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治療談自由與焦慮(3) 如何催化人做決定?|日更挑戰第 6 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

本主題在此系列第一篇 從心理治療談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日更挑戰第 4 天 有詳述為何選擇從心理治療觀點介紹自由、決定與焦慮。
而在第二篇 決定與承擔責任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日更挑戰第 5 天 介紹的如何幫助人承擔責任的方法。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

接著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人為何抗拒做決定?

  • 決定是進入存在基石的捷徑(頁219)
決定是進入豐富的存在領域的捷徑,這個領域包括了自由、責任、選擇、懊悔、願望和意志。

我在前文有介紹的承擔責任的定義,「決定」展現了個人意志、願望的指向性、挑選可著力的選項或前進的方向,能在自我自由意志下做出決定,也是個人自由的展現。

raw-image

歐文.亞隆在書中指出決定的困境會引發人性的陰暗面:

因為決定的困境會引發自由的焦慮,許多人會盡其所能避免主動做出決定。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病人會找別人為他做決定,並透過機巧的方式,誘使粗心的治療師為他承擔決定的沉重責任。他們也可能在生活中迫使別人為他們做決定,如有人藉虐待伴侶使對方選擇離開,而結束關係。有人則是希望別人犯下某種明顯的過錯,而讓關係得以結束(頁220)。


歐文.亞隆在治療中的第一步,就是幫助病人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起責任。他會試著幫病人了解,即使不做決定,或是操縱別人為他們做決定,他們還是做了一個決定。一旦病人接受這個前提,並承認自己的行為時,他就會以某種方式提出治療上的關鍵問題:「你對此感到滿意嗎?」(包括對決定的本質和他們做決定的方式都感到滿意嗎?) (頁220)

另外,他也很敏銳地提出,心理治療要留意探討「 抗拒做決定」,這個行為也富含深層的意涵。相信讀者在生活中遇過或者周遭就有很難做決定的人存在,歐文.亞隆的見解,也許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抗拒做決定的人的心理狀態。

  • 把焦點放在抗拒做決定(頁222)
決定的道路可能很艱難,因為它把我們帶入有限與失根的領域,這是充滿焦慮的領域。

為什麼很難做決定?決定的代價很昂貴,因為決定就需要放棄。

決定是一種邊界經驗,不但讓我們看見自己創造自己的程度,也看見可能性的限制。做決定使我們切斷了其它可能性。......我們愈能面對自己的限制,就愈得放棄自己關於個人特殊性、無限的潛能、不會朽壞、超脫生物法則命運的迷思。基於這些原因,海德格說,死亡就是不可能再有其他可能性(頁223)。


raw-image
  • 藉提出建議而促進覺察(頁224)

歐文.亞隆強調:
我所提出的建議並不是為了建議本身,而是用來鼓勵病人探索的方法。探索家庭系統的規則、拖延的意義和收穫,以及對依賴的渴望、不誠實的本質和後果。



關於覺察與決定的關係,我引用完形治療學派的觀點:人唯有覺察、選擇、負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完形治療的核心概念是:「覺察、選擇、負責」——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想做這個選擇,選擇你的因應方式,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完形學派對「責任」的定義:為自己做的選擇,包含風險、後果、影響負起責任,接納其結果。

不過完形學派也指出我們不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甚至更多時候,其實沒有所謂的正確選擇,我們常常需要在某種兩難或衝突中掙扎。

  • 催化決定的其他方法(頁229-231)

歐文.亞隆在這則備忘錄提出他根據多年治療經驗發展出來的幾個推動病人決定的技巧:

(1)特別強調病人對過去無法改變事件的荒謬抗拒是很有用的。提醒病人早晚得放棄改變往事的目標。

(2)有些病人說,因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不能有所行動。在這種情況下, 歐文亞隆會試著幫助他們找出自己的願望,並體驗它。

但這一點可能相當曠日廢時,許多治療師會厭倦:「難道你從來沒有想要什麼東西嗎?」有些病人覺得自己沒有權利要任何東西,有些病人則以放棄願望來逃避失落和痛苦(如果我沒有期望,就不會再覺得失望)。還有些人沒有把願望表達出來,是希望周圍的人能猜出他的願望。

(3)人有時會在想要的被拿走時,才認清自己要的是什麼。對於搞不清楚自己對別人有什麼感受的人,有個方法有時很管用。請他想像(或角色扮演)對方在通電話時要求分手,那時他有什麼感受?

(4)幫助病人更客觀看待自己的方法。如徵求病人的同意,治療師以第三人稱來描述病人的事,或許能讓他更客觀地看見自己的處境。


小結:此主題以三篇短文從心理治療談自由與焦慮的關係,其中論及跟自由有關的衍生物:承擔責任、催化決定、促進覺察的方法。希望能夠提供讀者一些啟發。

我在書寫過程也重新整理了過往經驗的體會。我雖然長期為身心症困擾,但我同時喜歡知識的探索,我常把自身的情況以研究者的精神觀察著,並以學到的知識來應對自身身心症狀。這樣自我觀察與研究,對我來說,有助於舒緩個人的身心痛苦,當成是一種以自身苦痛為疾病人類學的最佳田野。


參考書籍:
歐文.亞隆著,易之新譯,《生命的禮物》(2021修訂版),心靈工房出版。

(此主題結束)


