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歷史上,上過戰場的作曲家,就我所知至少就有拉威爾和聖桑。而聖桑所參與的,是普法戰爭中最慘烈、惡名昭彰的「色當會戰」,它確立了法國戰敗投降的命運,也連帶影響了聖桑的作曲風格。
也就是這場敗戰,讓法國的作曲家們不甘於當時音樂主導權被德國(普魯士)掌握,紛紛團結起來,成立了「國家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其宗旨就是除了學習德奧嚴謹曲式結構以外,更要復興法國本土作曲家的聲望。前前後後加入的作曲家至少有佛瑞、法朗克、杜卡斯以及德布西,而這段時期的法國作曲家的確在作品上讓人感受出更有目的、組織強烈的特性。
色當會戰後的兩年(1872),聖桑分別完成了大提琴的第一號協奏曲與第一號奏鳴曲,且這些作品都比他日後相同編制作品更加有名氣。
今天來聽聽麥斯基所錄製的聖桑大提琴作品集,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
從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開始,那戲劇性的強音,宛如敲響戰鼓。但我們聽到的是大提琴毫不妥協、與樂團奮勇抗爭的精神,並且在從不間斷的三個樂章當中,感受到巧妙的平衡與張力。
俄國作曲家蕭斯塔高維奇曾經稱讚聖桑的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結構簡潔、比例完美。相較於許多浪漫時期的作品太多篇幅冗長,聖桑則是妥善地將樂曲長度與音樂張力拿捏得恰到好處。
協奏曲結束後,接著喘口氣,三首小品分別是最有名的「天鵝」、「熱情的快板」以及「浪漫曲」。「熱情的快板」與樂團搭配,可說是延續了第一號協奏曲的餘火,讓人聽著心情也澎湃了起來。
而這張專輯最特別的是,改編了聖桑原先寫給大提琴與鋼琴的「組曲」,成為大提琴與室內樂團的版本。這首聖桑非常早期的作品,經過作曲家本人改寫,共有五個樂章,分別是前奏曲、小夜曲、嘉禾舞曲、浪漫曲、塔朗泰拉舞曲。每個樂章各有各的趣味,前奏曲彷彿進入到一片陰森的森林,而小夜曲卻彷彿在森林深處有魔幻的妖精飛舞著。
這套改編成與室內樂團的組曲,散發著與鋼琴版本完全不同的味道,或許與大提琴更加契合。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明專輯最後會與鋼琴家合錄奏鳴曲,卻不順便錄製鋼琴版的組曲。
專輯最後則是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這套與第一號協奏曲同年完成的作品,相較之下,則多了陰鬱之氣。或許聖桑把更多在戰場上的挫折與刺激,都寫進了這套作品裡。
雖是奏鳴曲,但第一樂章的「奏鳴曲式」並不如德奧作品那樣明確,反而是在多樣的對抗與爭論下,最終才在樂曲的再現部逐漸整合。第二樂章比較像是浪漫曲,先是宗教般的沉靜,而後卻逐漸活躍起來,作為暴風雨前的短暫寧靜,是個過度樂章。第三樂章開頭給人蕭邦作品的錯覺,倒是挺痛快,淋漓盡致的感覺。
我曾有位鋼琴彈得很好的學弟,一直想找我練練看這套大提琴奏鳴曲,就連他到波蘭學醫時,也不忘記找到原版樂譜印一份給我。然而隨著畢業各奔東西,這份譜一直在我的資料夾裡,不知何時能重見天日。今天聽著聽著,再把它拿出來拉拉看吧!
話說回來,1870年以後的法國音樂,深受世人喜愛,知名度更遠甚於早期的作品。雖說與普魯士的戰爭是失敗的,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也因為戰敗的恥辱,痛定思痛,反而讓法國音樂往前大躍進了一步。
簡單舉個例。我在比較與練習不同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與練習曲時,我發現1870年前法國的Franchomme所作的作品,常常讓人有點「練不下去」的感覺。倒不是技巧太過刁鑽,而是往往會讓人詫異「怎麼會這樣寫?」「結構也太過鬆散!」常常繞了一大圈還在跳針。
反觀義大利的Piatti、捷克的Popper,在樂曲結構上和組織上更為清楚,樂句和段落明確,讓人能夠不斷從練習與聆聽上找到方向。還不用說是德奧的巴哈等作曲家,連其他地區的作品都明顯比法國來得成熟,也難怪聖桑等人當時有著滿滿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