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談山崎豐子《兩個祖國》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白色巨塔》作家山崎豐子的另一話題小說《兩個祖國》,敍述的是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也是上世紀二戰日裔美國人面對兩難的時代悲劇,令讀者掩卷長嘆不已。

(一)兩難的時代悲劇

山崎豐子(1924-2013,やまさき とよこ,Yamasaki Toyoko)是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走社會派寫作路線,與松本清張、水上勉齊名。她生於大阪,京都女子大學國文系畢業,在《每日新聞》學藝部任職期間,於名作家井上靖轄下擔任記者,工作之餘從事寫作,一九五七年以《暖簾》一書初試啼聲,進入文壇,次年即以《花暖簾》榮獲直木賞,之後索性辭職,專事寫作。其作品《白色巨塔》(一九六五年)因探討醫療的社會議題,內容尖銳,具爭議性與話題性,不但引起廣泛討論,同時也成為山崎豐子歷久不衰的超級暢銷書。一九七三年,以一九七○年代日本金融改革為背景,關西財經界名門家族為主軸的《華麗一族》,描寫金融圈的爾虞我詐、政商勾結、大家族內部的情感糾葛,以及在野心慾望驅使下人性扭曲的暗面,再度掀起閱讀熱潮。

至於跟《白色巨塔》、《華麗一族》一樣,先後改編拍攝成電影和電視連續劇,深受讀者與觀眾歡迎的《兩個祖國》(一九八三年),其寫作動機源於山崎豐子受邀赴美,聽取第一代和第二代日裔美國人對往事的回憶,得知一九四一年日美開戰後,十二萬日僑被送去沙漠上的強制收容所,這種屈辱與憤怒促使她進一步深入採訪、研究,再以太平洋戰爭期間的歷史事實為基礎,虛構人物,以小說形式寫出這一部充滿悲傷與愛的故事,一方面為這段歷史留下記錄,一方面書寫二戰日裔美國人國家認同面對兩難的時代悲劇。

小說以洛杉磯洗衣店老闆天羽乙七一家為主軸,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天羽乙七一家先是跟所有日僑一起被隔離在沙漠的強制收容所,其後長子賢治和返日讀書的次子忠分別加入美軍和日軍對戰,已經美國化的么子勇為了表示愛國與忠誠而志願從軍,不幸戰死於歐洲戰場,接著忠在菲律賓成了美軍俘虜,身為父親的天羽乙七怎不無奈嘆息?至於長子賢治,接受武士道中學教育,自日本返美唸完大學,擔任日本僑報記者,深具正義感,因報導一則日僑受迫自殺的敏感新聞而遭到逮捕,被釋放後,經歷了陸軍情報部日語學校教官、太平洋戰場語言兵,在菲律賓誤射了加入日軍的弟弟忠,被迫承受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痛苦命運,以及擔任東京審判的語言督導官,他本乎良心,為追求公平正義而奮鬥,導致對國家的忠誠遭到懷疑,而他不滿審判過程及結果,理想徹底幻滅,加以難忍原爆之慘,且婚姻不睦家庭失和,內心相通的愛人又罹患白血症去世,使得天羽賢治充滿無力感,失去生存下去的意志,終而持槍自戕,結束悲哀的一生。

(二)種族歧視的傷痕

遭受種族歧視,一直是移民心中的至痛。《兩個祖國》裡的日裔美國人,不分世代都要面對此一困境,唯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心態已有所不同。

來自鹿兒島低層士族家庭的天羽乙七夫婦,加入前往美國的移民潮,落足加州,先是務農,接著經營洗衣店,辛勤工作,任勞任怨,全心想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對於美國在地人蠻橫無理的不平等對待,一向默默忍耐,但仍堅持兒子們回日本接受武士教育。

