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通談健康綠城市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全文刊載於綠雜誌創刊號
圖/文 林胤宏

交通在城市發展的角色

自古以來,交通運輸一直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城市的興起,常因座落於水路的轉運站、鐵路的車站或公路的交會點,城市規模的擴充,通常也伴隨市區道路的擴建,或大眾運輸的建設。
但是當居住人口逐漸密集,機動車輛不斷成長時,交通反而成為近代城市的棘手問題。大量的交通工具產生的擁擠、混亂,讓城市的生活品質低落;而機動車輛衍生出的噪音、空氣污染,更讓城市的環境品質下降。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如何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一方面確保交通運輸能滿足人類移動的基本需求,以及貨物移動代表的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又能把對於生活品質、環境保護的負面衝擊降到最低?這個議題,是現今世界城市共同面臨的重要挑戰。
不同的城市,根據其歷史背景與文化思維,採取了不同的交通發展策略。在這邊以德國的首都柏林為例,觀察這個城市面臨上述問題時,所採取的態度及措施。

柏林的城市交通

作為一個以提倡環保自居的國家的首都,柏林這個人口約四百萬的都會區所採取的策略,是以供給的概念提供優良的大眾運輸系統,搭配普及的自行車道,鼓勵通勤與上學旅次盡量使用綠色運輸工具(步行、腳踏車與大眾運輸);再以較高的使用成本,誘導私人運輸從「使用」轉為「持有」;並依據道路的功能重新分配道路空間,讓交通更人性化。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實施的措施有:

整體的大眾運輸規劃與管理

柏林都會區的大眾運輸,是由區域鐵路(Regional Express)、通勤鐵路(S-Bahn)、捷運(U-Bahn)、輕軌(Tram)與公車(Bus)所組成。這些系統雖然由不同的交通公司營運,但是從1999年起,已經整合在一個交通聯盟(Verkehrsverbund Berlin-Brandburg,VBB)之下(圖1)。
圖1 柏林的大眾運輸,主要由五種運輸工具所組成,由VBB受各政府委託統一規劃與管理
這個由柏林市、布蘭登堡邦、與邦內18個縣市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負責整個柏林都會區的大眾運輸規劃。定期更新的規劃報告,設定了未來的大眾運輸供給型態,包括各系統的路線、班次等。各級政府會依據報告書的建議,委託VBB把路線用公開招標或委託營運的方式,交給各交通公司營運。
然而路線釋出並不代表放任業者自由競爭,而是在契約中明訂行車公里數或班距,避免任意增減班影響服務品質。而VBB受政府機關委託,將監督業者是否按照契約內容營運,如果發生怠惰的情形,將影響下次招標結果。

統一的資訊窗口與明確的時刻表

VBB也整合了聯盟內41家交通公司的營運資訊,作為整個大眾運輸的服務窗口。旅客如果要查詢路線、票價、時刻表、營運狀況,只要透過VBB的網站,就可獲得即時而正確的資訊。無須一個一個去研究,這個系統或路線是由哪一個公司負責營運。
值得一提的是,VBB的網站提供了精確的路徑規劃功能,而且涵蓋所有的大眾運輸工具。旅客只要輸入起訖點所在的地址或車站,以及出發或抵達時間,就可以得到明確的路線、轉乘資訊、搭車時間、抵達時間、票價資訊等。最重要的是,實際營運的狀況,也確實依據網站規劃的時刻表運行,誤差被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這樣便利的措施,讓旅客可以精確的掌握通勤所需要的時間,不必浪費時間等待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的車子,而多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與家人。

無縫的資訊提供

除了時刻表的查詢外,為了讓候車旅客進一步掌握車輛到站的時間,柏林在大部分的車站,都設有動態資訊顯示系統,即時顯示下一台車約幾分鐘到站(圖2)。另一方面,為了讓搭車旅客掌握車輛的位置與下車的時間,特別是針對初次使用該城市大眾運輸的外來遊客,所有的車輛都裝有站名播報系統(圖3)。這些作法,都讓大眾運輸系統更有親和力。
圖2 公車站顯示各路線進站的順序與預估時間,並設置候車亭供旅客等待及查詢資訊
圖3 輕軌車內透過語音及文字顯示下一個停靠站

