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宣教工場的第一個四年的任期,完全沒有想過,當然也不曾“拜碼頭”。在我第二個四年任期中,一個稀鬆平常的談話裡,不經意聽到兩位長輩語帶悻悻:「他們都沒去“拜碼頭”。一點人情世故不懂!」我從這個關鍵字進入一個文化領域,也改變我之後的做事方式。
“拜碼頭”從何說起
與其說“拜碼頭”是江湖中人的世故伎倆、或者十分委屈的說是人在屋簷下的不得不然、甚至被醜化成是攀權附貴,靠人的勢力、不靠上帝;不如說是國民生活須知,是待人處世的基本禮儀。
“拜碼頭”的對象不一而足,未必要有頭有臉、叫得出名號,或「喊水會結凍」的大咖,只要有個先來後到、純粹致敬討教,或僅止於主動釋出善意,都可以列入“拜碼頭”的參考座標。
“碼頭”在哪裡
我們的差會是政府認定的〈外國非政府組織〉,由內政部直接管轄;我們在柬埔寨鄉下地方生活工作,以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為使命責任,工作內容是基督教傳教,屬於宗教部督導。所以,我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所有相關的公部門,一定主動求見,並且著正式服裝赴會,從省級、到縣級、到鄉級、到村級。
以我們的例子,省級就是省政府宗教廳,縣級就是縣政府宗教局,鄉級就是鄉公所的鄉長和鄉民代表會,村級是村長。除了這些基本行政單位,還有警察局,尤其是外事警察,一定有備而來:差會和外交部簽定的備忘錄,個人的護照、簽證、工作證、和房東簽的租約...。
我們曾經協助社區推動識字教育和設立圖書館,也曾經積極執行公共衛生教育,因此和教育局、衛生所密切合作,執行上則是和學校校長、老師,衛生所的醫師、護士們共事。當然,他們也是我們“拜碼頭”的對象。
主動讓地方官員知道有外地人在他的地頭上停留,不只以行動表達對權柄的尊重,也有助於信任機制的建立;當然,這也涉及公務,我們需要他們以書面或口頭、給我們傳教許可,確認責任的歸屬,或者雙方達成某種程度的協定,確保我們知法、守法。
除了公部門之外,我們也會打聽有沒有其他非政府組織也在這個區域活動。通常不用我們打聽,當地人會很自然說到,或者在拜會地方政府的時候,也會主動提出。只要聽說了,我們也會“拜碼頭”,為了福音、廣結善緣,毫無懸念。
公部門和非政府組織之外,我們也會找找有沒有其他教會或基督徒,心態上比較像是找老鄉,人不親土親,也會想了解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到底團結力量大。不過因為我們屬於開拓型的事工,都是到沒有教會、沒有基督徒的地方,從零開始,所以我們還沒有機會拜這類碼頭。
“碼頭”怎麼“拜”
我們主要的三座“碼頭”,相對來講,和公部門打交道,碰到棘手情況的機率比較高。一旦碰到窒礙難行卻師出無名,我們先給自己打預防針,不用忿忿不平“熱臉貼冷屁股”,別急著咬定他們在找碴,而是認定他們是人民公僕,正在執行公務、為人民服務。健全的心態有助於腰桿挺直、而且笑臉迎人,才有可能慎始善終、克盡全功,往後見面還留有三分情。
“拜碼頭”要看脈絡情境,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這話說得再好不過,我們也曾經碰到高人指點:“伴手禮”的技巧、尺度和門路,以達標雙贏的利益均霑。考慮再三,我們決定忽略這些“潛規則”。
我們相信每一個“碼頭”都具備我們“拜”的資格條件,也值得我們欣賞尊敬,我們打從心底謝謝他們接納我們這些素昧平生、橫空出世的外星人。所以,我們“拜碼頭”的獨門配方:原汁原味的誠意、調和又醇又濃又香的敬意,彬彬有禮兩串蕉。目前為止,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