賢治成長過程中,因為「日本佬」這個輕蔑的稱呼承受了許多屈辱,讀小學時,每次有同學邀他一起去游泳,他都會先回家打電話到游泳池,確認日本人是否可以入內,才敢出門游泳。從小學三年級起,賢治回日本受教育,直到讀大學時,透過朋友認識典子,交往後希望娶典子為妻,詎料典子的父親當面罵他:「你這個移民的混小子,要懂得羞恥!」在美國的白人社會,他被罵日本佬,回到祖國日本,卻又因為是移民之子而遭受侮辱,這不僅令他斬斷對典子的感情,更對日本人充滿絕望,學業還沒完成就決定回美國了。求職時,曾去餐廳用餐遭到拒絕,說是「沒東西給狗和日本佬吃」,賢治向老闆抗議,結果被揪到店外,一陣拳打腳踢。戰後,在東京的軍官酒吧,有些美國軍官故意在賢治面前,大聲說日本佬這種帶有種族偏見的話,把東京審判當成茶餘飯後的鬧劇,還侮辱第二代日裔的語言督導官,令賢治忍無可忍,憤而大打出手,事後遭到上司告誡。

至於弟弟天羽忠,在美國讀高中時,會去高中同學安妮家玩,她父親在洛杉磯警局工作,曾對他說:「日本是講究血統純正的國家吧?我家安妮是有愛爾蘭和德國血統的混血兒。」言下之意,顯然不希望他們進一步交往,從此他就很少去安妮家,想大哭一場。當他獲選為學生會長,卻因白人家長強烈反對,無法順利當上學生會長,因此下定決心離開美國,回到不會因為自己是「日本佬」而被歧視的日本,然而,回來日本,他再度因為是第二代日裔而受到歧視。天羽忠入伍後,連隊的老兵鬼頭中士就特別喜歡找他麻煩,總用猜疑的眼神檢視天羽忠的一舉一動。

即使到了戰後,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仍未改變,雖然也有人日語能力優秀,進入華盛頓的國務院,或五角大廈的特殊情報部門工作,但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第二代日裔美國人還是無法找到和自己能力相符的職業。

以上種種看得見或隱藏內心的種族歧視,都難以避免影響著移民及其後代的國家認同。

(三)國家認同的衝突

國家認同是《兩個祖國》最重要的意義結構。所謂國家認同,也是國家身分、國族認同,是個人對於國家、國族或民族的歸屬感或認同感,在國家有危難時願意犧牲的一種心理狀態,亦即個人認為自己歸屬於此一政治共同體。再者,國家認同是民族主義的重要成分,通常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化、語言和政治作為代表。國族認同的積極表現即為愛國主義,其特徵是對於自身所屬國族的驕傲感和對所屬國族的熱愛情緒,堅信自身所屬國族具有優越性,且對於所屬國族表示絕對之忠誠。《兩個祖國》日裔美國人的國家認同,因二戰美日敵對宣戰而造成心理矛盾與衝突,書中主要透過天羽賢治、天羽忠兩兄弟,以及天羽賢治深愛的井本梛子三個人物來呈現。

賢治於《加州新報》報導日僑遭聯邦調查局檢舉有間諜嫌疑,導致以死明志的新聞而遭到逮捕,被軍方審訊時,他說:「以血緣關係、民族的角度來說,日本是我的祖國,但我的國籍是美國,所以,我的祖國是美利堅合眾國。」他是擁有美國籍的第二代日裔美國人,只因是日本人的子孫這個理由,就被關進俘虜營,讓他感覺好像遭到美利堅合眾國的背叛。他撰寫報紙社論,不斷提到,「日本」嚴肅地存在於心中,但不代表不必完成對目前所生活的美國應有的義務;且克盡身為好公民的義務,就是當一個優秀的日本人,這和當一個優秀的美國公民並沒有牴觸;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日本人,也可以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美國公民。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規定日裔美國人須接受忠誠調查,讓賢治感覺很受傷,覺得如果能夠效忠一個國家,效忠一面國旗,這份忠誠不會受到測試,不會受到任何懷疑,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戰後,美國軍方認為賢治在法庭上袒護日本,其國家忠誠遭到質疑,被上司警告,他告訴日本好友島木,對他而言,日本是另一個深愛的祖國,希望日本更好,這是很正常的心願,美國軍方卻無法理解這一點,只逼他回答是否對美國忠誠。夾在美國與日本兩個祖國之間的賢治,無法找到自己的祖國,內心何其矛盾、痛苦,走不出來,終於選擇離開這世界,作者寫道:「子彈貫穿了他的太陽穴,玻璃門像冰片般碎落。從太陽穴流下好幾條血痕,失去光澤的眼簾中,隨風飄揚的星條旗和太陽旗糾纏在一起。他想要伸手抓住這兩面國旗,卻怎麼也抓不到,只有沙漠上的沙塵無情地吹,一望無際的鐵絲網烙在他的眼中,直到他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樣的描述,意象鮮明,可謂充滿象徵意義。