整合的票證與優惠的長期票

VBB也同時整合了區內所有交通公司的票證與費率結構。計費方式改成分區收費,只要買一張單程票,就可以在兩個小時之內,於該區間內單方向轉乘任何大眾運輸工具到目的地。
對於每天搭大眾運輸通勤的人,多選擇直接購買月票,一個月內無限制地搭乘該區間的任何大眾運輸工具。大學生則是在註冊的時候,就被半強迫地用優惠的價格,買了半年有效的學期票,這張學期票允許攜帶一台腳踏車,所以許多大學生自然習慣騎腳踏車搭配大眾運輸去學校。
長期票的制度,比起計次依照里程扣款的方式,能讓票證持有者,抱著不虧本的心態,更偏好使用大眾運輸工具,而減少使用汽機車的意願;另一方面,可以保障交通公司長期營運的收入財源,減少因虧損而降低服務品質的情況。

大眾運輸優先與無障礙空間

為了要提高大眾運輸工具的競爭力,讓更多的居民願意放棄開車,柏林針對在路面上營運的公車與輕軌,實施像大眾運輸專用道、優先號誌等措施(圖4),讓搭乘大眾運輸的旅客,能比開車的人更快到達目的地。
圖4 透過專用車道及優先號誌,讓輕軌能不受干擾地運行與密集發車
為了縮短車站的停靠時間,柏林正逐步將公車與輕軌汰換為低底盤車輛。消除階梯的障礙之後,可以讓上下車的時間縮短,更重要的,可以讓老人、推娃娃車、攜帶大行李以及行動不便人士,也能很便利的上下車,提升了公共運輸的親和力,也賦予公共運輸社會公平上的意義(圖5)。
圖5 低底盤車輛,能讓行動不便人士也能享受大眾運輸的便利,圖為法國史特拉斯堡的輕軌系統

普及的自行車道與大眾運輸結合

為了鼓勵民眾使用綠色運輸工具,同時彌補大眾運輸路網不能覆蓋到的地區,柏林在幾乎所有的主要道路上,都設置有自行車道(圖6)。 設計上也針對自行車的運動特性與使用需求予以考量,讓自行車能很安全地行駛在市區道路上,並在重要的停放點設置駐車架,減少失竊的風險。
圖6 柏林的主要道路多設有自行車道,提供安全的自行車行駛空間
柏林亦開放攜帶腳踏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讓通勤距離比較長的人,也能透過大眾運輸的協助,達成騎自行車通勤的目標(圖7)。除此之外,許多城市更以經費補助,鼓勵城市內的大樓設置淋浴與更衣設備,讓使用自行車的民眾,也能好整以暇地進辦公室。
圖7 開放攜帶自行車搭乘大眾運輸時,要儘量縮小月台與車廂地板的高差

生活化的社區道路

柏林的道路分成兩個類型:市區各區域連結的通道稱為主要道路,而主要道路包圍區域內的道路則為社區道路,作為區域內生活設施(如住家、學校、超市、公園)以及通往主要道路的連結通道。生活化的社區道路除了台灣已有的行人徒步區之外,還有以下幾種類型:
1. 速限30公里道路(圖8)
圖8 速限30公里區透過停車格的配置縮減車道寬度,達到自然減速的效果
這種道路由於常有行人穿越,且停車需求較高,因此透過停車格的配置,一方面降低車速,因扣除停車寬度後,車道被縮減至會車所需的最小寬度,故車輛在會車的過程自然必須降低速度,再配合路段與路口的減速設施,改善住宅區的交通安全,二方面則可增加停車位數量。
2. 交通寧靜區(圖9)
圖9 交通寧靜區透過死巷的設計減少穿越性車流,並配合彎道與地磚鋪面提醒駕駛者減速
有別於「人車分道」的概念,交通寧靜區把道路設定成「人和車子共同享有」的公共空間。在交通寧靜區,人和車子是平等的,行人可以使用完全的道路空間;當車子開進來的時候必須尊重行人(或是把自己想像成行人),以步行的速度行駛。
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首先必須改善路網的結構,透過單行道、死巷等,阻隔不必要的穿越性車流。再透過不同的鋪面,柔性地區隔出步行、停車帶與車道,讓使用者有跡可循。最後再透過減速設施,誘導或強制車輛以較低速度行駛。
生活化社區道路的共同特性,就是降低「交通的元素」,也就是減少道路常見的柏油鋪面、標誌、標線與號誌,改用地磚、植栽、景觀設施與視線接觸取代。讓道路看起來不像道路,而像開放空間或廣場。

