人,人怨天怒,哪能不會禍敗立至。耳聞目見,個個報應不爽,然禍患未來,人都是昏迷,自說我代代榮華,譬如秦始皇打算,從一世到萬世,誰知身後氣數三年便盡。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只要把奢華鄙吝四字消除,反做勤儉慷慨就是極善。
[ 太上 ]有幾句好話,記載在【道德經】,說[ 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說[ 禍莫大於不知足 ]。該人人謹記。蓋人不知足,雖萬金家財,不肯做善;人果知足,就是百金千金家業,也可以節儉隨力做善。稍稍做些善事,倒是細水長流,則福報自然而來,比起那財多德薄之人,好不安樂。
○人類生存於世第一最重要之事是先做善人!
以上【太上】教誨凡人第一要先學做善人。善人有標準,從[ 是道則進]~[欲求地仙,當立三百善]皆是我們應當每日努力去做之善行,否則一方面是自暴自棄,又失去神明護佑;一方面更不可能改善人生的命運,處處有挫折,又令神明降禍。
為何一定要做善人? 為何一定要行善? 因為要解決人類各種生存痛苦的問題。例如事業經濟,事業成功是快樂,事業失敗是痛苦;又貧窮是痛苦,富有是快樂等等。所以【太上】教育凡人只有【做善】才能離苦得樂這一個人生真相。同時更是因為人類本就具有的[ 至善本性],要由外在的[ 倫理道德教育 ]引發出來,否則就與一般只為生存而生存的四腳獸無異。
最後更點明了【神仙】也是力行三千善事才能成仙成神,而神仙享受天樂天福,沒有生老病死之苦,更沒有凡間汲汲營營事業、經濟無盡煩惱之苦,就證明了想要離苦必先行善,而最大受益者是自己。能深信者有福!!
摘錄翻譯自《太上感應篇彙編》《太上感應篇直解》
祝大家無慧雙修 法喜充滿 !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