美日宣戰,弟弟天羽忠正在日本讀大學,他放棄美國籍,加入日軍,內心掙扎,心想有日本人血統的第二代日裔,居然把槍口對準日本軍,甚至於參與心理戰,完全沒想到自己的兄弟或親戚可能就在其中,天羽忠對此絕對無法原諒。不料,天羽忠在戰場上遭哥哥賢治開槍擊中,受傷成了被日本人指責為貪生怕死的俘虜,他一直責怪、拒絕賢治。直到能夠體諒賢治心情的井本挪子開導天羽忠,也許内心的怒氣並不是針對哥哥賢治,而是對另一個祖國,是對美國感到憤怒。這才使得天羽忠恍然大悟,打開心結,兄弟之間取得了和解。

賢治的心靈伴侶井本梛子,雖是第二代日裔美國人,但跟賢治都有著濃厚的日本情懷。梛子對第二代日裔美國人有這樣的觀察,同樣是第二代日裔,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有願意為日本殉國的人,也有人決定當美國人,或是不斷地摸索身為第二代日裔美國人的自我定位,可說是一種米養百種人。美日宣戰後,梛子跟親美派的丈夫查理.田宮意見不合離了婚,隨父母搭交換船回到日本廣島生活,由於拒絕擔任對美廣播工作,遭到日本軍國政府壓迫,她告訴秘密警察:「美國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國家,日本是我的祖國。正因為這樣,我才會和父母一起回到祖國,身為日本國民的一分子,在海軍監督事務所工作。然而,即使你們認為我適合這個工作,我無法背叛自己出生、成長的國家。相反的,我認為背叛行為是一種羞恥。」戰後,與賢治相愛的梛子因美國投下原子彈失去了父母,自己也突然發病,如果說對美國沒有一絲恨意,那就是在騙人,但她跟前來探病的天羽忠說,「我們都是日本和美國這兩個祖國戰爭下的犧牲品」。

《兩個祖國》關於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以及個人面對兩難的痛苦與無奈,是小說沉重的主題,令人反思再三。

(四)戰爭的沉痛控訴

戰火無情,和平無價。戰爭奪走一切,只有輸家沒有贏家。可是世界史上戰亂不絕,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兩個祖國》對此提出沉痛的控訴。因為戰爭,一夕之間奪走天羽乙七來美奮鬥打拚數十年的辛苦所得,失去么兒,造成賢治和忠兄弟的嫌隙,以及賢治婚姻為之破裂,也毀了多少人原本大好的前途與人生。

除了透過天羽一家的遭遇,作家山崎豐子亦以頗大篇幅書寫原爆之慘及東京審判的不公,控訴戰爭之惡。

原爆造成廣島有二十萬人在轉眼之間喪失生命,接著仍有無數人為莫名的後遺症所苦。當身為戰略轟炸調查團成員之一的賢治來到廣島,親眼目睹已經變成一座死城的廣島時,他不禁戰慄,認為這是人類不可犯下的罪惡。再者,直接受到幅射的受害者,和沒有直接受害但在爆炸後被殘餘幅射危害的人身上,都可能留下後遺症,甚至於遺傳給下一代。因原爆失去父母且罹患白血症的梛子,跟賢治說,美方並沒有對倖存者做積極的治療,而是以醫學統計與研究為優先考量,怎不令人痛心!

其次為戰後的軍事審判,擔任語言督導官的賢治告訴長官,他的確對日本很有感情,不過這和他對美國這個祖國的感情一樣,因此他希望有更多日本人能夠瞭解,這是一場公正的審判,讓他們瞭解美國的正義和良心。審判過程中,賢治為了追求公正的審判,努力訂正通譯官的每一個翻譯錯誤,頂頭上司卻警告他,糾正每一個細節會影響審判的進行,而且他的訂正被軍方認定是在袒護日本。賢治不禁沉思,正義到底是什麼?戰勝者和戰敗者之間到底存在什麼樣的正義?東京大審真的能夠讓世界瞭解戰爭的愚蠢和悲慘,以及戰爭的不人道嗎?