安全環保的人行道

柏林在規劃人行道時都有「隔離帶」的觀念(圖10)。這條介於真正步行與車輛行駛的帶狀空間,具有停車帶、停車的車門開啟空間或設置行道樹、路燈、交通設施等多重功能。
圖10 隔離帶整合了停車、行道樹、路燈與標誌牌,確保緊鄰的自行車與人行道有連續的空間
由於隔離帶會佔用部份的寬度,因此設置人行道時會把路側空間加大。而在道路興建時,也會協調各設施的負責單位,將所有設施整合在隔離帶之內,確保人行道有連續、充足的寬度。
此外人行道均以透水砂層為底(圖11),每當降雨時,人行道的鋪面可吸收部份的雨水,而不必全部倚賴下水道排水。而這些由人行道吸收的水分,經過層層細砂的過濾之後,可以注入地底涵養珍貴的地下水。
圖11 人行道採用砂層作為基底,有助於雨天排水與施工後恢復原狀
在柏林大部分維修較頻繁的管線,如電力、電信等,通常都埋在人行道下方。這樣的優點是維修的時候不須開挖車道,能減少對道路交通的衝擊,也減少馬路挖挖補補的坑洞。而採用砂層為底的人行道,即使經過多次的開挖,復原之後依舊能夠維持與原先一樣的平整度。
每當看到德國的工人,趴在地上用捶子將一片片的地磚,或是一顆顆手掌大的礫石敲入砂層中,然後再拿水平尺確認地磚與地磚之間的高差與坡度,會想到如果台灣把做家庭裝潢時,鋪磁磚的細膩精神拿來做公共工程的人行道,相信我們也可以有這麼環保且高品質的人行空間。

台灣城市的發展方向

台灣未來城市交通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加強綠色運輸在城市交通所扮演的角色。然而隨著全球資訊與技術的流通,任何先進的交通設施,台灣或許可以在短期內引進或仿效,但是一個城市進步的真正關鍵,在於城市管理者與居民的觀念,否則任何的措施,都只是硬體與金錢所堆砌起來的假象而已。因此,台灣的城市可以先思考以下的觀念:

目標與供給導向的大眾運輸

長期以來,台灣是以資本主義的角度看待大眾運輸事業,放任業者自由進行商業競爭,產生虧損就用租稅減免或交叉補貼彌補業者損失,經營不下去就默許業者停駛。忽略了公部門所應該扮演的協調者角色與提供者義務。
一個健康的綠城市,應該主動負擔起統籌規劃與資源分配的責任。一方面設定積極的目標,如路網覆蓋率、使用大眾運輸比例等,推動大眾運輸的發展,取代傳統消極的運輸管制。另一方面以供給導向的思維,就像城市提供公園、路燈等公共服務給市民一樣,把「優良的大眾運輸服務」,也視為基本公共服務的一環。

