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是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她的兒子李明每天都要上班,所以只能把她送到附近的日間照護中心。李阿姨在那裡遇到了一位志工,叫做小玲。小玲是一位大學生,她喜歡陶藝,所以每週都會帶一些泥土和工具到照護中心,和老人們一起做一些泥塑。
小玲很喜歡李阿姨,她覺得她很可愛,雖然她經常忘記自己的名字和事情,但是她總是很開心,很喜歡玩泥土。小玲教她做了一些動物和花朵的泥塑,李阿姨也很有天分,做出來的作品都很生動。小玲每次都會稱讚她,李阿姨就會笑得很開心。
有一天,小玲帶來了一些菩薩的模型,她想教老人們做一些泥菩薩。她覺得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一些安慰和祝福。她先示範了如何用泥土捏出菩薩的身體和頭部,然後用工具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她又示範了如何用泥土做出菩薩的衣服和頭飾,然後用彩色的油漆塗上顏色。
小玲把模型放在桌子上,讓老人們參考。她走到李阿姨身邊,問她想不想試試做泥菩薩。李阿姨點點頭,說她想做。小玲就給她一塊泥土,並且幫助她捏出菩薩的形狀。李阿姨很專注地跟著小玲的指示做,小玲也很耐心地指導她。
不久,李阿姨就做好了一個泥菩薩。小玲看了看,發現它長得很像李阿姨自己。它有著李阿姨那樣圓圓的臉頰,微笑的嘴角,和溫柔的眼神。它穿著李阿姨那樣的花裙子,頭上戴著李阿姨那樣的圍巾。小玲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泥菩薩,它像是李阿姨的自畫像。
小玲稱讚李阿姨做得很好,問她要不要給它取個名字。李阿姨想了想,說:「就叫它泥菩薩吧。」小玲笑了笑,說:「好啊,那就叫它泥菩薩吧。」她幫李阿姨把泥菩薩放在一個盒子裡,貼上一張標籤,寫上「李阿姨的泥菩薩」。
小玲告訴李阿姨,她會把泥菩薩帶回家,用烤箱烤乾,然後再帶回來給她。李阿姨點點頭,說:「好的,謝謝你。」小玲說:「不客氣,你做得很棒。」她抱了抱李阿姨,然後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
就在這時,李明來到了照護中心,他是來接李阿姨回家的。他看到小玲和李阿姨在一起,就走過去打了個招呼。小玲也向他打了個招呼,並且告訴他,她和李阿姨今天做了一個泥菩薩。她把盒子遞給他,讓他看看裡面的作品。
李明打開盒子,看到了那個泥菩薩。他一下子就認出了它是李阿姨的模樣。他感動得差點要哭出來。他覺得這是一個很珍貴的禮物,它代表了李阿姨的記憶和情感。他想起了他和李阿姨以前的點點滴滴,他想起了她對他的愛和關懷。
他抬起頭,對小玲說:「謝謝你,這是我收到過最好的禮物。」小玲笑了笑,說:「不用謝我,這是李阿姨做的。她很有才華,你應該為她驕傲。」李明點點頭,說:「我是很驕傲,我也很愛她。」他轉過身,對李阿姨說:「媽媽,你做得真好,我很喜歡你的泥菩薩。」
李阿姨看了看他,似乎有些不認識。她問:「你是誰?」李明心裡一緊,但是強忍住悲傷。他笑了笑,說:「我是你的兒子啊,我叫李明。」李阿姨還是有些迷惘,但是也笑了笑,說:「哦,你是我的兒子啊,那就好。」她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臉頰。
小玲看到這一幕,也感動得不行。她覺得這是一個心有余卻力不從心的照護心酸感人故事。她覺得李明是一個很孝順的兒子,他每天都要忙於工作和照顧母親,但是從來沒有抱怨過。她覺得李阿姨是一個很堅強的母親,她雖然失去了記憶和自我,但是仍然保留了善良和快樂。她覺得泥菩薩是一個很神奇的物品,它能夠連接李阿姨和李明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和愛意。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她能夠見證這樣一個美好的故事,並且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她決定把這個故事寫下來,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她想要用自己的文字,記錄下這些動人的情感和細節。她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傳達出這些人的生命和價值。她想要用自己的創作,向世界展示這些泥菩薩的魅力和意義。
她相信,這樣做,不僅是對李阿姨和李明的尊重和感謝,也是對自己的成長和成就。她相信,這樣做,不僅是對泥菩薩的讚美和敬仰,也是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她相信,這樣做,不僅是對志工的責任和貢獻,也是對社會的關懷和改善。
她希望,透過她的故事,能夠讓更多人了解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困境和需求,能夠讓更多人關注日間照護中心的重要性和作用,能夠讓更多人參與志工服務的活動和計畫。她希望,透過她的故事,能夠讓更多人感受到泥菩薩的溫暖和力量,能夠讓更多人欣賞泥菩薩的美麗和神聖,能夠讓更多人創造泥菩薩的快樂和驚喜。
她希望,透過她的故事,能夠讓更多人相信愛與希望。就像泥菩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