結果賢治大失所望,認為東京大審只是戰勝國針對戰敗國的報復,法官之間沒有充分辯論,而是用評議、表決的方式來決定,其判決內容違反國際法,根本不公不正,是充滿欺騙的審判。他提出質疑,法庭記錄把有關原子彈的部分如數刪除,判決書中也隻字未提原爆這件事,難道今後的國際社會,只有勝利者口中的正義、人道、和平,弱者的正義、人道和真理則不存在了?《兩個祖國》對於戰爭的控訴,在在讓人深刻反省歷史的傷痛。

(五)對立結構提升藝術價值

隨著世界村、全球化,以及政治迫害、區域戰爭或內戰頻仍所造成的移民,使得今日擁有二個祖國身分者越來越多,國家認同的問題更是令人深思。山崎豐子《兩個祖國》國家認同之主題意涵,於二十一世紀觀之依然心有戚戚焉,特別是海峽兩岸陷入統獨僵局,讀《兩個祖國》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至於書中的對立結構,諸如「忠誠 ∕ 背叛」、「血統 ∕ 國家」、「歧視 ∕ 尊重」、「公義 ∕ 不公」、「愛 ∕ 恨」、「生 ∕ 死」、「理想∕現實」等莫不充滿象徵意義,大大提升此著的藝術價值。至於人物塑造方面,小說核心角色天羽賢治個性正義不屈,樹立鮮明形象,呈現其面對國家認同的內心矛盾與糾葛,以及描繪戰爭中人性的脆弱,堪稱成功。但就小說敘事結構言,《兩個祖國》以下可議之處,有待斟酌取捨。

首先是作者為追求戲劇效果,故事情節安排過於巧合,諸如賢治和忠兩兄弟分別加入美軍日軍,世界之大而二人竟於菲律賓戰場的碧瑤相遇、交戰,且賢治開槍擊中弟弟忠的大腿,讓忠變成俘虜,逃過了死劫,實在令讀者難以置信。再者,小說後半部宛如東京審判的現場報導,幾乎都是法庭上的詢答攻防與證詞,鉅細靡遺,宛如還原大審及行刑的過程。綜觀之,《兩個祖國》後半篇幅堆砌大量文獻,資料性太強,降低了閱讀的趣味。

無論如何,山崎豐子花費兩年的時間準備,閱讀國家檔案,查證資料,對照英文的法庭記錄,深入研究,採訪日、美、菲律賓三百餘位人士,再根據歷史事實,重新架構,以通俗易懂的小說方式加以呈現,用心經營,連載三年,意志力驚人,終於完成三大冊計七十餘萬字的鉅著,為大時代留下寶貴見證,的確令廣大的讀者衷心感佩。

 