大眾運輸的整合

過去幾年來,台灣對於大眾運輸的發展多著重在新建系統上,事實上台灣許多城市都已具備良好的大眾運輸基本架構,例如台鐵的通勤電聯車、跨縣市的區域公車、城市內的市區公車、滿街跑的計程車等,但欠缺的其實是有效率的資源整合與組織協調。
大眾運輸整合有許多作法,可以是路網的整合,將台鐵、捷運、公車的服務視為一個整體,每一個運輸走廊以運量最適合的運輸工具提供服務,重複的路線予以整併或調整成接駁路線;也可以是票證與費率的整合,讓民眾搭乘所有大眾運輸可以一票到底,轉乘時不須重新購票;或是介面的整合,讓轉乘旅客一出台鐵或捷運車站,就有接駁車在正前方等候。這些措施不需要大興土木,就可以在短期內讓既有的運輸資源,做最有效率的利用,最重要的是,民眾可以直接地感受到大眾運輸便利的提升。

理性選擇適合的大眾運輸型式

大眾運輸有許多種型式,運量從每小時數十人的撥召計程車,到每小時數萬人的軌道運輸系統,各有其優缺點及適用範圍。一個城市在進行大眾運輸規劃時,應該思考:什麼樣的大眾運輸最適合這個城市?避免落入單一建設計畫的窠臼,認為只要蓋一條捷運,整個城市的交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卻沒有去思考有沒有達到運量需求,捷運路線服務範圍以外的交通是否因此獲得解決,城市的財源是否能支撐興建與營運的經費。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一定都要追求大都會區的運輸型式,而是應該量身訂做最有效率的交通系統。透過不同運輸型式的組合,滿足市中心、郊區、偏遠地區的運輸需求,讓有限的公共資源,做最有效率的利用,並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以人為本的交通思維

道路原本為人而設,但是工業革命之後,汽車卻變成道路的主宰,為了行車的順暢,步行空間不斷地受到壓迫,逼得人只好加入汽機車一族,結果就是道路更擁擠,城市更污濁。
人本交通的想法,就是回歸以人為主體,追求美好永續的交通,學習和平與環境共處。人類或許該思考放棄汽機車的自由性與優越感,多走幾步路搭乘大眾運輸上班,或是流一些汗騎腳踏車上學。部分大眾運輸改善措施可能會壓迫汽機車的行車順暢,但是開車的人應該要體認,大眾運輸的旅客犧牲了少部分權益,因此值得享有專屬的車道與優先的通行權。開車時也要稍微犧牲繞小巷的便利,行駛在主要道路上,還給住宅區安寧的社區空間。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市區道路的空間應該重新配置,優先留給空間使用效率比較高、環境污染比較低的大眾運輸工具。這個是台灣許多都市在發展交通的時候,應該要有的體認。而且搭乘大眾運輸的人越多,開車的人越少,交通反而會更順暢。
國外的經驗與做法,提供給我們許多的參考,但是要台灣城市要努力的,不是複製一堆外國的系統回台灣,而是去體會他們願意犧牲部份的權益,去維持居住城市的生活品質的精神。相信台灣有一天,也可以朝健康綠城市的目標邁進。