「傾聽憂鬱說說話」專題介紹
長年站在心理懸崖邊的憂鬱症患者,多年前我思考如何讓外界理解憂鬱症患者內在的苦,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同理的。但我很膽小,害怕網路酸民言論如瘋狗浪的席捲,遲遲多年都沒動筆。在疫情席捲的這兩年,我總有「不說就來不及說了」的焦慮。希望我能像「真人圖書館」,外人可藉由我的分享,稍微理解憂鬱症患者的心情。


如果對之後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歡迎按下追蹤或訂閱,您會在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發佈的通知訊息。同時也請按下方免費的手掌符號五下,給我肯定的掌聲。這些正面的支持都是我寫作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宇燦|尋常生活之練習的沙龍
50會員
35內容數
長年站在心理懸崖邊的憂鬱症患者,多年前我思考如何讓外界理解憂鬱症患者內在的苦,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同理的。但我很膽小,害怕網路酸民言論如瘋狗浪的席捲,遲遲多年都沒動筆。在疫情席捲的這兩年,我總有「不說就來不及說了」的焦慮。希望我能像「真人圖書館」,外人可藉由我的分享,稍微理解憂鬱症患者的心情。
2024/01/01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Thumbnail
2024/01/01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Thumbnail
2022/11/06
我在求職碰壁的日子,搜尋網路的資訊沒有看到有人分享憂鬱症患者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度過這段難捱的時期。因此我決定認真寫作這篇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從生理、心理、社會支持網絡三大面向分享,希望能幫助病友順利度過求職的挫折,找到適合的工作。
Thumbnail
2022/11/06
我在求職碰壁的日子,搜尋網路的資訊沒有看到有人分享憂鬱症患者如何在求職期間安頓身心度過這段難捱的時期。因此我決定認真寫作這篇給憂鬱症求職者的9個建議,從生理、心理、社會支持網絡三大面向分享,希望能幫助病友順利度過求職的挫折,找到適合的工作。
Thumbnail
2021/12/31
這是2021年最後一篇的文章。我回憶起生命中第一次見到雪景,我伸手接住落下的雪花,感受那美麗的冰晶落在掌心的冷冽。接著講述當我陷入憂鬱的雪地裡,感謝主動關懷的友情。
Thumbnail
2021/12/31
這是2021年最後一篇的文章。我回憶起生命中第一次見到雪景,我伸手接住落下的雪花,感受那美麗的冰晶落在掌心的冷冽。接著講述當我陷入憂鬱的雪地裡,感謝主動關懷的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個週末,一整個週末都在看心理學的東西。文章、影片、名詞解釋...沈浸在美好的心流。沒有追到劇也一點不覺得可惜的那種心甘情願。 也不確定自己吸收了多少,總之燒腦、痛苦,卻充實、快樂。 很多事有了答案,才能放下;有了答案,才能豁達。 這陣子我在心理學、哲學裡,不停的找尋答案。解開疑惑的同時,也解
Thumbnail
這個週末,一整個週末都在看心理學的東西。文章、影片、名詞解釋...沈浸在美好的心流。沒有追到劇也一點不覺得可惜的那種心甘情願。 也不確定自己吸收了多少,總之燒腦、痛苦,卻充實、快樂。 很多事有了答案,才能放下;有了答案,才能豁達。 這陣子我在心理學、哲學裡,不停的找尋答案。解開疑惑的同時,也解
Thumbnail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當案主可以主動做出決定時,那麼就如《成為一個人》所說的可以更加成為自己,這中間要克服的是:該如何為自己做出決定?該如何信任自己的體驗?該如何面對挫折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這個過程也就是「成為自己」了。
Thumbnail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阿德勒說:「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我們一定時常在說自己有多不自由,多不想要看別人臉色過日子。如果你今天遇到阿德勒,那他就會告訴你:「你就去吧!」 ​ 本書作者是岸見一郎老師與古賀史健老師一起著作,兩位老師就扮演著哲學家與憤世忌俗的年輕人,展開了一場哲學與心理的對話。書
Thumbnail
真正的自由是什麼?阿德勒說:「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我們一定時常在說自己有多不自由,多不想要看別人臉色過日子。如果你今天遇到阿德勒,那他就會告訴你:「你就去吧!」 ​ 本書作者是岸見一郎老師與古賀史健老師一起著作,兩位老師就扮演著哲學家與憤世忌俗的年輕人,展開了一場哲學與心理的對話。書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討論人為何抗拒做決定?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討論人為何抗拒做決定?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
Thumbnail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
Thumbnail
此主題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以及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三篇短文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
Thumbnail
此主題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以及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三篇短文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自由的黑暗面與焦慮的關係。
Thumbnail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生命的禮物》,裡面收錄他從事心理治療多年的手札精華。有滿多則對我很有啟示,也可以形成自我支持的信念。所以我會用多篇系列短文,來分享個人很喜歡的段落。本篇分享的心得是帶傷行走的禮物。
Thumbnail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生命的禮物》,裡面收錄他從事心理治療多年的手札精華。有滿多則對我很有啟示,也可以形成自我支持的信念。所以我會用多篇系列短文,來分享個人很喜歡的段落。本篇分享的心得是帶傷行走的禮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