82會員
1.3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充滿孤兒意識、欠缺安全感的弓子,無論她的人生抉擇如何,都有著淡淡的美麗與悲哀。 (一)川端文學的悲哀感 諾貝爾文學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Kawabata Yasunari),一般說來,其文學特點為孤絕、淒美、宿命、幽微、疏離、虛無、徒勞與悲哀。特別是川端文學的悲哀感,咸認來自
作者以詩意手法呈現人性的崇高與邪惡,透視人們身上最黑暗的激情,以及揭示這種激情可能導致的時代悲劇。 (一)青春的史詩 小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1984年出版)改編電影《布拉格的春天》,廣受好評,其作品乃漸為世人所熟知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參
#自由與道德形成對立、衝突,令代助陷入困惑的窘境,當最後已無法再逃避時,不得不面臨抉擇的痛苦,的確令人同情。 (一)悖德的社會悲劇 《從此以後》(1909年)前承《三四郎》(1908年)後啟《門》(1910-1911年),是夏目漱石(Natsume Sōseki,1867-1916)前期三部曲中
  #班克斯尋親及探索真相的過程,有著閱讀推理小說的趣味,其間關於班克斯親情、友情與愛情的追尋與失落,則使得《我輩孤雛》與一般推理小說大異其趣。 (一)不同於一般推理小說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自1982年處女作《群
(一)第一部長篇小說 《玩笑》於1967年出版,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米蘭.昆德拉參加過捷克共產黨,當過工人、爵士音樂者、電影學院教授。1948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
#為沉沉的黑夜擎起一盞燈,人物不再絕望、空虛,村上春樹悲憫與同情的人道精神,在此展現無遺。 (一)宛如現代版的說書 孤獨、寂寞與悲哀是村上春樹文學的基調,其短篇小說〈偶然的旅人〉亦然,不過,此篇小說人物的孤獨與和解,讓讀者感受到溫暖,為受創的靈魂提供精神救贖的出口,從而提升了小說的意涵,值得細細
#充滿孤兒意識、欠缺安全感的弓子,無論她的人生抉擇如何,都有著淡淡的美麗與悲哀。 (一)川端文學的悲哀感 諾貝爾文學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Kawabata Yasunari),一般說來,其文學特點為孤絕、淒美、宿命、幽微、疏離、虛無、徒勞與悲哀。特別是川端文學的悲哀感,咸認來自
作者以詩意手法呈現人性的崇高與邪惡,透視人們身上最黑暗的激情,以及揭示這種激情可能導致的時代悲劇。 (一)青春的史詩 小說《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1984年出版)改編電影《布拉格的春天》,廣受好評,其作品乃漸為世人所熟知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參
#自由與道德形成對立、衝突,令代助陷入困惑的窘境,當最後已無法再逃避時,不得不面臨抉擇的痛苦,的確令人同情。 (一)悖德的社會悲劇 《從此以後》(1909年)前承《三四郎》(1908年)後啟《門》(1910-1911年),是夏目漱石(Natsume Sōseki,1867-1916)前期三部曲中
  #班克斯尋親及探索真相的過程,有著閱讀推理小說的趣味,其間關於班克斯親情、友情與愛情的追尋與失落,則使得《我輩孤雛》與一般推理小說大異其趣。 (一)不同於一般推理小說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自1982年處女作《群
(一)第一部長篇小說 《玩笑》於1967年出版,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米蘭.昆德拉參加過捷克共產黨,當過工人、爵士音樂者、電影學院教授。1948年捷克共產政府成立,民眾以為這是全新理想的開端,曾幾何時,政府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周末逛書店時看到米蘭昆德拉這本書,二話不說就下訂買了,《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收錄昆德拉兩篇早期文章,內容相當簡短,慢慢看一兩個小時就可看完。書名來自於其中收錄的一篇文章,即1983年在法國雜誌發表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另一篇則是1967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大會的演說稿
Thumbnail
你看,就算有形的物品被沒收,但你聽,一波波高喊Taiwan的熱情此起彼落,那種各國世界好手心照不宣的默契,綿延吶喊「台灣加油」的打氣聲不斷。所以,孩子啊,你不用感到有一絲困惑。當有人問起What’s your nationality?就心平氣和回答:l’m Taiwanese.
Thumbnail