個人可以做些什麼

台灣在宣導綠色交通時,常常鼓勵大家多走路、搭公車、騎腳踏車,的確這是很正確的方向,但是如果人行道時有時無,公車要來不來,騎腳踏車像在跟生命開玩笑,這種信念往往不容易實踐。
一個城市的偉大,在於這個城市居住許多關心自身環境的居民。現在台灣許多政府資訊,都會放在網路上讓大家查閱,重大的都市計畫或公共工程,也會召開說明會,只要民眾主動去關心、積極去參與、理性去討論,就能形成一股力量,督促政府去推動綠色運輸,讓政策更貼近市民的需求。相信有好的服務品質,大家會主動樂於使用綠色運輸工具,從關心自己的城市做起,這是每個人可以為城市交通盡一份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會員
52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詳細介紹東京到機場、機場至市區的多種交通方式,包括乘坐特急列車、電車、機場巴士、計程車、租車、包車接送等,以及重要車站、路線、票價、時刻表、相關優惠套票、以及優缺點等資訊。提供方便、快速、舒適的交通選擇,並針對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的建議。
Thumbnail
文暴長必慎入 #親子車廂 #從瑞士德國家庭親子車廂搭乘經驗來談談看 #女人迷
Thumbnail
本書作者裘迪.羅森是居住在紐約的單車愛好者,約在五歲學會騎單車,從此愛上這種交通工具。開始報導生涯後,他造訪了世界上存在單車文化之處,如孟加拉、不丹、英國、中國,以及歐美多座城市,除了訪問技巧頂尖的特技騎士、以人力車為生計的南亞車夫,另也深入探索各地單車文化的異同,更親自跳上車四處騎行,直接感受當地
Thumbnail
(不用在東京車站轉車,樓梯很多,很容易迷路又遙遠)
緣起   這件事發生在我大三的時候,當時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有抽到學校(哭),為了在異鄉有個容身之處,便到學校附近租屋。起初,在狹小的三坪套房當中過的還算愜意,一直到我大三下因抽中學校宿舍,準備退租的前幾日,房東透過Line傳來了一封訊息:「兩天後將會到你房內換裝新的冷氣,請你將冷氣下方東西清空,謝謝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搭配社區營造與共享綠能價值】 【徵收有效碳費,擴大社會福利】 台灣以碳定價的政策制定為主要目標,並依據2015年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進行以減緩、調適及綠色成長3大主軸,推動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作為。雖然政府積極地響應綠色環保以配合國際趨勢,然而其政策上仍有許多曖昧與模糊的空間...
Thumbnail
不知道生活在華人社會裡的大家,是否有很多人和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樣,從小就渴望能達成他人的期望,且在該與父母學習分離的青春時期,感到期待又焦慮,還有在面對人格中的黑暗面時,總是逃避壓抑而不是學習與內心的黑暗共存呢?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討論人為何抗拒做決定?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詳細介紹東京到機場、機場至市區的多種交通方式,包括乘坐特急列車、電車、機場巴士、計程車、租車、包車接送等,以及重要車站、路線、票價、時刻表、相關優惠套票、以及優缺點等資訊。提供方便、快速、舒適的交通選擇,並針對不同人群提供個性化的建議。
Thumbnail
文暴長必慎入 #親子車廂 #從瑞士德國家庭親子車廂搭乘經驗來談談看 #女人迷
Thumbnail
本書作者裘迪.羅森是居住在紐約的單車愛好者,約在五歲學會騎單車,從此愛上這種交通工具。開始報導生涯後,他造訪了世界上存在單車文化之處,如孟加拉、不丹、英國、中國,以及歐美多座城市,除了訪問技巧頂尖的特技騎士、以人力車為生計的南亞車夫,另也深入探索各地單車文化的異同,更親自跳上車四處騎行,直接感受當地
Thumbnail
(不用在東京車站轉車,樓梯很多,很容易迷路又遙遠)
緣起   這件事發生在我大三的時候,當時因為自己的疏忽,沒有抽到學校(哭),為了在異鄉有個容身之處,便到學校附近租屋。起初,在狹小的三坪套房當中過的還算愜意,一直到我大三下因抽中學校宿舍,準備退租的前幾日,房東透過Line傳來了一封訊息:「兩天後將會到你房內換裝新的冷氣,請你將冷氣下方東西清空,謝謝
Thumbnail
以日本政策、以及在日台灣人的身份,回應網紅錫蘭對台灣缺點做出的評論。內文分為媒體、交通以及市容三部分,也夾雜一些個人經驗談。
Thumbnail
【搭配社區營造與共享綠能價值】 【徵收有效碳費,擴大社會福利】 台灣以碳定價的政策制定為主要目標,並依據2015年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進行以減緩、調適及綠色成長3大主軸,推動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具體作為。雖然政府積極地響應綠色環保以配合國際趨勢,然而其政策上仍有許多曖昧與模糊的空間...
Thumbnail
不知道生活在華人社會裡的大家,是否有很多人和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樣,從小就渴望能達成他人的期望,且在該與父母學習分離的青春時期,感到期待又焦慮,還有在面對人格中的黑暗面時,總是逃避壓抑而不是學習與內心的黑暗共存呢?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討論人為何抗拒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