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將近,檯面上各陣營候選人卯足全力造勢、衝民調,檯面下各陣營的支持者也盡全力「褒自家,損他人」。最近我發現臉書追蹤已久的「獨立媒體」與「知名作家」都在打白。對,只打白。我想這是他們自己的統獨立場導致的焦慮感所致。但轉念一想,若要批判統獨,國民黨不是更是明顯的目標嗎?這我實在不懂,民眾黨並非現在的執政黨,縣市版圖也只有新竹市。實在沒有理由一直打白。
或許他們只是在闡述自己的喜好,或許他們覺得民眾黨就是礙眼,或許他們的受眾就是喜歡看他們打民眾黨。這樣的話我沒話說,我反而會感謝他們讓我終於看清這些眼中只有顏色、沒有政策的人。
不過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當擁有號召力的媒體或個人,對一個議題的批評只有一行斷句或謾罵時,我們的視野就只能被這些巨人蒙蔽,無益討論實質政策。
對我來說,看事情絕對不能只看一方的好話,一定也要看另一方的說法,否則就會被蒙蔽,所以我對這些只讚美或只批評某一陣營的人相當感冒,自然而然就會敬而遠之。以下是我給大家建議的做法,雖然有很多要點,但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就以高虹安最近的新聞來說明吧,現在兩造說法──新竹市政府和錢前局長──兜不攏,那就不應該在此時評論「李忠庭指揮市府政策」的部份,這部份要等各方釐清得更清楚再說。那麼已知的事實呢?例如高的男友租房到底有沒有問題,高或她男友若真的有收授建商的饋贈的話,在法律上或政治上有沒有問題?這個問題請去看黃國昌這星期一的直播,就知道了。
首先是賴清德,他的優勢是蔡英文,劣勢也是蔡英文。他必須證明自己未來的施政是既蔡英文又不是蔡英文。要「蔡英文」就是為了鞏固綠的票;不要「蔡英文」就是為了吸引中間選民的票。因為蔡政府有一些缺點,如那些遲遲不立的法案,以及特定人士莫名其妙就發大財的疑慮等等,都是賴不被中間選民信「賴」的原因。就我看來,他還沒提出「自己獨立於蔡的」政策。
侯友宜的選情,端看柯文哲與郭台銘的動向而定,若他能成為最後非綠營的共主,那還有機會與賴一搏。然而,以目前的情勢看來,若非有意外的特殊表現,不然他和柯相較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民調優勢。
柯文哲的話,保持著選舉的「科學」要點,率先提出一些一般候選人不會提的政見,如「支持安樂死」,能吸引那些想擺脫舊政治的選民。然而本身個性或失言的缺點是個隱憂。
郭的話,就等連署過後再作品論。
之後就是要看各候選人的政見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