在看完《沒有國家的冠軍》後,我產生強烈的共感,想著台灣–國際孤兒–在奧運會場上,沒有國名、國旗、國歌,彷如一塊消失的小島,而這一切,在日治時期結束,美國軍政府接管時期的韓國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故事。 《沒有國家的冠軍》是一部韓國運動傳記電影,上映於2023年,改編自真人真事。劇情講述首位獲得奧運金牌的
Thumbnail
#《白色巨塔》作家山崎豐子的另一話題小說《兩個祖國》,敍述的是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也是上世紀二戰日裔美國人面對兩難的時代悲劇,令讀者掩卷長嘆不已。 (一)兩難的時代悲劇 山崎豐子(1924-2013,やまさき とよこ,Yamasaki Toyoko)是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走社會派寫作路線,
Thumbnail
為何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才是台灣人國家認同與中國認同大幅拉開的時刻? 因為當台灣人從中國人的政治權威解放,剩下的關鍵就是何時中國人又想來統治台灣人?李登輝跟阿扁的1988~2008總統20年任期,在1996總統直接民選以前,大部分台灣人都還不覺得台灣人可以當中華民國的總統,也就是中國的總統。
Thumbnail
因為現存的藍綠國家認同,都無法對台灣目前的國際地位做出完整且合理的解釋,所以要支持這些有問題的國家認同的話,就必須犧牲部分的理性來說服自己相信這些國家認同,如此便陷入非理性對抗的藍綠政治
Thumbnail
本文寫作時間於2016/2/9號,重新上架於方格子,時隔五年覺得觀點還是一致。 台灣人長久以來一直有很大的問題在於國家認同,到底我們是不是中國人?(白狼黨)還是台灣人(蔡教授)?,甚至還有人認為我們是日本人(李杯杯),更還有人認為我們是美國軍政府管轄的一個區(台灣民政府)。其實你想想看這不是很奇
Thumbnail
這本台灣歷史小說出自一位執筆時已68歲的資深編輯李旺台,我喜歡這樣帶著親切感的名字。這本書在2016年首屆台灣歷史小說獎獲得佳作,而當時首獎從缺。在這小說獎能獲得佳作已是難能可貴,至今所辦理的4屆中只有柯宗明先生的《陳澄波密碼》獲得過首獎,其餘都是從缺。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周末逛書店時看到米蘭昆德拉這本書,二話不說就下訂買了,《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收錄昆德拉兩篇早期文章,內容相當簡短,慢慢看一兩個小時就可看完。書名來自於其中收錄的一篇文章,即1983年在法國雜誌發表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另一篇則是1967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大會的演說稿
Thumbnail
你看,就算有形的物品被沒收,但你聽,一波波高喊Taiwan的熱情此起彼落,那種各國世界好手心照不宣的默契,綿延吶喊「台灣加油」的打氣聲不斷。所以,孩子啊,你不用感到有一絲困惑。當有人問起What’s your nationality?就心平氣和回答:l’m Taiwanese.
Thumbnail
在看完《沒有國家的冠軍》後,我產生強烈的共感,想著台灣–國際孤兒–在奧運會場上,沒有國名、國旗、國歌,彷如一塊消失的小島,而這一切,在日治時期結束,美國軍政府接管時期的韓國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故事。 《沒有國家的冠軍》是一部韓國運動傳記電影,上映於2023年,改編自真人真事。劇情講述首位獲得奧運金牌的
Thumbnail
#《白色巨塔》作家山崎豐子的另一話題小說《兩個祖國》,敍述的是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也是上世紀二戰日裔美國人面對兩難的時代悲劇,令讀者掩卷長嘆不已。 (一)兩難的時代悲劇 山崎豐子(1924-2013,やまさき とよこ,Yamasaki Toyoko)是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走社會派寫作路線,
Thumbnail
為何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才是台灣人國家認同與中國認同大幅拉開的時刻? 因為當台灣人從中國人的政治權威解放,剩下的關鍵就是何時中國人又想來統治台灣人?李登輝跟阿扁的1988~2008總統20年任期,在1996總統直接民選以前,大部分台灣人都還不覺得台灣人可以當中華民國的總統,也就是中國的總統。
Thumbnail
因為現存的藍綠國家認同,都無法對台灣目前的國際地位做出完整且合理的解釋,所以要支持這些有問題的國家認同的話,就必須犧牲部分的理性來說服自己相信這些國家認同,如此便陷入非理性對抗的藍綠政治
Thumbnail
本文寫作時間於2016/2/9號,重新上架於方格子,時隔五年覺得觀點還是一致。 台灣人長久以來一直有很大的問題在於國家認同,到底我們是不是中國人?(白狼黨)還是台灣人(蔡教授)?,甚至還有人認為我們是日本人(李杯杯),更還有人認為我們是美國軍政府管轄的一個區(台灣民政府)。其實你想想看這不是很奇
Thumbnail
這本台灣歷史小說出自一位執筆時已68歲的資深編輯李旺台,我喜歡這樣帶著親切感的名字。這本書在2016年首屆台灣歷史小說獎獲得佳作,而當時首獎從缺。在這小說獎能獲得佳作已是難能可貴,至今所辦理的4屆中只有柯宗明先生的《陳澄波密碼》獲得過首獎,其餘都是從缺。